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2022-05-18 16:54陈宸盛秉祥
东方收藏 2022年4期
关键词:制陶黑陶蛋壳

陈宸 盛秉祥

龙山文化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500至4000年。一般说来,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山东龙山文化类型最具代表性。龙山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和殷商之间的空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大汶口文化衣钵,其陶器制作在方法上较中原龙山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当地先民们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黑陶文化,以烧造“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蛋壳陶作品而被载入史册。据考证,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材质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制陶业水平。从如今可见的蛋壳黑陶作品来看,以素面或磨光居多,纹饰较为少见,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且其厚度仅在0.2毫米左右,为世人所赞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称得上是当时的黑科技。

山东龙山黑陶器型较多,包括碗、钵、盆、罐、瓮、豆、鬶、甗、双耳杯、单耳杯、高柄杯、高柄豆、鼎、鬲等,颇具特色(图1至图4),为其他文化类型所罕见。除了黑陶外,山东龙山文化所产的灰陶并不多,还有少量的红陶、黄陶和白陶。

山东龙山文化制作黑陶所使用的陶土细腻,制作前在水中反复淘洗,经过沉腐等多道工序后,采用快轮拉坯成型,再进行拼装,晾干打磨后放入陶炉进行烧制。烧制过程中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碳方法,在器物烧成的最后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器物,使其表面呈现出深黑色的光泽。近年来,笔者多次前往山东淄川北沈马遗址窑址调研,得知其窑址乃依坡而建,采用小型馒头窑烧制。

从古至今,杯子的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水,其基本器型大多为直口或敞口,有平底、圈足或高足等形制。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而山东地区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杯独具特色,包括单耳杯、双耳杯、高柄杯、三足杯、平足无耳杯等(图5至图10)。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单把杯,口径8、足径8、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自1928年在章丘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以来,山东境内已发现多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最重要的有日照的两城遗址、尧王城遗址,青岛的胶州三里河遗址、城阳遗址、胶南遗址,潍坊的白浪河遗址,临朐的西朱封遗址,淄博的桓台遗址,淄川北沈马遗址等。从这些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蛋壳陶高柄杯一般出土于龙山文化的大型墓葬之中,且同其他的陪葬品是分开放置的,在龙山文化祭台遗址也多有蛋壳陶高柄器碎片出土,说明当时蛋壳陶高柄杯、高柄豆之类的器物是用来祭祀的。其他的陪葬品,包括鼎、鬶、盆、罐、甗等,也大多以单数出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商周时期使用不同数量的礼器来随葬以显示墓主人身份的礼仪雏形。

龙山先民还是一个崇尚鸟的民族,将鸟作为部落或者氏族的图腾,因而把陶鬶、陶鼎足制作成各种鸟的形象(图11),并赋予它们生命力。此外,山东潍坊安丘龙山文化遗址的石祖林,也是當时先民生殖崇拜的有力见证,当地所产蛋壳陶杯的高足螺旋纹(图12),可能也是生殖崇拜的重要体现。

遗憾的是,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陶作品在历史长河中曾一度被湮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济南军区文化工作者仇志海先生历经多年潜心研究,成功烧制,才使得其重现天日,并被选为国礼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章丘的制陶艺人也已经开发出了上百种的黑陶制品,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成为高雅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毋庸置疑,山东龙山文化制作的黑陶,是中国历史上制陶工艺的巅峰!而在笔者看来,一件古物,无论其保存完整或残缺破损,它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都能够向我们传递出远古先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智慧。我们每每抚之、赏之,仿佛与远古先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都会怦然心动,有一种令人陶醉的遐思。

猜你喜欢
制陶黑陶蛋壳
黑陶:给人们带来宁静的古风藏物
蛋壳大力士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试论黑陶工艺品包装对于黑陶品牌的影响
传承与创新 打造黑陶文化产业
西双版纳慢轮制陶
蛋壳小绵羊
蛋壳与拱桥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