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5-13 20:25陶忠元胡绪华陈洁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报告数字

陶忠元 胡绪华 陈洁

面对发达国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党中央适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深入研讨江苏如何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2年1月8日,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2021年年会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碧榆园酒店“线上+线下”同步召开。研讨会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主办,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承办,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及中青年学者等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秘书长黎峰研究员主持,江苏大学副校长张济建教授、财经学院院长吴梦云教授、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研究员先后致辞。与会专家学者紧扣“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江苏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做了题为“数字经济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带动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约消费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独立的数字支付与服务链重塑了全球价值链;孕育出一批巨型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结构呈现“长尾”形态和“幂率”状态;发达国家与后发展起来的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数字产品交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增加以及数字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的减少,促使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结构和流向发生显著变化。报告还认为,数字经济构成了中国发展的新优势,可在“双循环”中构建全球性数字资源配置中心。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所长张远鹏研究员做了题为“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认为RCEP数字贸易规则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细致,将有力地刺激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东盟数字经济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潜力巨大,双边数字产品贸易增长迅猛。报告还认为,中美战略竞争下东盟国家存在“选边站”现象,东盟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巨大;并就明确重点合作方向,加强多层次交流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经济规则制定、数字服务贸易市场开拓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为付教授做了题为“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产业链稳定性的不确定和通胀风险的不确定。疫情后的中国GDP保持稳步增长,但减速态势较为明显;就业增长超预期,失业率已降至疫情前水平;CPI微启,初现上涨势头;外贸增长超预期,净出口增速高于GDP增速,外资增长趋于稳定;但也面临外来疫情输入、中美关系不确定性、输入性通胀压力、海外产能复苏的出口替代等外源性风险,以及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消费增长停滞、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等内源性风险。2021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增长态势好于全国,但经济活跃度较前半年有所降低。

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朱乃新研究员以“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题做了主旨演讲。报告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紧紧抓住了世界格局变化中的重大战略机遇,勇于作为、大有作为;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中的重大挑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式和发展格局,对外开放从政策性优惠升级至体制性开放,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发展的新格局。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和内部需求的收缩等压力,需要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马野青教授以“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发展的一点体会”为题,分享了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报告结合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建设的实践,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注重软硬件支持、情感关怀和引进后培养,为人才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课程建设要强化规范,立足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发展潜力;学科建设目标要定位清晰,学术研究要顶天立地,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兼顾西方经济学前沿,聚焦一流学科目标,打造学科发展载体;构建一流的教学服务体系,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尤宏兵教授做了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开创利用外资新局面”的主旨报告。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趋升,与世界进一步融合的空间依然很大,RCEP、CAI等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空间。他还认为,“双循环”需要加速补齐要素、资源、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外資企业是促进内外循环对接和高质量互动的最重要主体之一。“双循环”战略实施以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外资对中国高水平开放和经济增长韧性充满信心,并提出了继续坚持扩大外资的市场准入,坚持开放平台等循环枢纽建设,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从区域发展战略出发构建引资新引擎的构想。

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姜鸿教授做了题为“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经济学研究”的主旨报告。基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较为严厉(出口减少50%)和极端苛刻(出口减少100%)两种情景模拟分析,报告认为,在行业层面,若中国不存在国内半导体替代,“情景一”下的国内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受损;“情景二”下仅有半导体行业受损;若中国存在国内半导体替代,则国内半导体行业经济增长规模最大,无行业受损。在经济层面,若中国不存在国内半导体替代,则使两国经济均受损,且美国的损失更大。若中国存在国内半导体替代,美国出口管制仅对其经济产生冲击。据此提出了强化科技力量、产学研用一体化、补齐短板与锻造长板并进、领军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等应对思路。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杨继军教授做了题为“外部冲击下的供应链安全:战略考量、中长期趋势与中国应对”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供应链体系强度出现递减;“劳动力成本套利型”贸易正在萎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愈益突出。同时,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供给、需求、监管、基础设施和灾难等诸多外部风险,上下游关联、区域互通互联、分工高度细化等特点为外部冲击的渗透与破坏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表面区域”。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空间布局加速调整,以及“分散化”“区域化”“本土化”趋势,他从供应链效率与安全并进、提高供应链黏性、调整制造业对外投资布局、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江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胡绪华教授做了题为“《无尽前沿法案》的战略指向与应对策略”的主旨报告。报告认为,该法案旨在确保美国科技领域绝对优势,强调长远布局,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维护先进技术全球领先地位。该法案的关键举措包括:激活美国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技术保护、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改善供应链安全等。该法案的出台可能引发中美未来在集成电路和空间科学等关键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对抗、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创新链的脱钩、科技人员科学交流活动受阻、中美知识产权訴讼常态化等挑战。进而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培育社会创新文化等方面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此外,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的10名中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果。

金友森做了题为“银企距离如何影响企业机器进口”的报告,认为银企距离缩短显著促进了企业机器进口规模的扩张,进而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因。王海涛做了题为“数字经济赋能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研究”的报告,认为数字经济赋能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差异,对中部地区和国有企业的赋能作用较强;创新人才自由流动逆向调节了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于诚做了题为“国际间银行联系是否有助于东道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报告,认为跨境银行间联系的建立可通过环节信息摩擦、拓宽融资渠道和丰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增强东道国对FDI的吸引力;跨境银行间联系的作用存在滞后特征,但滞后效应呈明显的递减趋势。杨倩文做了题为“海外利益风险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的报告,认为沿线国家整体的经济风险对中国OFDI无显著影响,但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东北亚、中亚、东南亚和中东欧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均对中国OFDI产生了负向影响。梁文良做了题为“江苏高技术产业‘三链’融合度的测度与评价”的报告,认为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度较高,受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子系统有序度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的影响,“三链”协同度较低,创新链的完善对于“三链”融合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卢晓菲做了题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产品出口”的报告,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逐渐提高,中国输美产品显著萎缩;从具体影响来看,高技术行业受创最大。谢雨凡做了题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的报告,认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税收优惠机制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通过市场机制显著提高了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其中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张慧艳做了题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的报告,认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进口市场集中度、出口国的出口总量、中美贸易摩擦都会影响到中国大豆的进口依赖性风险。王青松做了题为“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研究”的报告,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位居第一梯队;在地理空间效应作用下,相邻省(市)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小,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反之,“虹吸效应”会大于扩散效应。张祖冲做了题为“企业跨国并购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的报告,认为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不会对其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创新能力提升动因的跨国并购要充分考虑吸收与整合能力;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对其子公司、合营与联营公司的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本次学术研讨会紧扣主题、内容充实、视角多样、信息丰富、形式灵活,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了新思路,也为江苏在全国率先构建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双循环报告数字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答数字
报告
数字看G20
报告
报告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