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径探究

2022-05-13 05:40杨文圣朱叶
理论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杨文圣 朱叶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亟待迈上新台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落脚点在于路径探究,这需要把握好五个“点”: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点;从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从破解相对贫困之局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从凝聚制度合力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点;从促进精神共同富裕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亮点。

〔关键词〕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2-0097-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21AKS004),主持人杨文圣。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五次提及“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2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24,“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1〕66,我们的奋斗目标是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71-72,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旨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1〕73。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矢志追寻的社会理想,更是新发展阶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关注问题。

目前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颇丰,包括共同富裕的内涵外延、战略目标、实践途径等,从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共享发展、收入分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角度的研究较为丰富,近年也有从中等收入群体、相对贫困、慈善事业等方面的研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正在展开的社会现实,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尤其是在路径的研究上具有极大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讲道:“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2〕

一、开启强劲的内在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富裕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即发展动能与发展结构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维度和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3〕186。在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打好共同富裕的基础,为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前提与可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一)探索创新发展,培育共同富裕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旨在通过科技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一是基础性科学研究是推动创新的前提。“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4〕11必须通过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积蓄知识经济新动能,打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良性循环,搭建科技与经济连接的桥梁,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二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着重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在互联网、金融等数据管理基础较好的领域,由政府主导探索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搭建规约性交易平台;探索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中介等市场运营体系;打造一批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智能互联产业群,释放流量的商业价值。通过科技赋能生产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原动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质增效。

(二)探索协调发展,优化共同富裕发展结构

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改善我国实体经济过度依赖线下引流的经济结构,需要探索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的协调发展,让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平衡经济结构。一是探索“数字技术+实体经济”模式。实体经济尤其是基础产业亟需破除行政垄断、增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实体经济相关企业通常面临不会转型发展、没钱转型发展、不敢转型发展三大难题。对于“不会转型发展”的能力难题,通常需要通过外力赋能实体经济企业,提供云支持,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并融入数字化升级和转型发展之中,培育兼具技术和管理的企业骨干,以人才为牵引内化企业转型的问题;对于“没钱转型发展”的资金难题,需要推行普惠贷款服务,以低息贷款帮助企业渡过转型发展难关;对于“不敢转型发展”的效益难题,要以数字新业态为导向凝聚合力。政府要为企业协同转型提供支持,從纵向上鼓励上下游企业建设数字协同供应链,从横向上鼓励同类型企业跨越物理边界,挖掘“虚拟产业集群”的生存发展模式。二是探索现代金融体系转型。着力打造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金融、信用、税收、公安等一体化的数据共享端口,服务各类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优化银行、企业、金融平台的结构定位与相互联通。平台向企业开放便捷贷款等业务,向银行提供企业运营数据,银行向平台提供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向平台说明运营状况,发展金融数字运行链。以结构优化提升经济质量,让共同富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上。

(三)探索绿色发展,转换共同富裕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向的重要标志。转化发展方式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选择,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一是探索培育成熟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权市场机制亟需建立,探索政府确定排放量,市场确定碳交易价格的模式,推进碳排放权的自由交易。通过碳市场和碳税相互补充,引导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促进碳达峰与碳中和。二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企业的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进行碳产品足迹管理,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布局模式、存储系统建设和调度机制创新,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3,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布局、存储系统建设、调度机制,推进现代化绿色低碳工业转型。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建构必然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整体效能的提升。

(四)探索开放发展,扩延共同富裕发展格局

营造内外互联、安全高效的联通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是以物联网赋能经济业态。信息时代传感途径的引导利用越发具有倍增效应,探索建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试点城市推进物流开放合作,建设一批局域物流基地和枢纽,构建全系统的交通物流系统和物流基础设施。二是围绕经济枢纽中心延展产业链和创新链。深挖产业中心内部潜力,营造更广泛的产业植入环境,探索人才和资源互通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再进一步推动国内产业链与“一带一路”对接,推动全领域多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通过建构从局部到整体的经济联通与开放格局,渐次织密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之网。

(五)探索共享发展,提升共同富裕发展层次

共享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归宿。共享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共享平台建设是探索共享发展的基础。一是要依托平台经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平台本质上就是市场的具体化,平台经济以开放互联的场景搭建信息自由流动的渠道,促进资源共享。发展平台经济的着力点在于面向那些尚不足以触发购买决策的使用需求或者临时需求,探索闲置资源的价值使用模式。推动平台立法,规范平台经济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维护,制定信用筛选、追责监管机制,促进共享资源和闲置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二是要依托零工经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零工经济是共享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组成形式,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新型分配形式。零工经济具有更加弹性的用工效率,当前零工经济从业者与从业平台的关系尚不明朗,在法律上的关系与地位存在空白需要补足,亟需探索保障从业者基本劳动权益的相关立法。零工经济从业者普遍需要以较长时间投入置换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收入,引导这部分群体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多元技能发展渠道和稳定的收入模式。突出经济发展的共享格局,为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二、补足地域短板: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

