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探究

2022-05-13 14:25韩京汕
管理学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韩京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拉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经济犯罪的高发领域。为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避免资源浪费,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内涵、必要性入手,着重介绍了效益与收支审计结合、静态与延伸跟踪审计结合、效益与经济责任审计相联系、全过程跟踪审计、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审计方式;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立项程序中的项目决策、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招投标情况、合同、竣工财务决算等方面。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7-0067-03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评价侧重于对影响效益、效果的一切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对投资效益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招投标、采购、合同履行、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损失浪费和项目工程结算等方面;投资决策、项目整体建设规模、资金投入使用等因素则影响投资效益的效果。项目投资效益综合评价中,审计工作要在制度制定与修订、管理层级设计、政策措施等宏观管理中起到监督作用,并从这些宏观层面发现问题,揭露工程中的各种隐患和管理弊端,防止建设中的损失浪费。通过审计建议和意见的方式促进管理层面的深化改革,提升宏观管理,保证建设项目优质、低成本、按計划如期完成,最大限度地提升投资效益。

(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持续加大对铁路、公路、水利、机场、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以及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建设的其他公共工程项目也在快速发展。为加强对这些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审计提前介入、全过程监督,创造性地实施了重大公共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近十年来,重大公共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在促进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项目管理、保障工程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等方面成绩显著,有效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1]。

(二)完善投资制度与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通过开展项目效益审计,倒逼投资主体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突出加强对建设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督,实现政府投资“公平、诚信、经济、效率”的目标,完善法规制度,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部门监管作用。明确界定部门职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部门作用,切实做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现场管理”,加强对建设领域交易行为的常态监管;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体系,凡是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公益性建设项目都要经过有资质的咨询评估机构独立、公正的咨询评估,专家论证,领导集体决策,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2];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库储备制度,实现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另外,还应当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责、权、利”,促进规范运作,完善管理。

(三)确保投资有序推进与维护经济体系

政府加大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必然会强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经济过热,增加项目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如盲目、重复、低效率与低水平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可实现对项目审批、招投标等项目建设前期活动的监督,加大投资活动的控制力度,防止不合理的投资项目;也可通过审计方式使项目信息透明化,鼓励各级政府参与投资活动,更高效率地使用公共资金。

(四)明确投资主体责任与预防经济犯罪

近十年来,经济犯罪容易滋生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领域,从而导致各种重大的损失发生,甚至是国有资产流失。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固有属性多元化且较为复杂,在较长的项目建设周期中相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难度较大,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脚步,使得固定资产建设和投资活动极可能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室”。利用审计的监督职能规范政府投资活动的行为,督促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活动中积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约束政府投资权利的滥用行为,从而有利于预防国有投资的经济犯罪。

(一)效益审计与收支审计结合

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期一般较长,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因此,投资决策对投资主体的影响也比较长远。从财务审计入手,根据财务提供的相关会计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审计,可以保证审计的客观与合法性。应当从财务收支审计入手,由点及面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与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静态审计与延伸跟踪审计结合

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再生产。换言之,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购买、建造(包括改建、扩建)及固定资产组装或者是与其相关的全部活动,都可看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法人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实际执行者,通过筹集和运用既定的资金,实施一系列的采购活动,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行政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特定固定资产予以投资的行为。长期以来,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等方式,多是事后的静态审计,没有或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建设工程的损失浪费。跟踪审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将事后监督的关口前移,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准备、实施、交付等各个阶段,审计不仅关注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相关重点事项的结果,更关注这些事项发展过程,以便及早发现项目建设、管理活动中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促进规范管理,消除事后审计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及时有效整改的缺陷,对下一阶段被审计事项的实施发挥预防作用[3]。

(三)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联系

在执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工作中,应将投资效益与经济责任挂钩,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考虑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项目投资的决策是否正确、合理,决策的论据是否科学、严谨,投资项目的论证前后逻辑是否一致,项目管理是否符合标准,投资项目是否全部落实,是否存在责任未分配到位,是否存在违法分包情况,是否出现违规管理的情况或造成经济损失,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审查,评估项目最终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少。

