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对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预后的改善分析

2022-05-10 12:49张克旭
智慧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肩痛进针肩关节

张克旭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医医院,甘肃 白银 730700)

0 引言

偏瘫也被称为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后一种常见后遗症,当脑血管病进入恢复期,如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偏瘫侧肢体就会发生挛缩、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2]。而导致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与肩关节周围炎密切相关,患病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以上臂外展和上抬时疼痛等症状为主,后续逐渐加重,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上臂和手剧烈疼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4]。现阶段对于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抗炎镇痛治疗为主,但长期服用下治疗效果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认为,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实施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受[5]。本文针对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对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预后的改善价值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6月-2021年6月选择72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展开分析,严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肩痛穴平衡针灸)和对照组(常规针灸),各36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3±5.14)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1~78岁,平均(63.14±5.67)岁。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P>0.05,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符合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诊断标准;年龄≥35周岁者;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晓同意书具体内容和条件下均签字同意者。

1.1.2 排除标准

合并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听力和视力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治疗依从性差者;中途转院或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本次针灸穴位主要选择天宗穴、阳陵泉穴、曲池穴、肩陵穴、合谷穴、条口头承山穴、肩髃透极泉穴以及尺泽穴、肩井穴、肩贞穴为主,指导患者将肘部弯曲,肩髃透极泉穴进针深度为1寸,而后选择条口头承山穴进针深度为2.5寸,极泉穴进针深度为2寸,进针3min得气后指导患者分别进行旋转、前伸后屈等肩部活动,继而对其余诸穴实施针刺操作,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6]。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肩痛穴平衡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首先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并将膝盖伸直,本次穴位选择以肩痛穴为主,进针方位为患者足三里穴下方2寸偏向腓侧1寸处,首先需要对各项针刺用具以及患者进针处实施常规消毒灭菌操作,而后选择一次性毫针进针,进针手法为提插式,本次穴位进针深度为1.5寸,每日1次,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接受不同针灸方式下其治疗总有效率变化情况,根据本次研究方向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评价标准,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且中医症候积分下降≥80%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极大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下降≥60%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无效[7]。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本次研究选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进行综合评分,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进行填写、回收和统计,表中共计8个维度,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感受和生活自理能力变化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受越严重但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反之,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疼痛感受越轻微但生活自理能力越差[8-9]。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ADL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V A S 和A D L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ADL评分变化情况(,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ADL评分变化情况(,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分)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属于“痹症”的范畴,而导致此类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中枢神经受到肩周炎损害,促使机体肩部肌肉发生萎缩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肩部肌张力发生转变;中医病机显示其与外感湿邪、风寒相关,筋脉失养、肝肾精气虚亏最终导致机体肩部出现经络不通的情况,不通则痛,关节粘连;中医治疗原则以驱邪补虚为主,针灸是建立在中医筋脉穴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提插、捻、转的进针手法进行操作,其作用机理是对机体局部血液循环进行刺激,从而提高局部血液供应量,达到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的目的[10-13]。传统的针灸方法对于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而改良的平衡针灸在建立在人体特定穴位的基础上,实施单穴疗法,即一病一穴位,进针手法以提插为主,本次选择肩痛穴进行针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感受[14-15]。在本次研究中,为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实施肩痛穴平衡针灸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治疗前两组VAS和ADL、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之对照组低,但ADL及SF-36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7/36),综合比较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知,平衡针灸具有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为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实施肩痛穴平衡针灸进行治疗较之常规针灸而言,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感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肩痛进针肩关节
肌张力增高在卒中后肩痛中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