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表明富裕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不是惠及一部分人的。《共产党宣言》中讲两个绝大多数,即“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42。共同富裕同样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意义重大,这一问题实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外延,没有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解决,也不会有整体上经济的高质量提升,这是发展中大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突破口。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与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有着本质区别,它可以通过调整发展结构实现优势互补。

(一)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提升农村经济活力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7〕81,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农村。探索整合农村闲散资源的方式,通过市场机制探索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结合起来。

第一,盘活农村宅基地和工业用地。在保留集体土地属性基础上,着重探究农村土地价值变现模式。建立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市场,探索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模式,让土地资源参与到入市改革中。一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根据农村宅基地在不同区位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基层政府牵头兑现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利,对于城中村的宅基地,探索入市规约,探索住房流通市场;对于离中心城區较近的农村宅基地,实行政策倾斜,鼓励以旅游、度假、农家乐等形式整合宅基地资源;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探索地票制度以及地票跨省交易制度,以票据的形式盘活土地。二是开辟农村工业用地市场,探索农村资源与城市资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集体工业用地作价入股、合伙经营模式,建立一整套报批、出让、出租、招商、运营、监管、考核机制;依托区位、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等优势发展村留用地项目,引入临近的乡镇产业。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工业用地,探索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发展小型综合体或建设工业聚集园;探索工业用地出让金返还到村、税收返还到村的创收新模式,提高农村的集体收益,促进乡村共同富裕。

第二,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公私合作,通过引入市场主体,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结合农村本地经济产业资源,探索“农村+文化”“资源+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模式。由当地政府规约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竞争、考核、管理,由省市统筹规划辖区内农村发展的定位。二是培育农村社会组织,集中闲散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政府根据当地社会服务需求的数量和结构特点,培育养老、社会救助、青少年成长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服务,转置部分农村闲散人员,实现公共服务的自给自足。通过递次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进一步增强农村领域的发展活力,探索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具专业化的乡村共同富裕模式。

第三,因地制宜探索合约城市开发模式。由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同组成开发的主体,政府将土地规划权以竞标形式交由企业,企业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城市,政府提供拆迁安置、治安等各类服务,重新安置后的村民成为新市民回笼入住,以劳动者身份在新社区和企业取得劳动收入,并以房租取得部分财产性收入,构建政府、企业、新市民的良性循环系统。通过这一过程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实质性提高可支配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合约城市开发模式有助于在城乡一体化中促进乡村转型,提升共同富裕的整体水平。

(二)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增强区域立体化平衡发展

区域结构差异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属于原生性问题,协调区域经济差异不是要抹平差距,而是依托区域特色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多样性、包容性,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有特色的共同富裕。

第一,探索在不同区位建设现代化、立体化的城市群。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征是高水平城市化,是在都市圈的基础上实现多个中心城市的协同规划和科学发展。这需要依靠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能力,研究跨越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挖掘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功能性特征,中心城市向高端产业方向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合作与梯度转移;推进基础设施、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增强城市间的协作动力,完善跨行政区域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空间形式紧凑、经济联系紧密、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通过培育协同一体化的城市群,调整区域共同富裕的空间布局。

第二,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注入生产动能。我国具有地大物博的地域优势,这使得跨区域促进能源、技术、资金置换成为可能。飞地经济模式涉及飞出地即经济发达地区、飞入地即经济欠发达地区,简言之就是飞出地和飞入地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以资金和项目为联结,实现两个地区优势互补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索以企业为主开发和管理飞地经济的模式以促进区与区的合作共赢,需要以各区税收分配和政绩考核的有效合作为前提,对两地的政策协同要求较高,飞入地政府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并与飞出地协调利益模式,为市场主体的进入提供流动空间和服务环境。管理瓶颈也是飞地经济面临的协作难题,一般来讲,飞入地的管理体制可能滞后于飞出地,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是重点。比如革命老区具有文化优势,探索由两地共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创建城市文化品牌;资源型地区具有特色资源禀赋,探索由两地共同培植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资源就地转化能力工程,以成本落差和优势互补为基础引入产业梯度转移企业;资源枯竭型地区在转型发展中可推进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由两地共建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托产业发展经历、地理区位、市场结构等探索引入劳动密集型、发展旅游业等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总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三、提升基底水平:破解相对贫困之局

