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限制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线教研

2022-05-10 23:24王亚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教学技能

王亚楠

摘要:大多数学校只有一到两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员少,教研能力相对薄弱,线上教研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更利于个人成长。线上教研为成员提供了情感支持,增强了每个老师的课程设计自信和团队领导的自信; 线上教研促进成员的教学技能提升,提高了各位老师把控课堂纪律和搜集课堂生成的能力;线上教研促发成员的钻研精神,不断提升编写教案、课程设计的能力并补充教学能力的不足,这三点正是线上教研组一学期以来的收获。

关键词:线上教研;教学技能;个人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4-0064-02

2021年2月底,即将开学,曾经在一起工作的一位青年教师微信上问我,新学期的第一课怎么上。我大致说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从反思上学期学习、生活问题入手,为新学期做好打算,具体流程还需要斟酌。她也把自己搜索的相关资料分享给了我。这次交流后,我对新学期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完整的思考,线上交流即时、快捷,我自此生出线上教研的想法。随后,我联系了不同城市几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商定每周四上午九点线上教研,平时可以在微信群即时分享课后感悟。

当下,我们大多数学校只有一到两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员少,教研能力相对薄弱,线上教研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大家有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更利于个人成长。我把本学期的线上教研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更多的心理教师受益。

一、 线上教研为成员提供了情感支持

(一)锚定方向,增强课程设计的自信

我们团队里大多是青年教师,她们提出教研中最大的困惑:平时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都是搜索他人的课件和教案,但是同一个主题不同课程设计的活动和流程各不相同,到底哪一个活动更适合,这样的教学设计的意义是什么,让人很迷茫。

于是在每周教研活动之前,我都邀请大家挖掘这个主题最好的课程设计,然后把各自发现的有价值的课程设计在线上教研时拿出来。大家讨论发现一个课程设计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设想怎样呈现这样的活动设计。大家在这样包容的交流氛围下,越来越敢于表达,在集体力量的支持下,更敢于自己设计活动,敢于暴露自己教学设计的不足,勇气渐渐在我们身上生长起来。

(二)增强团队领导的自信

线上教研团队建立之初,我有担忧,因为自己没有领导团队的经历。但是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两点:其一,组长也可以上课有瑕疵,自己课堂设计不够完美的地方呈现出來以后,会引发老师们的思考,大家更能够接受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对他人不完美的接纳中,渐渐习得了对自己不完美的接纳。其二,团队不是组长一个人的事情,是团队的事情,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最擅长的是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优势。这些收获让我在团队领导位置上更自信。

二、 线上教研促进成员教学技能的提升

(一)锻炼把控课堂纪律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时候是带领学生体验活动,分享感受。带领体验活动时,纪律不太容易维持,虽然课前讲好了规则,但是青春期的孩子联想能力很强,自控力却不足,容易远离我们讲课的主线。如何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主体活动中,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成员们表示不太容易把握。所以每周的教研,我们都会讨论课堂纪律维持问题。

我们不断反思课堂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状态,最终,我们发现了一些技巧,它们确实有助于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第一,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非常重要。进入课堂,我们如果开口就上课,学生的注意力状态不好,课堂效果不佳,违纪的情况也更容易发生。所以,热身活动中,调整好上课的状态,对于整节课的纪律和课程的流畅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维持完纪律,就会急着按照教学流程进行下一步,但是如果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跟上节奏,后面的活动投入度不够,体验不够深刻,分享就会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但是这样的调整又会使课程不够连贯,需要我们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预判能力以灵活应对。

(二)锻炼精确地收集课堂生成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们需要在教学活动完成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想法,但是,对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学生会分享什么,他们很可能不会按照我们所设计的主线分享。

我们讨论发现,师生互动不畅,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回应。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用具体化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帮助学生具体化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更清晰地思考了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明确学生提问的关键点及与本课的联系。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把学生生成的答案要点记在黑板上,一方面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另一方面,在课后总结时,我们用这些学生的智慧进行概括总结,也更有的放矢。

三、 线上教研促发成员的钻研精神

(一)不断修缮教案形成电子教材

除了每周四的教研活动,平时大家对上课的感悟也会及时在微信群分享,不仅可以及时分享愉快的课堂体验,也可以把不解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彼此支持。

每次教研活动,大家都会认真地记录,可让一节课完整,还需要敲定最终的电子教案。为此我们排表,每人整理一节课,整理完后,大家再针对整理的电子教案提出调整意见,最终定稿,放入我们的教学资源库。我们还计划将这些电子教材编成课本。

(二)积极设计课程,不断完善

本学期,我们有两位成员承担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一位成员参加了市级安全教育示范课。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课程设计放到群里,请其他成员提修改意见。这时大家都很有归属感,积极地贡献个人力量。其中,张老师的一节安全教育示范课,原本的课程设计是由每个同学单独体验校园霸凌,但是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不够还原校园霸凌的真实体验,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我们设计成四位学生手持有人物简笔画的大白纸,请学生想象可能的他人对他不友好的言论,每说一个就请一位学生在画上戳一个洞,这样比第一种设计更身临其境。集众人之力,本课的活动设计更精巧,环节设计更完善。

(三)勇于发现教学能力的不足,及时锻炼提升

学期末的教研会议上,蒋老师提出,我们很多课程设计都有冥想,但是每次冥想环节,内心都很恐慌,因为自己不能进入,不相信冥想的真实性。几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练习冥想的经历,证明慢慢随着沉淀式的练习,就可以学会冥想。由此,在期末最后一次教研会议上,我们订了一个暑假计划——阅读《冥想》这本书并分享感悟。

我们线上教研团队在一次次研讨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在线教研的力量,它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样一个平台为大家提供情感和灵感支持,提供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渠道。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教学技能
从人格培养的角度谈谈语文校本教材的改革
生命的律动与成长
电影《天堂电影院》拍摄手法及情感主题浅析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启示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