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古今流变

2022-05-18 16:54陈虹利林昊
东方收藏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

陈虹利 林昊

摘要:古书画修复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可大致将其古今流变概括为开端与形成、完善兴盛、全面发展、传统结合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相应的“洗、揭、补、全”修复技术也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古书画;传统修复技术;科技创新

一般而言,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包括修复技术和装裱技术。书画修复技术主要指装裱工序前对其修补、复原的过程,包括淋洗、揭取旧裱、修补破损、全色、接笔等全套技艺,简称为“洗、揭、补、全”四大工序。近代以来,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出现了新的形式——现代机器装裱技术,形成了传统书画装裱与现代机器装裱两个完全不同的技艺分支,但就书画修复技术而言,其传承的仍是传统手工修复技艺。

一、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开端与形成

在书画装裱发展的早期阶段,修复与装裱已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唐代张彦远有记:“宋武帝时徐爰,明帝时虞龢……编次图书,装背为妙……又加装护。”据此,南北朝时期对书画、古籍、图书进行装裱、保护皆用“装褙”“装护”“装治”等词概述,从词义来看,是对书画、图书进行处理、保护的行为。

南朝宋明帝时期虞龢的《论书表》一文被视为早期具体论及装裱与修复的重要文献,其文载“范晔装治卷帖小胜,犹谓不精。孝武使徐爰治护,随纸长短,参差不同……今所治缮,悉改其弊……剪截皆齐,又补接败字”,评价范晔“装治卷帖”的技艺水平,同时涉及“剪截”“补接”技艺,说明当时书画修复技术在书法装裱中得以广泛运用。

二、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兴盛

唐宋时期,古书画修复技术随着统治阶级的重视以及国家文化实力的增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兴盛:一方面表现在文献记载的多样化,基本涉及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技艺流程总结趋于完善,洗、揭、补等技艺细节和重点均得到重视,出现了清晰而明确的记录与评价。

1.清洗技术

古书画的除尘清洗是传统古书画修复技艺的首个技术环节。张彦远提出“古画必有积年尘埃,须用皂荚清水数宿渍之,平案扦去其尘垢,画复鲜明,色亦不落”,寥寥数语体现出其对书画除尘效果的掌握。米芾言:“余每得古书……自旁滤细皂角汁和水,霈然浇水入纸底。于盖纸上用活手软按拂,垢腻皆随水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代时期的“淋浇法”,又更为细致地解释了“软按拂”的技巧。

2.揭除旧裱技术

揭,主要是指揭取覆褙纸、托纸等旧裱材料的技艺。米芾详述了两种不同情况的揭取技术:一是褙纸已脱空的;二是原褙纸仍保存较好的。此外,其文“今俗人见古厚纸,必揭令薄,方背。若古纸去其半,损字精神,一如摹书”,表明其不赞成将不脱落的书画、发帖揭薄后再装裱。

3.修补技术

补,主要指对破损古书画进行补缀的技艺。张彦远对此指出:“补缀抬策,油绢衬之,直其边际,密其隟缝,端其经纬,就其形制,拾其遗脱,厚薄均调,润洁平稳”,总结了修补古书画残损处的方法,明确了补缀过程中所要借用的材料——衬绢;同时还对修补后古书画的状态作出了要求,明确了修补所要达到的质量。米芾指出“装褙画不须用绢,补破碎处用之……今人得之,却以绢或绢褙帖所勒行,一时平直,良久于字上裂”,认为只有在修补绢画破碎处时才需用到绢料。

对于破碎不堪的书画,《齐东新语》载:“应搜访到古画,内有破碎不堪补背者,令书房依元样对本临摹,进呈讫,降付庄宗古,依元本染古槌破,用印装造”,对此,依据原本临摹、染色或刷染衬托也不失为留存古书画的一种方法。

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古书画修复技术已得到较大的发展。修复理念方面,“适度修复”“修旧如旧”等修复意识已萌芽,如米芾的“不许重洗”和周密的 “依元本染古”。其次,具体的修复技术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如张彦远明确了清洗剂的使用;后米芾对清洗手法、清洗程序等進行了详细的说明;再次,明确形成了适应不同情况的揭旧、补全技术,显示出当时的修复技术已基本做到“因材施法”。

三、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全面发展

明清时期,古代装潢专著——《装潢志》《赏延素心录》问世,标志着古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开始全面总结,并形成体系。此外,明代《长物志》《清秘藏》、清代《小山画谱》等也对后世中国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1.淋洗技术得到继承与创新

明清时期的古书画淋洗技术,在继承前朝技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一方面,有对旧方法的重新记录,如明代文震亨认为“古画有积年尘埃,用皂荚清水数宿,托于太平案扦去,画复鲜明,色亦不落”,就是对唐代张彦远修复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新的创新发展。明代周嘉胄提出根据书画气色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清洗,在他看来,只有在书画出现色泽晦暗、霉气沉着,或者被烟熏、尘积的情况之下才需要用水淋洗,使之干净。关于具体的清洗方法,其指出“洗时先视纸质松紧、绢素历年远近,及画之颜色……如霉气重,积污深,则用枇杷核锤浸滚水,冷定洗之,即垢污尽去”。由此,无论是清洗之前,还是清洗过程,以及清洗后的干燥措施等,周嘉胄已总结极为精到,可见这时期淋洗技术的完善。

2.揭取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周嘉胄将揭取技术视为决定书画性命的关键,认为“书画性命,全关于揭。绢尚可为,纸有易揭者,有纸质薄糊厚难揭者。糊有白芨者尤难”。由此,其还阐明了纸本难以揭裱主要在于纸薄、糊厚、使用白芨糊等原因。文震亨则强调了“古纸厚者,必不可揭薄”的观点。