实现共同富裕要重点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决定着共同富裕起点的高低,影响着整个共同富裕的大局。随着绝对贫困的历史性退场,共同富裕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解决城乡区域差距问题共同构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两翼,此三者均是解决生产力进一步释能的问题,探究如何做大蛋糕。破解相对贫困之局的基本逻辑框架为“标准指标—发展能力—社会保障”(见表1)。

(一)建立相对贫困标准的指标体系

解决相对贫困要达到什么目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向,国内有学者尝试提出“到2035年,解决相对贫困取得明显进展;到2050年,相对贫困基本解决”〔8〕。这与促进共同富裕的步伐一致,也体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和发展性。对这一问题的量化,也就是相对贫困标准的界定、扶贫梯度的科学确立进一步要厘清的问题。一是相对贫困标准的确定需涵盖收入水平、财富占有量、发展机会和选择权利、体面和自由的生活状态等,可尝试探究以居民收入中位数的一定比例作为测定相对贫困的基本标准。二是基本标准之外,在探索建立相对贫困标准的阶段,应充分考虑相对贫困的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建立多维度的相对贫困辅助标准,从收入相对不足的“贫”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困”两方面出发,构建收入相对贫困、权利相对贫困、能力相对贫困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以上标准。三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划分相对扶贫梯度,加强反贫困法律和条例建设,明确相对貧困治理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职责划分、考核标准等内容,加强相对贫困治理的组织化运作。四是完善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和干预机制,利用大数据探索家庭申请和主动发现相结合的模式,及时识别相对贫困人口;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针对已经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群体,完善相对贫困退出机制。建立相对贫困标准的指标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步骤和基础性问题。

(二)推进相对贫困群体发展能力建设

改善相对贫困群体生存境遇的根本点是以外力赋能来激发内生脱贫意愿。相对贫困群体个体的发展能力是内在决定性因素,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重在人力资本建设。通过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心理素质,增强这部分群体的发展韧性。一是教育资源继续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倾斜,发挥教育对相对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基础性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发展资源,继续增加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保证教育经费、教育基础设施经费等基础性投入;加强相对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可通过县招乡用制度引入师资;开展相对贫困地区学校的定点帮扶项目,鼓励开展跨区域援建新校等项目,推进跨区域共享教育资源。通过知识传递引导相对贫困群体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二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为相对贫困群体中有志于接受再教育的人员提供普惠性技能培训资源,提升个体人力资本潜力。相对贫困群体往往缺乏社会就业所需的个人技能,在人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依托职业教育加强相对贫困群体的技能训练和帮扶,聚焦相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和就业需求,鼓励由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牵头开办各类型就业技能培训,拓展与企业合办的形式。政府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以一定的荣誉及贷款、业务的政策优惠,企业为政府开办的技能培训提供师资人才及实习场所。改善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困局,增强其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生存技能,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能力。三是重塑劳动光荣的社会心理,激发相对贫困群体脱贫意愿。广泛发动基层干部做好脱贫政策措施宣传,村干部和扶贫干部将国家惠民帮扶政策准确传递给相对贫困群体并进行解读和辅导,提升相对贫困群体对自身定位和发展环境的认知水平。广泛发动基层干部进行思想动员,以脱贫榜样实例引导、美好生活体验等方式唤醒相对贫困群体的脱贫信心,改善部分相对贫困群体好逸恶劳的心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宣传走出被动境遇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的美好空间,倡导力争上游的社会风貌。

