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漫谈

2022-05-23 16:14金轶
教育界·A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融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逐渐凸显出重要性。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要立足于红色文化开展教学。文章分析了红色文化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树立起红色文化的学习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红色文化;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融合

作者简介:金轶(1979— ),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第二小学。

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思想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因此,红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的意义重大。教师要在课堂中结合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品质。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渗透,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一、融入红色文化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

“红色”是一种比喻,如国旗、国徽等都是以红色作为主色,红色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志、革命热情。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坎坷磨难之后所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等,是先辈奋斗的智慧结晶。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成功翻身当家作主,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这种种的磨难和经历,都总结成了思想和经验。这些总和,就是红色文化。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法课堂中的意义

将红色文化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会对社会的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一些不良文化正逐渐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小学校园中出现攀比之风、拜金主义。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影响自身的道德品质发展,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可以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渗透,可以是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也可以让学生欣赏红色歌曲、红色电影。这样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最后,引入红色文化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由于一些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缺乏重视,出现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课。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采取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课堂学习方式。红色文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在学生参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课本知识的渗透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并不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上课时都是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对课本知识没有进行透彻的理解,在备课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从改变自身做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二)学生不重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受到教师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把所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就能取得比较高的分数。但是学生忽视了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因而机械式的记忆带来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考试中并未能取得高分;或是尽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得到高分,但其无法将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实际的为人处事方面依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存在误区,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

为了贯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一定的考核测试。但是学校采取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即通过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测试方式仅仅是了解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是否能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是否能在生活中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并不清楚,学校在这方面的考核力度也比较弱。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融入红色文化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课前备课,融合红色文化开展教学

课前的充分备课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师在备课时应严格遵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引入的红色文化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对历史事件的讲述不能夸大和片面化,否则将会失去课堂教学的意义。在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抓住红色故事中的小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进行体验和感悟。通过教师的充分备课和课堂上的精彩讲解,学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能够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影响自己的点滴生活。

例如在开展“生命最宝贵”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烈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让学生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收集影视资料,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情况,才能给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二)创设历史情境,渗透红色文化教学

真实的历史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入真实的历史画面中,进而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引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开展紅色文化教育,结合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之后展开讨论,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工具,鼓励学生充分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先辈的光荣事迹。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下,通过自主学习和感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先辈身上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预期的红色文化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感受到先辈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作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努力,以力所能及的力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时,教师所要讲授的是中国遭遇西方列强的侵略的内容以及鸦片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林则徐的故事,首先对学生进行林则徐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解,然后为学生播放《鸦片战争》电影中的相关情节。学生通过具体的影片可以感受到禁烟运动场面的壮观和浩大,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英雄,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在该影片中,还涌现了许多抗击鸦片的英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主动查阅资料,了解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牺牲。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教学,学生在课下主动查阅资料的方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习的相关知识。

(三)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提高红色文化素养

我们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本土特色红色文化。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本土红色文化渗透的时候,要尽可能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充分挖掘本土的红色教育文化。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口头讲授带来的效果更明显。教师需要花心思去挖掘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走访红色文化博物馆并询问馆内工作人员,进行历史事迹的了解;还可以询问当地的老人进行了解。学生从中了解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红色故事,能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和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可以走访当地的红色文化纪念馆,了解纪念馆中所展示的抗日英雄和先烈事迹。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后,教师再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示那一段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若是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参观本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设计为烈士献花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加深红色文化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效果。

(四)巧用信息技术,直观渗透红色文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述,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能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尤其是当前学生处在和平时代,他们对于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事件,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这些真实的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最大的教学优势在于其能够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在英勇奋战中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舍生取义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但是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掌握得并不深刻,而且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难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细节清楚地讲授给学生。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电视剧《觉醒年代》,了解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在中国革命道路中做出的无私奉献。教师可以截取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如陈独秀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情怀,不惜自己被抓进警察局,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革命先烈们为了发动工人阶级、学生、农民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而做出了重大牺牲,这些都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为了让中国摆脱外国列强的欺辱。信息技术的引入,让学生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传播红色文化知识

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借机融入课本知识对学生展开教学。如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诗词朗诵会、红歌演唱比赛、书写有关红色文化的硬笔作品、制作有关红色文化的手抄报等实践活动都是加强学生红色文化渗透的良好契机。在学生参加相关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所学知识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彼此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知识。对于学生呈现的优秀的实践活动成果,教师可以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模仿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当时涌现出了很多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钱学森、大庆油田的开拓者王进喜、中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著名人物,搜集他们为国家建设所做出的贡献,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成手抄报,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引入红色文化,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所能消化和吸收的红色知识,通过点滴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赖则秀.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J].新课程,2021(13):219.

[2]王子宝.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4.

[3]乔珍,温玉敏.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的教育实践探索[J].魅力中国,2020(31):312-313.

[4]黄健宇.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有效渗透[J].少男少女,2020,4(27):24-25.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