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资本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2022-05-17 07:04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型动机维度

吴 弦

(1.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武汉大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一、问题提出

(一)“心理资本”“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概念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领域,由经济学家Goldsmith提出。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并可以影响个体生产效率。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心理学界从原本只关注人的疾病、缺陷等消极方面转向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乐观态度等方面,以帮助个体更好成长。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坚持以正向的态度来解释心理现象和解决心理问题,以此来促使个体健康、幸福和谐的发展。Seligman便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即所有能够促使人产生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之后,Luthans也受积极心理学的启发,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引入管理学中,倡导积极组织行为[1]。在此过程中,他通过分析整合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心理资本就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一种可通过投资和开发进而影响绩效,促进个体发展的积极心理资源,这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对心理资本的定义。

在国外学者中,默里最早提出“成就动机”这一概念。他认为这是人们想要超越别人的内部动力,使人们有克服困难的倾向,以便于去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较为困难的任务。之后,阿特金森、麦克利兰等人修改和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麦克利兰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成就动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成就动机定义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阿特金森则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将成就动机分为两个维度: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前者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难度适中的任务,以此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而后者则倾向于选择简单或过于困难的任务,以此来避免失败时的一系列负面性情绪。我国学者朱智贤在其编著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成就动机描述为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乐意去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2];杨国枢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对成就动机开展了本土化研究,从生态文化学的视角将成就动机定义为“与一切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3]。综上所述,虽然诸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不一,但大多数人都认同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成自认为重要或者有价值目标的内在动力。

国外对于职业兴趣的定义有两种说法认可度较高。其一为Hanson提出,他认为职业兴趣是个人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Holland则认为职业兴趣就是人格特质的一种体现。国内学者龙立荣指出,职业兴趣就是个人兴趣在职业上的体现[4];朱冽烈则认为,职业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类职业或工作所抱的积极性态度,它的发展与个人自身的人格特质有关,同时又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5]。综上,笔者认为,当个体的兴趣指向与职业相关的活动,对该职业活动表现出感兴趣的态度,并积极思考和追求,这就是职业兴趣。

(二)研究背景

心理资本是个体内在积极品质的综合体现,可以通过开发心理资本来促进择业方面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许多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职业倾向、职业预测、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决策等有关。张轩辉发现,心理资本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6];付敏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职业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心理资本对职业倾向有预测作用[7];郑一鸣等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职业价值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8]。此外,许敏[9]和徐辰[10]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而职业兴趣作为兴趣对职业活动的指向,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心理资本对职业兴趣可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的维度呈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车丽萍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心理资本的结构之一)与追求成功动机呈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呈负相关[11];刘晋红认为,大学生的乐观、活泼、热情、自信等人格特质能正向影响成就动机[12];熊猛指出,心理资本对青少年的成就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13]。根据上述研究,心理资本水平有极大可能对成就动机水平造成直接影响。

阿特金森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越高,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就更倾向于选择难度高的工作;反之,成就动机越低者更倾向于选择难度低的工作。高成就动机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也敢于在工作中主动作出决定;低成就动机的人则倾向于选择风险比较小且自主决策少的职业。胡云君和崔冠宇在研究中指出,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其职业期望有着极大的关联,即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越高,他对于职业的期望也就相应越高[14]。由于职业期望的改变会进一步影响个体职业兴趣的改变,因此人们的职业选择总是会受到成就动机的影响。此外,王冰清发现,成就动机对激发和维持青少年职业兴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5];舒文慧的研究证实,追求成功的动机与研究型、经营型、社会型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经营型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的总分与研究型、经营型、社会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常规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16]。郑蓉对242名国防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回避失败对社会型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追求成功和合成动机对研究型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合成动机对企业型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7];吴国强对免费师范生的研究发现,追求成功动机与职业兴趣的六个类型呈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探索型、社会型和管理型呈负相关[18]。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追求成功和合成动机能够正向预测社会型的职业兴趣。由此可见,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围绕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成就动机和职业兴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他们的择业与就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并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作出更好的选择。此外,本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资本和积极心理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整自己的成就动机及职业兴趣以促使自己顺利就业。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贵州、湖北两省数所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年级,通过网络以及线下发放问卷共655份,回收631份,回收率96%,剔除34份无效问卷,剩余597份,有效率为94.6%。其中,男生195人,占比32.7%,女生402人,占比67.3%;大一198人,占比33.2%,大二120人,占比20.1%,大三174人,占比29.1%,大四105人,占比17.6%。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法和文献资料法完成本研究。主要研究工具包括如下三个量表。