(三)健全治理相对贫困的保障机制

相对贫困治理问题将长期存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代化探索是扎实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水平的重中之重,政府和社会力量无疑是相对贫困治理的主要力量。一是畅通相对贫困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相对贫困群体由于自身认知局限和自我效能感较低,缺乏对自身发展诉求的有效表达。探索畅通相对贫困群体基本权利表达的渠道与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各类基层扶贫职能部门增进相对贫困群体的有效需求表达,改善其社会权利和机会被相对剥夺的现状,增加享有社会资源和社会均等权益的机会。二是探索特殊群体的兜底性政策设计。相对贫困群体中的被动型脱贫人员,尤其是老弱病残等特殊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发展能力不足极易因病、因灾返贫,这一类型的相对贫困是治理中的难点。需要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地探索基本生活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帮扶举措,以经济性权利和社会性权利强化政策兜底功能,让这部分群体共享改革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成果。三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模式。政府控制各类服务安排权的基础上,通过设立试点,允许市场进入健康、教育、技能、疾病、风险冲击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相对贫困群体选择适合自身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强社会力量的益贫效能。四是探索欠发达地区带贫益贫长效机制。欠发达地区有着自身的特殊环境因素,按照“一县一策”的思路因地制宜地发展能够产生益贫效益的产业项目,由政府引入、财税政策支撑地域性产业扶贫,推进扶贫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加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奖补资金倾斜力度。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作为信贷资金的风险准备金,将更多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通过益贫模式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实现相对贫困地区稳定增收。解决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样具有长期性。只有集中全力解决好相对贫困的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强健跃升支撑:凝聚制度合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是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思路业已积蓄成一种差距定式,难以自觉改观,必须依靠制度的革新消解社会分化的阶段性困境。制度是协调社会关系的韧带,更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可或缺的保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给保驾护航。一方面通过系列制度安排和宏观政策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确保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有效兜住共同富裕的底线,逐步缩小社会分化的差距,为社会整体的发展提供弹性和空间。

(一)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一是完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动摇。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让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支柱作用。一些资源性资产相关的国有企业,涉及国家关键利益,其职能不能转移到市场,需由国家统筹安排进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真正用于全民利益。二是发展多层次结构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各类型小企业是增强市场活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生力量。市场提供了企业生存的空间,市场重在监管方式的革新,有效的机制在于营造健康的竞争生态,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以小企业高质量成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探索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共进的制度安排

建立和完善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始终是共同富裕的要点问题。一是探索增进财产性收入的模式。初次分配强调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于宏观政策而言,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收入分配领域的差距;于微观制度而言,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要素贡献评价机制。规范并完善资本、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尤其注重提升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比重,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二是探索税收再分配的新模式。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消减财富差距;调节过高收入,规范资本所得和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秩序。推进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改革和立法,调节财富分配、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性炒房,防止资本红利阻隔社会阶层自由流动。三是探索慈善益贫方式。明确三次分配的自愿性质,营造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氛围。以价值引导、社会评价、激发多元社会主体的自愿行为,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慈善公益方式推动社会资源流动,缩小财富落差。对慈善资源筹募者进行适当的资历确证和严格的项目管理机制,健全新闻媒体、公众等社会力量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社会对慈善组织运作的外部监督。通过慈善益贫方式实现资源和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微循环。四是改革政府收入模式。以制度和规章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减少政府的负债冲动,营造市场化营商环境,探索在社会公共服务、社会救助、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局部试点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地方政府税收新模式,减少民营经济的税收负担,提高纳税起征线;探索“数字+政府”模式,节约体制成本。

(三)探索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制度安排

中等收入群体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增加“橄榄型”人口结构中的中间群体的份额,必须让有潜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那部分人在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循环中跨上新台阶。一是定位中等收入群体。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包括医生、教师、公务员等,这部分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稳定;潜在的中等收入群体包括技术人员、各类进城新市民、高校毕业生等,这部分群体是中等收入倍增的重点关注人群。二是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提升生活品质。探索通过政策优惠、倾斜解决这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开发安居房等相配套生活设施,一二线城市拓展土地供给,三四线城市稳定房价,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给中等收入群体提供稳定的住房保障。三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构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体系和社会治理相关立法,在各级政府主导下,深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鼓励各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水平和标准,降低个人负担比重,建设更加普惠公平、高质量的共享型社会。四是改革户籍制度,递次将户籍同附带的政策福利优惠脱钩。设立试点城市打破户口捆绑的各项权限,让户口仅负载家庭及个人身份证明的职责,探索可推廣的脱钩模式。创新户口的流动管理政策,加强区域和城市的对接与协调,探索一二线城市积分落户政策,推动三四线城镇居民新市民化。在人口基数大国实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四)探索社会治理助推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

通过探索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树立制度权威,使共同富裕朝着法治化方向发展。一是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程序性制度安排。完善协商渠道的程序性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的程序化建设,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政治诉求表达空间。二是完善公职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工作队伍,持续推进深化新时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真正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作为培养领导干部的考量标准,量化选拔与任用标准;解决权力寻租问题,以制度安排提高公职人员拒腐防变和政治抗风险能力,使各级干部成长为人民的可靠公仆,为共同富裕打牢政治根基。三是提高基层民主的政治效能。创新村民自治形式,调动农民互助合作的热情,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变革和乡村振兴。四是以制度条例规约党员的行为,坚持党的领导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领航掌舵地位。将党性原则贯穿到领导共同富裕过程的方方面面,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强化党员内部监督执纪和各项纪律,保持党的人民性、先进性、纯洁性不变色,保持住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战略定力。“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设计,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活动。”〔9〕五是处理好协调民族、宗教等关涉共同富裕全局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社会发展的政治效能,促进公平正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步骤。