(四)转变审计思维

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效益审计就是要改变以往以查处问题为目标的观点,从项目管理、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等多角度提高监督与服务,通过揭露机制、制度、管理等问题,促进各级单位加大管理力度和强化落实,规范和改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在审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事后整改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和解决,避免积重难返。积极开展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流程、综合性监督评价,使得审计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降低建设成本、提升投资效益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融入问卷调查和访谈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审核,不仅限于财务会计信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更容易获得项目的有关评价信息,为评价分析提供大量的数据,拓宽了有效信息的来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获取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中发现项目问题[4]。同时效益审计覆盖的面较广,审计师因时间、成本、获取信息质量和数量等固有局限性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进行访谈,以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

(一)对立项程序的审计,把好投资“决策关”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标准化对于项目效益至关重要。应按照国家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审查项目决策程序,防止擅自立项行为,违反决策程序;审查项目前期申报材料及项目论证的充分性,同时将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与决策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社会化相结合,加强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组织工作,促进重大投资决策程序规范化。

(二)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以及有关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贯穿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过程中,应按照项目基本建设流程,对与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相关的环节按时序开展跟踪审计: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应关注概预算的编制审核、内控制度的建立、设计变更和概算执行等情况;项目建设后期,则应重点审核工程结算。分阶段跟踪审计方式下,应按项目建设的阶段特点划分和设定某阶段的预算执行情况跟踪审计内容。跟踪审计的不同阶段涉及的重点内容不同,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和选择,并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以实现对固定资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审计监督。

(三)对招投标活动的审查,把握好采购关

对招标投标的审计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包括工程监理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作为工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投资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建筑市场、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5]。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审计时,应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选择和设置不同的审计内容和重点。项目开始建设阶段,应重点关注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论证、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等事项的招标投标;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审计材料物资及设备采购安装等事项的招标投标;项目建设末期,应重点审查招标形成合同的结算和变更情况。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一般包括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和合同签订等环节。

(四)对建设合同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承包合同关系着工程价款结算,影响竣工结算的准确性。因此,应特别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同的跟踪审计,如审核合同中的责任、權利、质量、工期、取费、拨付款办法、奖罚、保修及时有效等约定是否全面合规,合同中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标条件相符。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重点审查工程项目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查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否签订承包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和招标文件中合同主要条款是否一致;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招标人和中标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是否存在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合同主要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相违背;审查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否在约定的时间内签订承包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是否清晰;审查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明确、具体、有效等。

(五)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情况审计

要对项目进行多方的严格验收,合理确认项目工程量,然后对资金支出进行结算审计,在充分保证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的前提下,确定项目投资总额;审查交付的财产是否正确、完整,是否符合交付条件,转让手续是否完备。复核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计入的交付资产价值是否真实准确,构成是否合理;报废项目损失、坏账损失、计入交付资产成本的异常损失是否已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应分摊并计入可供使用资产成本的待摊投资是否已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并计入交付使用资产成本,其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重述或虚假陈述提供使用的资产价值等。剩余的设备、材料和其他材料的处理,退款是否正确完成;项目试运营期间取得的收入是否得到正确的处理,投资支出是否合理,支出范围是否扩大,支出标准是否超标。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审计是不同于传统结果导向审计的一个系统过程。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在规划固定资产投资时,从项目可行性的角度进行事前审查,分析投资效益,不断完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拉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广泛的投资理念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进入“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应当深刻认识到集约型生产的优势,摒弃粗放生产的弊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方面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探索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方式。

[1]薛娜.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风险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 2018.

[2]杨国义.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95.

[3]王萍.建设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03):47-48.

[4]徐征.浅谈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2013(21):3.

[5]李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中应把握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J].财会学习,2016(10)133-134.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基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因素探析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探析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研究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工程跟踪审计中的问题分析
盐城市亭湖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简析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