(1)《心理资本量表》,由宋洪峰、茅天玮编制,本量表共16个项目,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5 分。本研究中总量表Cronbach’s Alpha为0.87,上述4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均超过0.70,表明本问卷信度良好,见表1。

表1 心理资本量表

(2)《成就动机量表》,由挪威心理学家T.Gesme 等编制,我国学者叶仁敏修订。包括两个分量表,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共3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将“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5 分。以追求成功维度的得分减去回避失败维度的得分为成就动机的总分,测试结果得分越高代表成就动机程度越高。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效度为0.58,本研究中Cronbach’s Alpha为0.84,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主因子的Cronbach’s Alpha均超过0.70,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见表2。

表2 成就动机量表

(3)《职业兴趣量表》,由苏州大学石莉修订,共34个项目,由社会型、经营型、常规型、自然型、研究型、艺术型共6个维度构成,采用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喜欢”到“非常喜欢”分别计为1-5分。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91,上述6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均超过0.70,表明本问卷信度良好,见表3。

表3 职业兴趣量表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26.0软件处理和分析上述全部相关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职业兴趣的总体水平

心理资本的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被试普遍具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其中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希望。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的均值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追求成功的倾向性强于避免失败。职业兴趣的各种类型的均分中,社会型最高,依次是艺术型、自然型、经营型、常规型,最低为研究型,见表4。

表4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职业兴趣的总体水平(N=597)

(二)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职业兴趣三者的相关

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与成就动机及其追求成功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除了韧性维度,其他维度均与避免失败呈显著负相关,见表5。

表5 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N=597)

(三)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相关分析

追求成功动机与所有职业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只与研究型、自然型和经营型呈显著负相关,与艺术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几种职业类型虽然呈负相关,但是相关不显著,然而避免失败与常规型职业呈正相关。成就动机的总分与所有的职业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6。

表6 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相关分析(N=597)

(四)心理资本与职业兴趣的相关

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四个维度与职业兴趣六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7。

表7 心理资本与职业兴趣的相关(N=597)

(五)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分析

根据温忠麟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第一步检验自变量X到因变量Y的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若显著则进行下一步;第二步检验自变量X到中介变量M的回归系数a以及中介变量M到因变量Y的回归系数b是否显著,若a和b都显著,则中介效应显著;第三步若自变量X和中介变量M同时对因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显著,则为部分中介作用,如果回归系数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作用。按照上述步骤,将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1.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研究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对研究型职业兴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53.47%。心理资本单独影响研究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4%,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12%,见表8。

表8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研究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由表8的结果做出路径图,见图1。

图1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研究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2.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自然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自然型职业兴趣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2.37%。心理资本单独影响自然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6%,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8%,见表9。

表9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自然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2。

图2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自然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3.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常规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常规型职业兴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4.95%。心理资本单独影响常规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5%,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8%,见表10。

表10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常规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3。

图3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常规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4.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艺术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艺术型职业兴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0.15%。心理资本单独影响艺术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4%,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9%,见表11。

表11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艺术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路径分析,见图4。

图4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艺术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5.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社会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社会型职业兴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20.51%。心理资本单独影响社会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16%,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18%,见表12。

表12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社会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路径分析,见图5。

图5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社会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6.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经营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经营型职业兴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单独影响经营型职业兴趣时预测率为2%,而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之后,对因变量的解释率增高,达到28%,见表13。

表13 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经营型职业兴趣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N=597)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6。

图6 心理资本、成就动机、经营型职业兴趣的路径

四、讨论

(一)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职业兴趣的总体情况

从表4可得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感(3.73)>韧性(3.66)>乐观(3.60)>希望(3.54)。这与已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刘淑英[19]、陈荣荣[20]和韩旸[21]的研究均表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说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有信心自己运用自身能力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但同时他们又缺乏推动自身不断前进的动力,无法适时调整路径来实现目标,因此在韧性和乐观维度上的得分较低。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成就动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追求成功的倾向性高于避免失败的倾向性,这与舒文慧[16]、郑蓉[17]和吴国强[1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更愿意去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并力图做好,而较少去担心可能会出现的失败后果。这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精英群体,所受的教育、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使其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并追求成功。由于他们处于象牙塔中,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不善于在实际行动中去避免失败。

在职业兴趣的各种类型的得分中,社会型(3.53)和艺术型(3.39)较高,而常规型(3.09)和研究型(3.08)最低。社会型擅长于传授、培训、教育之类的社会服务活动,说明现在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更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不是投身于一些机械的工作。艺术型的人则偏好自由和非系统化,更追求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刻板地完成任务。由于现在的高校更加倡导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们多去接触社会,多去锻炼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工作方式不断变更,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社会型和有较大自由空间的艺术型职业。他们在对社会交往或自由创作的职业投入较多精力之后,较少有时间去关注那些需要分析推理和正规程序化的工作,能潜心钻研作系统研究的人则更少,常规型和研究型得分情况即说明了这一点。