五、打造思维高境:促进精神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重点是物质富裕但不限于物质富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0〕。在共同富裕的研究中明晰科学的共同富裕观的内涵,研究营造共同富裕视域下的社会文化氛围,研究文化发展的模式,能够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凝聚力量,增加亮点,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一)形塑思想共识,凝聚共同富裕的思想合力

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制度、机制、政策的力量,还需要进行共同富裕观的建构。一是培育科学的共同富裕观。通过对什么是共同富裕,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对它的内涵、外延进行透彻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的共同富裕观。二是提升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程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增强人们尤其是新市民的社会主义身份感,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认同,进而提升参与感和共建感,凝聚建设共同富裕的合力。三是发挥道德制衡的力量,增强共同富裕的社会心理约束力。保持共同富裕中慈善行为的自愿性质,依靠道德、社会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力量促进社会财富的社会流动,辅以财税制度的优惠,实现慈善事业的良性循环。四是平衡社会分化的落差感,弥合共同富裕的思想张力。促进共同富裕亟需消解社会贫富分化的心理落差感,如今社会阶层的差距在互联网的传播下有被夸大的成分,不利于形成共同奋斗的社会心理。新媒体要及时宣传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情况,从社会改变的现实中引导人民的思想动态,将社会思想的张力化为合力,为共同富裕打牢社会心理基础。五是直面批驳错误社会思潮,稳定共同富裕发展大局。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必然伴随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加强主流媒体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回击,廓清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发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潜质,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思想氛围

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起来的共同特质,时代精神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理性程度,是每一个时代普遍的精神实质,这两者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精神脊梁。一是构筑党的精神谱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旗渠精神,新时期有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等等,要系统化推进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研究,发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自信,筑牢共同富裕的精神共同体意识。二是加强中华历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推介,增添共同富裕的文化底蕴。诸如敦煌文化、三星堆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给养,通过讲清楚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脉络和灿烂成就,凝聚人们同心奋斗的思想共识。三是引导宗教与推进共同富裕事业相适应。宗教问题关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升宗教问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宗教信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共同富裕的认同感和参与力,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交流交融。四是推行和合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国际溢出效应。面临国际社会的复杂局面,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重视和合精神,让共同富裕的思想惠及更广泛的世界人民。

(三)探索培育文创事业和文旅产业的增长点,塑造共同富裕的文化品格

文化事业的发展应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以文创事业和文旅产业为两翼,提高全体人民的综合文化素养。一方面,布局文创事业,促进传统文化内涵式发展。一是探索“传统文化+技术”模式。利用现代智能技术打造一批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的特色文艺作品,将文化资源转变成发展优势,让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二是打造文化品牌效应。探索将传统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和设施进行全方位的现代化接轨,推出特色文创系列产品,以品牌效应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实施数字文化工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传媒部门,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促进人的文化观革新与思维方式现代化。四是规范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完善文化产权的版权保护法律条例,制定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从业能力资质鉴定规范,净化从业环境,杜绝污点艺人,实行从艺人员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提升社会的整体思想水平,营造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思想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赋能文旅产业,打造文化产业新型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融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一是扶植并引导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规模效应、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规范文化市场发展,营造文化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快文化聚集区和文化产业链建设。二是拓宽文化产业面。将文化与旅游、生态等资源进行整合发掘,探索文化与历史的长效发展模式,从文化角度发掘乡村特色、城市特色,将文化产业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将文化潜力转化为显性文明形态。三是发展文化产业联盟。建设完备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合力与共识;注重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优势,打造创意产业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具体发展路径,从根本上讲,涵盖了物质层面、社会关系层面、精神文化层面。新发展阶段还可能出现很多尚未完全展露出来的发展难题,对此我们应沉着应对,勇于克难,坚定地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2-11(0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8〕檀学文.走向共同富裕的解决相对贫困思路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06):21-36.

〔9〕董树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色与优势〔J〕.馬克思主义研究,2021(12):76-87.

〔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责任编辑于晓媛

猜你喜欢
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和“十四五”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握好阐释好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大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意蕴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