清代时期,古书画揭取技艺与清洗技艺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周二学在论述书画清洗时强调“按揭洗良法,能不损粉墨,不伤古泽”,这里的“揭洗良法”指的是在清洗前先揭取褙纸,然后针对不同污迹运用不同清洗技艺的方法。

3.修补技术更注重书画本体的保护

关于书画修补破损技术,周嘉胄提出“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一同者……绢之粗细,稍不相侔,视即两异……绢须丝缕相对,纸必补处莫分”,文震亨则认为“补缀之法,以油纸衬之,直其边际,密其隟缝,正其经纬,就其形制,拾其遗脱,厚薄均调,润洁平稳”,在这点上,文震亨与张彦远所提出的要求较为一致。随后,周二学指出“补缀破画,法备前人,无可增损。惟有经裱多次,上下边际为恶手滥割,必须觅一色纸绢接阔一分,才不逼画位。要之”,由此看出,这时期的书画修复技术已极为重视对书画本体的保护。

4.全色技术开始总结

全,包括全色、接笔,是指对古书画上残损、残缺处、裂痕处进行字迹补全或颜色补全或画意补全的技艺。周嘉胄已明确认识到,全色是需要极为谨慎的一个步骤,如果技艺不精、水平不高反而会损害书画本体。

明清两代是古书画修复技术的集大成时期。周二学曾说:“装潢之法,但得腴润不枯,墨采不伏,层糊叠纸中边上下之均平,展案、擎叉、转折、舒卷之熨帖。”这是对书画修复最后所要呈现的效果提出了要求,该论述也成为古书画装裱修复质量的评判标准,更成为当今衡量书画修复师技艺水平高低的标尺。

四、古书画修复技术传统与现代结合发展

明清之后,书画修复技术沿袭前代技法继续发展,但相关修复技术的论述却极为少见,更多是延续传统的“口传身授”方式。上世纪7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文保研究者和修复者开始探讨新材料、新工艺在书画装裱修复中的可行性。这时期的书画修复技术开始走向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1.强调科学认知与科学修复

新时期的古书画修复不仅是一门经验性技术,更多是一种基于科学认知的科学修复技术。目前,修复前的分析检测已成为一种常规性步骤,只有科学分析检测才更有助于了解古书画的病害状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修复手段。一般而言,古书画的科学认知主要包括古书画病害分析和材质分析,前者包括对污染物、褪变色、微生物等分析,后者是对书画载体进行科学认知,如对绢本画的绢料年代、绢丝厚薄,纸本书画的纸张类型、厚度、帘纹以及pH值分析等。

2.科技手段介入成为其辅助手段

要实现对古书画的科学认知并达到科学修复的目的,仅靠修复者自身的经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科技手段介入成为了新时期古书画修复技术的辅助手段。近年来,科研与修复人员越来越重视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行业的应用研究,如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已成为古书画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古书画的修复过程同样也需要科技手段的介入,如运用扫描电镜深入分析墨迹及其载体纸张的材质,可以为保护修复提供合理而科学的参考依据。

3.形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修复模式

一直以来,除了皇家、朝廷的古书画修复行为,民间的装裱修复多以私人作坊的形式经营,技术传承为“口传心授”,这样的传承模式更多是经验讲授,带有较大的随意性。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力量的参与,新时期的古书画修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专业化、系统化的流程。《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一书将书画清洗去污技术总结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其他方法三类,既保留了清水淋洗的传统方式,同时又将现代清洗技术总结在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科技系统结合的专业化修复模式。

4.注重區别对待个性化修复案例

早期的修复者已认识到装裱次数对书画本体状况的影响,提出了“不宜数装褙”的建议。发展至今,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新时期古书画修复技术更为注重区别对待不同的修复对象,并能根据不同的病害情况提出不同的修复技术路线。《中国书画文物修复导则》根据古书画的破损状况,总结了 “保留原裱”“还旧处理”“重新装裱”三条技术路线,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本上囊括了较为常见的古书画修复技术模式,是对传统古书画修复技术理念的延续,也是现代修复者从科学保护角度出发所做出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古书画的个性化特征,最大限度保护了古书画的原有信息。

5.重视标准化、规范化修复技术体系的建立

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建立文物保护行业标准,规范文物保护修复行为的意识越发深入人心。国家文物局陆续出台了《WWT 0027—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26—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等文件;同时,由国家文物局举办、南京博物院承办了多期行业标准培训班,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在各文保机构中得到有效的宣传贯彻以及推广实施,不但进一步规范了经验性的古书画修复行为,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为古书画修复技术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参照依据。

五、结语

自有确切文献记载开始,古书画修复技术已有12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代人的摸索与总结,现今的古书画修复技术已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而当今时代,只有持续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中国古代书画的保护服务,更好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冯鹏生.中国书画装裱技法[M].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

2.(唐)张彦远撰.明嘉靖刻本历代名画记[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11.

3.(唐)张彦远撰.艺术文献集成:法书要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2.

4.(宋)米芾.书史(节录)[C].胡珍、王浩宇.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外九种.扬州:广陵书社,2016.11.

5.(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六(节录)[C].胡珍,王浩宇.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外九种.扬州:广陵书社,2016.11.

6.杜秉庄,杜子雄编著.书画装裱技艺集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7.(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五[C].胡珍,王浩宇.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外九种.扬州:广陵书社,2016.11.

8.(明)周嘉胄著;尚莲霞编著.装潢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2.

9. (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C].胡珍,王浩宇.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外九种.扬州:广陵书社,2016.11.

10.南京博物院编.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0.

11.龚良主编;张金萍,陈潇俐等著.中国书画文物修复导则[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9.

作者简介:

陈虹利,单位:南京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林昊,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史研究所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