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破解乡村振兴瓶颈

2022-05-07 01:19刘娅妮
新西部 2022年4期
关键词:州市人才培训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的乡村振兴无疑是纸上谈兵,而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瓶颈恰好是各类人才缺乏。针对这一乡村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对策。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要全面完成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五大任务,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首要问题是必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瓶颈。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结合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实际,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

彬州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承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重担,必须加强乡村治理人才、产业人才、经营人才、服务人才和农技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各类人才齐聚,活力迸发,各显其能的生动局面。从调查情况看,彬州市五类人才队伍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1、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但能力亟待提升

第一,年龄下降。全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4.46岁,较上届下降5.25岁 ,“一肩挑”平均年龄48.8岁,较上届下降3.2岁。

第二,学历升高。全市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92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兼村(居)委会主任33人。

第三,结构合理。35岁以下年轻干部203人,女性“两委”班子成员284人,其中女性书记兼主任16人,实现了每个村(社区)都有女性干部和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要求,班子整体结构更优、素质更好、能力更强。

2、产业发展人才数量增长,但示范效应不强

彬州市有一批本地特色的涉农产业,但是在农村产业化的带动力上具有较大的欠缺。这些产业规模小,主要集中在种养殖业等方面,尽管连续三年数量大幅增加,但自身发展比较弱,他们的发展也是依靠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或者是国家帮扶和财政上的优惠,导致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动力不足。少数农产品加工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同质化竞争严重,宣传不到位,产品滞销严重,再加上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的人数较少,造成收购成本高,农业的多功能性挖掘不够,产业融合不深,带动不强,缺乏示范引领作用。

3、经营管理型人才有所增长,但总量偏小

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755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6家。从注册的这些经济组织的数量来看,彬州市经营管理型人才数量不少。但专业合作社运营的仅有301家,运营较好的不超过30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较好的超不过10家。调研显示,运行中的合作社半数以上不合格,实体规模小,效益低,社员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带动作用不明显。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经营主体资金实力有限、技术不精,缺乏见识和立足长远的眼光,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因而自身发展都成难题,带动农民致富更无从谈起。

4、公共服务人才质量提升,但流失严重

医疗服务类人才方面。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农村执业助理医师配置标准2.5人/千人、注册护士3.14人/千人。以2019年常住人口321650为基数,到2020年彬州市应配置医生804人,护士1010人。

從调研来看,彬州市存在问题为:

第一,乡镇卫生院编制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彬州市乡镇卫生院现有384人,与编制数相差34人。不仅要开展正常的医疗工作,健康扶贫、公共卫生服务更是常态化工作,人员少,工作重,遇到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人员短缺显得尤为突出。2011年,彬州市委编办核定19所乡镇卫生院编制418人,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乡镇卫生院原有编制数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第二,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缺失问题突出。从2017年到2020年,彬州市共招聘医学类毕业生222人,其中医学类本科生77名,且大多为二本、三本院校医学毕业生,目前全系统只有2名硕士研究生,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凤毛麟角。

第三,在编人员不稳定,2017-2020年,市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人员辞职达24人,其中,市级单位辞职13人,乡镇卫生院辞职11人。

教育服务类人才方面。近年来,彬州市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总体呈下滑趋势,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人数下滑严重。其中,2020年比2019年镇村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减少了143人,中级职称人数减少113人,35-50岁人数减少105人,乡镇学校中坚力量流失较为严重。目前彬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有在编教职工3425人(含退二线97 名、借调84名、长期患病40名、教辅后勤223名),编外教师95名、临时代课教师227名(长期患病11名、教辅后勤17名),共计3747名教职工,其中实际在岗专任教师3275名。2021年秋季彬州市中小学57099名学生、1274个教学班,结合课程设置、教师周平均工作量标准,为保证正常教育教学需求,应配专任教师3662名,缺额387名。

近年来,彬州市乡村教师流失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日趋频繁。乡村教师流失使得一些乡村学校,特别是一些边远的村级小学教师极其匮乏,甚至面临没有教师上课的窘境。 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5、农业科技人才作用显现,但队伍萎缩加剧

近年来,彬州市农业专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技术人员总数连续四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弱,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基层农业工作的人数不多。二是拥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农技人员数量也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从事农技的人员中,77人无职称,从事专技的意愿不确定。三是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以2020年为例,50岁以上44人,35岁以下才30人,技术队伍面临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危机。四是在岗人员中拥有高学历的比重较小。全系统在职人员中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的缺乏与当前农村农业工作的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加之原有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农业知识的掌握不够,这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所以,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在岗人员再深造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大。

制约彬州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因

1、缺乏人才附着的产业环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经济发展前景取决于产业发展潜力。产业旺盛,经济繁荣给一个乡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上的进一步完善,乡村综合实力的提升,更是聚集各类人才的平台。产业萎靡或者无产业的乡村,常常伴随基础建设落后、社会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往往导致乡村集体经济难以发展,本土人才流向发达地区,阻止了外来人才走进乡村的步伐,是造成乡村人才困境的根本原因。所以,当前彬州市乡村在产业融合、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上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人才要聚集,乡村产业首先要做起来,通过产业来吸引人才。