(二)心理资本、成就动机、职业兴趣呈两两显著相关

1.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呈显著相关

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与成就动机及其追求成功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除了韧性的维度,其他维度均与避免失败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邹媛园等人的结果相符[22],说明当心理资本水平高的时候,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好地整合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加有自信去成功完成某件事情,对待可能的失败也会更加乐观。如果心理资本水平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会下降,在面对困境时不能及时复原,对未来会持有消极的心理预期,此时他们避免失败的程度就会上升。秦超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会考虑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其次是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选择热门行业的不到6%,大都较为理性,更多关注自身兴趣[23]。此外,熊猛等人[13]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成就动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预测率达到17%(△R2=0.17,P<0.01),这也有力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

2.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呈显著正相关

追求成功动机与所有职业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追求成功还能显著预测所有类型的职业兴趣,说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追求成功的水平越高,越有信心胜任各种不同的职业。避免失败动机与研究型、自然型和经营型职业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避免失败动机水平越高,就越不愿意去从事研究型、自然型和经营型的职业。研究型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得出一个小结果都十分不易,一旦失败则可能意味着之前的一切努力都要被推翻,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各种负面情绪。因此,个体如果害怕失败就不会轻易尝试这种职业。此外,在从事经营型的职业时,或许一个小小的决策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也需要去规避风险。将避免失败与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做回归分析发现,避免失败能够反向预测经营型职业兴趣(t=-3.62,P<0.01),这进一步说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越是倾向于避免失败,越会回避经营型的职业。而自然型职业兴趣的研究结果与王云鹏的发现相反,也就是说,个体越害怕失败就越不愿意从事自然型职业[24]。对于这样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人其成就动机较低,而成就动机低的人一般倾向于选择很简单的任务。自然型的职业要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如栽花种草、园艺修整和水质监测等,这并不是十分轻松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是艰难到可以将失败归因为工作本身的任务,因此低成就动机的人不愿意选择此种职业。

3.心理资本与职业兴趣呈显著正相关

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四个维度与职业兴趣六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对六种职业类型的倾向性越大。当具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会对自身的能力更加认同,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更加抱有期望,有更坚韧的毅力去完成工作。因此,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并且相信和坚持自己的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不仅能显著预测艺术型职业兴趣(t=2.01,P<0.05),还能显著预测经营型职业兴趣(t=3.72,P<0.01);韧性可以显著预测常规型职业兴趣(t=2.17,P<0.05),还可以显著预测经营型职业兴趣(t=3.46,P<0.01);希望可以显著预测自然型职业兴趣(t=3.03,P<0.01)。范星冉[25]在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兴趣的各个类型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说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更努力去完成任务,更有信心去把控不同的职业。在此基础上,由于艺术型的人想象丰富,偏好在自由的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他们要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尤其是要有能力取得成功的自信,即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而常规型的工作偏向于机械和有序,必须要能够忍受单一枯燥的工作环境,还要有较强的韧性才能胜任。自然型的人喜欢探索户外,对各种生命现象充满了好奇,而希望水平高的人对未来有很好的预期,能够积极对待生活,因此就更容易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三)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对职业兴趣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六种不同的职业兴趣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心理资本既可以直接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兴趣,还可以通过成就动机来间接影响职业兴趣。当心理资本水平升高时,个体对所有职业兴趣类型的倾向性增高。这是因为有高水平心理资本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会对自身能力给予肯定,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目标。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有乐观的心态,能够根据所处的情况来调整状态,以此克服困难。他们对目标锲而不舍,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他们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职业,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有学者将成就动机作为预测变量考察,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可以显著预测职业选择。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得出,成就动机除了可以直接预测职业兴趣以外,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来间接影响职业兴趣,具体表现为:当加入成就动机这一变量之后,心理资本对所有职业兴趣类型的预测率与之前单独作用于因变量相比均有上升,表明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水平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同时也拥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正是由于自信与乐观,才使得他们更想要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当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增高后,他就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刻苦,并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去适应不同的职业,直至在某个领域取得出色成绩。

五、结语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和成就动机总体情况良好,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职业兴趣的类型分布不均,社会型最高,依次是艺术型、自然型、经营型、常规型,最低为研究型;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追求成功动机与所有职业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只与研究型、自然型和经营型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所有职业兴趣类型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在心理资本与所有职业兴趣类型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型动机维度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动机比能力重要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7P营销理论与学科服务推广:以研究型高校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