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让父母更懂你

2022-05-13 01:29周巧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团体辅导初中生

周巧英

关键词:亲子沟通;焦点解决技术;初中生;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5-0031-003

【活动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是由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等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其自身资源与潜能的心理干预模式[1]。它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探寻来访者的目标、优势、资源、成功经验与未来[2]。SFBT最初应用于心理咨詢与治疗,目前其理念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初一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学业任务日益繁重,自我意识萌发,出现逆反心理,亲子沟通不充分……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亲子之间常常硝烟弥漫。课堂调查发现,初一学生常与父母发生冲突,事后冷静下来也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但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化解矛盾、增进理解。本节课运用焦点解决等技术挖掘学生的经验和资源,鼓励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机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更了解自己。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了解亲子矛盾的原因、普遍性和亲子沟通的必要性。

2.尝试与学会:分享亲子沟通的失败经验与成功方法,学会使用“我的相处指南”。

3.体验与感悟:感悟到亲子冲突不可怕,积极主动地应对是良方。

4.核心素养培养:提升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分享、学习增进亲子沟通的方法。

难点:主动运用各种方法让父母更懂自己。

【活动准备】

白纸,学习单,行动卡,课件,音乐,视频。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时长】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小活动

师:距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和大家玩个小游戏:猜猜我在想什么?举手参与,我会用“是”或“不是”回答大家。

学生猜测:是吃的吗?是水果吗?是甜的吗?……(最后猜到是小笼包)

师:我怎么做,才能你们马上就知道我在想什么?

学生答案汇总:主动说出来、写出来……

设计意图:跨区借班上课,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以调动课堂气氛,为后续的活动环节作铺垫。

二、暖身活动:撕纸游戏

PPT呈现“撕纸游戏指南”:

1.请大家拿出白纸,在游戏过程中保持沉默,闭上眼睛,有任何问题等游戏结束再问。

2.请把手中的纸水平对折,再垂直对折,然后撕掉右上角,旋转180度后,撕掉左上角。

学生按照游戏指南完成撕纸,然后扬起手中被自己撕过的纸,会发现有很多种版本。

师引导:每个人看到的游戏指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撕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

生1:游戏过程中彼此没有沟通。

生2:同一句话,每个人的理解不一定一样。

生3:没有正确理解游戏指南。

师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业的增多,我们和父母之间也会因为沟通不充分、理解不准确而产生分歧,这让不少同学觉得父母越来越不懂自己了。那么,怎么做可以让父母更懂我们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用撕纸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转换阶段:吐槽大会

师引导:我在平时的咨询中经常能听到同学们对父母的各种吐槽,我列举了一些。大家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双手画圈,没有请打叉。

1.初中生的吐槽

(1)和父母没有多少共同话题,无论聊什么都能和成绩扯上关系。

(2)父母总觉得我没心没肺,认为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

(3)父母自认为了解我,会代替我做一些我并不认可的选择。

(4)父母喜欢拿我的弱项和别人家孩子的强项作比较。

2.吐槽大会

在学习单上记录一件你想吐槽父母的事,与小组成员分享。

生4:妈妈对我的要求没有止境,以前我成绩不怎么样,妈妈说考上“普高”就好了;现在我成绩进步了,妈妈就说让我考“重高”……

生5:每天晚上我痛苦地刷理科题,我爸却在旁边刷小视频……

生6:和妹妹发生争执时,父母总是要我让步,说大的就是要让着小的……

教师请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吐槽的事件、当时的感受、内心的期待等。

生7:我每次考试考砸了,就会被父母轮番轰炸,直到下次考好。

师:大家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8:懊恼、生气、郁闷、难过……

师:当你考试考砸了,你期待父母怎么说或怎么做?