2、乡村人才培训形式和内容缺乏科学性

乡村振兴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现代产业技术人员,大力培养乡土专家。近几年,彬州市对乡村人才的培训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与农忙冲突,市内培训多走出去少,课堂培训多现场培训少,理论培训多技术指导少,培训的内容跟不上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多限于传统技术,与实际需求脱节,與发展趋势脱节,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3、乡村人才缺乏正常评审、上升、晋升机制

在乡村人才激励方面,没有完整成熟的乡村人才成长机制,缺乏正常人才评审、上升、晋升通道,没有建立应有的晋升政策机制,基层组织队伍难稳定,干事热情不高,难以吸引大学生进入村委班子。2020年11月,在镇村两级动员下,水口镇牛山堡村任命了彬州市惟一一名大学生村支书,但任职不到半年就因待遇低、晋升无望而辞职离去。2005年至2015年,彬州市先后四次评选和命名过80人次的种田能手、经营大户和技术能手,每人每月80元补贴,但仅仅发放了一年就后续无文。近年来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流于形式,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培训对象普遍积极性不高。

4、相应政策支持不足,延续性不够,落得不实

尽管彬州市近年来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发展壮大,但政府部门仍然缺乏长远规划,政策缺乏延续性,不能围绕一个产业从政策上配套支持,比如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化建设等,都是政策出来后无下文。资金方面的支持就更少,彬州市长丰正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杨群仓说:“我们到中省市争取下来的2018、2019年的项目资金到现在都没兑现,上面要检查,只能自己垫付。”义门镇杜家岸村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杜富刚说:“从2018年起,政府先后动员合作社托管了五个村‘一村一园1000亩,每亩托管费2000元,到现在绝大多数村都没有兑现托管费,却没有人解决这一问题,合作社已经商贷了800多万元用于生产。”这些都是乡村产业不能发展壮大,产业人才成长困难的直接原因。

加强彬州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有富民强市、持续发展。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是长周期产业,农村地域广阔,投资回报收益慢、抗风险能力弱这一先天不足,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多措并举,着力构建产业高地、政策洼地,推进人才振兴,共同打造人才善谋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创新创业环境。

1、主动作为,营造乡村人才成长壮大的良好社会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的环境必能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献智出力。一是要加强政策前瞻性研究,做到“人愿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必会出台后续配套政策措施,各级要主动作为搞好研究预判、先人而动,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优引领型人才能够崭露头角的软环境。二是要加大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做到“能留人”。围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夯实人才能够安心工作的硬实力。三是要建立各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实现“不愿走”。与其他领域相比,乡村人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应从环境、待遇、地位等方面切实进行关怀,要像其他重点工作一样,出台具体措施、建立各级领导联系乡村人才制度,同时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养,打好乡村人才安心创业的感情牌。

2、找准定位,制定符合乡村人才需求的培训计划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云存储技术的迅速兴起,获取知识信手拈来。乡村人才培训也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系统制订培训计划,科学设计培训形式、设置培训内容,变课堂灌输为实地互动教学,变知识学习为能力培训,努力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一是要大力组织乡村发展领军人物到发达地区研学,通过学习解放思想、增强干劲、明晰目标,变“要我学”“要我赶”为“我要学”“我要追”。二是要大量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到先进地区实地学习,通过学习看清差距、开阔眼界、把握市场,努力向先进看齐,在进取中超越。三要搞好乡村文化人才的互联网技术培训,传统的乡贤文化人才需要积极搭乘信息技术翅膀扩大影响、带活乡村,抓好乡村人才的信息技术和电商知识培训,培育一批直播达人、乡村主播,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精心设计,建立乡村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

乡村是个大舞台,不但能检验人、锻炼人,而且还要通过打通体制机制障碍,做到塑造人、成就人。一是建立鼓励人才服务乡村制度。提高服务乡村振兴优秀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的薪酬待遇,为其购买养老、医疗等主要社会保险,加大实绩贡献在村官、返乡大学生中招转公务员、事业岗位的权重,促其“放心干”。二是完善乡村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与乡村高技能人才等级挂钩的补贴制度,适当拉开级差待遇,增强奉献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存在感,促其“实心干”。三是健全乡村振兴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推行目标管理,尝试建立适应乡村振兴工作特点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奖优罚劣,促干事者出彩,使有为者闪光。

4、优化服务,完善支持产业人才干事创业的制度体系

产业振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人才建功立业的中心舞台。要综合运用组织推动、要素保障、协作支持等措施,优化人才奉献乡村的制度体系。一要建立各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制度。要自下而上筛选一批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确定建设目标、工作进度,明确责任领导、包扶部门、项目(技术)负责,为人才干事创业排除干扰、清除障碍。二是建立专项资金兑付直通车。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确定帮扶资金,运用类似村财镇管市统筹的项目管理方法,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按项目实施进度直接拨付相应数量资金,去除资金运转的中间环节,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坚强资金保障。三是建立相关部门帮扶项目制度。建立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定期为项目建设现场问需、把脉开方,明确时限、跟踪落实,协调各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

刘娅妮 中共彬州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州市人才培训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会议·培训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魔方
会议·培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荷塘月色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