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3 23:04徐慧慧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徐慧慧

摘要:教学改革倡导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道德与法治是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落实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能够有效简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在贴合生活的层面,更加高效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层面践行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三启蒙阶段,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雏形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层面的内容更加高效地认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1]。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使学生思想品质得到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利于落实“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2]。其次,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促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求的道德品质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学生的长远学习发展提供保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生活氛围,丰富教学内容

为提高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认知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学习,这也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可以确保学生通过真看、真听、真感受对生活内容有进一步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教材中阐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涵。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营造情感体验类的生活情境,确保小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教学情境相关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导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无论是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化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引导的有效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让学生归纳和总结生活中发生过的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关的生活内容,并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讨论,不仅能够表达自身的想法,也能够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以此形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应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总结所讨论的内容,从而在班级内部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生活化学习内容进行逐步完善,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动、静态画面,认知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内容。教师也可以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点,按照时间轴线进行整理,为学生制作大型生活情境主题道德与法治学习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完善地认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学习能力。

(二)以体验探究为主,增加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内容

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多学习、实践探究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了有效解決以上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完成效率低的问题,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又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完成。生活中含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可以掌握社会技能,增强情感体验,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遇到学习兴趣不强和自卑的学生可以多鼓励;对于自负的学生,教师也要让其改正。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家庭作业和小组作业进行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完成作业、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以此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调查小区环境污染现状作为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以自身小区或者周边小区为地点,独立调查或者分小组调查,了解城市环境污染现状。通过此方法强化学生的环境污染意识,促使小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以此自觉践行保护环境的重任。另外,在布置该作业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先思考,将总任务划分成小任务,对于作业完成时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

(三)以生活化实践活动为主,强化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小学生虽然学习思维不够全面,但是其优点是好奇心比高年级学生强,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优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室外的活动或者课堂游戏等,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自由参与。对于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素质教育基本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科学进行,以生活为场地、内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中,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课本中的专业知识都是以鲜明的生活场景、案例、事件等来展现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从生活中挖掘这些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见解,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掌握生活技能,学会独立解决生活难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活力,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入城市各大公共场所,去了解残疾人孤苦的生活,使小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中哪些人是我们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对他们产生同情之心,自觉主动地帮助他们。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认知相关理论知识,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维度认知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陶元红.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课堂的思考和建议[J].福建教育,2020(39):46-47.

[2]王振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121-122.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