学生答案汇总:不小题大做,而是支持鼓励;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以平常心对待……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吐槽父母让学生意识到亲子之间有冲突很正常,不少同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引导学生说出理想的状况,为后续的行动提供方向。

四、工作阶段:我的相处指南

1.过去的尝试

师:你尝试过让现实更靠近理想吗?请同学们回忆并分享失败的经验或者成功的方法。

学生答案汇总:与父母好好说,即刻解释,搬救兵,与父母争论,回房间,出去走走,等等。

师:如果有效,接着做;如果无效,做点儿不一样的!我推荐直接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与期待。

2.填写“我的相处指南”

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把“我的相处指南” 给父母?

师:请小组讨论出各种可能的情况(综合考虑时机、方式、态度等因素),如果能合作演绎出来就更好了。

情况1:在父母心情不错的时候向父母坦诚说出“我的相处指南”。

情况2:写到日记本里,创造机会“不小心”被父母看到。

情况3:夹在家校联系本中,父母签名的时候会翻到。

情况4: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父母。

情况5:家长会开始前贴到教室后面的“心愿栏”里,父母会看到……

教师肯定大家的努力与尝试,引导学生明白:我们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主动迈出解决问题的一小步至关重要也意义非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同伴的讨论和分享及教师的引导和说明,挖掘、与强化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很多方法来增进亲子沟通,其中主动积极沟通是关键,而“我的相处指南”就是一种与父母进行主动沟通的有效方法。

五、结束与祝福

师: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感悟或收获?

生9:吐槽环节太有意思了,很有画面感,原来我们很多人都有同款父母。

生10:大家讨论、分享的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也颇有触动,尤其是A组演绎的方法,虽然我们笑个不停,各种怼,但真的很佩服他们屡败屡战的勇气与行动力。

师分享:如何看待父母?(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

(1)孩子的角度

马克·吐温对父亲的评价: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比我聪明。

师引导: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父母会有不同的认知与理解。

(2)父母角度

《我想更懂你》这首歌唱出了父母的迷茫: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不是都用错言语/也用错了表情/其实我想更懂你/不是为了抓紧你/我只是怕你会忘记/有人永远爱着你/永远爱着你……

师引导:父母也很想更懂我们,他们也会想怎样的方式是我们想要的,也期待我们告诉他们更懂彼此的方法……

师小结:初中阶段的我们,自我意识萌发,叛逆心理“作祟”,加上繁重的课业,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面临挑战。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吐槽了父母,分享了曾经的努力,探究了可以让父母更懂我们的方法。期待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能主动迈出与父母沟通的一小步,让父母更懂你,让家更温暖。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探讨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迈出与父母主动沟通的一小步。

六、课后作业

1.把“我的相处指南”带回家,以你的方式交给父母。

2.与父母共同协商,邀请他们也写出他们的相处指南。

师引导:心理课结束了,你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这些行动可能就是你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魔法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课上的体验感悟和学会的亲子沟通方法化为行动,运用到亲子沟通中。

七、资源推荐

1.视频:《遇见二十年后的父母》

2.书籍:《非暴力沟通》

设计意图:教师推荐相关视频、书籍等,让学生课后可以继续进行亲子沟通主题的探索和学习。

【活动反思】

充分暖身,事半功倍。这是一节市级示范课,学生是完全陌生的,而上课的话题又是比较私密的,如何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效果而言至关重要。我在課前小活动、暖身活动、转换阶段初期做足了功课,经过前期调查,选择了学生喜欢、操作简单又与主题相关的活动暖身,从调查中挑选呼声最高的吐槽点引发共鸣,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生成,惊喜和遗憾。“吐槽大会”与“过去的尝试”环节,学生们大胆真诚、妙语连珠,掌声此起彼伏。让我惊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曾尝试与父母沟通,一些方法也比较有效。当然,课上我也看到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讨好与无奈,但因为是跨区上课,无法课后跟进处理,只能报以掌声鼓励与眼神支持,这是一个小小遗憾。

情景演绎,喜忧参半。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是学生上台演绎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呈现方式,足够直观,演绎的过程也是练习的过程,更有利于促进后续的行动。但这需要小组成员间有默契,如果是在借班上课时运用,教师需要对演绎模式有更明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黄丽,骆宏. 焦点解决模式:理论和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许维素. 范式转移的代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咨询学[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4):41-45.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团体辅导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