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初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研究

2022-05-23 18:57冯晓夏
求知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初中生物

摘 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在生物研究领域。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日常课程中同学生开展有关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探讨。学生对这些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主张、观念进行思考与论证,能提升自身的思维和决策能力。文章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应如何从社会性科学议题出发,利用论证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社会性科学议题;初中生物;论证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冯晓夏(1989—),女,江苏省启东折桂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一直在思考社会性科学议题背后的教育意义。教师将社会性科学议题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运用论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探究,是帮助学生提高生物研究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对社会问题认知度的重要渠道。论证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一种教学形式。生物研究的过程是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过程,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进而解决问题,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也是论证式教学的目标。

一、社会性科学议题

(一)社会性科学议题概论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社会造成一定冲击与影响,引发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等的社会性问题。由于个人立场、价值观念等差异,这些社会性问题往往会带来争议,对社会造成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干细胞研究等。社会性科学议题大到自然建设、国家发展,小到个人健康、食品安全,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道德、自然、健康、信仰等的综合性社会问题。

社会性科学议题一般没有最优解决方案,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科学议题不像数理化计算,多数通过严谨的演算过程就能得出标准答案,它没有固定、单一的看待角度与解决方式,持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价值观念的人,得出的解决方案也不相同,争议性或许是社会性科学议题最大的特点[1]。

(二)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性科学议题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价值。教师利用社会性科学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议题,对大众的科学观点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观点主张,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立场。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的高效构建,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和对伦理道德的认知。

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有关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内容,可以使课堂生动、充满趣味,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性科学议题充分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拓展思维。学生在思考判断、信息查找、资料分析中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加强认知思考。学生对社会知识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关注与思考会端正其对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其科学素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在其未来的生活中会越来越频繁地面对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师将社会性科学议题与教学相结合,可以锻炼学生成熟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后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冷静分析、多角度思考的人,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有关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论证式教学

(一)论证式教学的类别

1.浸入式论证教学

浸入式论证教学需要教师将论证议题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对论点进行理解与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往往借助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或利用教师的提示,或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论证思考。

2.结构式论证教学

结构式论证教学需要教师将论证的结构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应用论证结构于实际的论证议题中进行问题解释,并且使其做到能对同一问题的现象利用不同论证结构进行解释与辩驳,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对论证结构的理解。

3.社会科学式论证教学

社会科学式论证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社会性议题,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进行论证思考,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伦理道德、自然、政治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关注社会现象与科学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思考,提高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提高对科学规律的理解的同时,会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并且学会将伦理道德、政治、人文融入思考,并且将其与自己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连接起来。

(二)开展论证式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论证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教师通過将论证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针对议题研究相关资料、社会主张、专家观点等,学生在分析与思考中构建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看法结论,并且提出主张与辩驳,以达到培养思维的目的。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多以单方面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还严重影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教育体系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时代要求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利用论证式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提高其科学核心素养。

(三)论证式教学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比较浅,但是他们在这一时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有着较高的实践性与科学性,初中生物教学有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方法,并使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社会性科学议题引入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围绕议题进行资料收集,完善自身对议题的认知,并且利用一定的论证方式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论证,在主张申辩的过程中提升思维高度,并且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观点交流,认识到其他观点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达成集体共识。在论证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形成严谨全面的科学态度。

三、融入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初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策略

论证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区别在于知识讲解、学生领悟、实践方式和习题巩固中各个内容的教学灵活性[2]。将社会性科学议题融入初中生物论证教学的教学形式并不像传统的课堂讲授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更加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参与。教师需要考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角度来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通过优化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内容,总结其中包含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利用论证式教学为学生开展议题探究活动,并且通过教师点评来完善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

(一)创设论证情境,提高议题论证兴趣

在论证式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提高课堂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论证教学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找生物领域中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供学生探究论证。教师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学生所学的知识或教材相关,可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初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境容易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指导,所选取的科学议题难度要适中,不应过于复杂,阻碍学生探究热情,也不应过于简单,失去论证意义[3]。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以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议题选择和情景创设。例如,学生在学习“遗传与基因”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基因工程”这一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假如现在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身的相貌、身高,你会去进行基因重组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充分思考,有的学生想要改变自己的身高,有的学生想要通过基因重组消除自己的遗传疾病。接着教师提出论证议题: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的利弊。学生会再次思考:若基因重组能随意改变相貌,人们都在肆意改变自己的容貌,那世界是不是会混乱起来?以此,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论证探讨。

(二)分角色探讨,提高议题论证效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论证式教学模式的一个优势在于,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思考,提高了其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教学进步与发展。教师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与论证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学生对议题的思考,提高议题论证的效果。教师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议题,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融入议题角色。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选择议题时要注意考虑议题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是否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技能[4]。另外,选择议题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构建,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应该选择更加生动、形象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进行生物学科论证式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论点,加深学生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了解与体会。例如,在生物学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一直是一项饱受争议的社会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者等,让学生站在所演角色的角度上进行议题论证,搜集相关资料,再进行报告与问题解析。学生从所演角色的角度考虑议题的优势和弊端,从中获取对议题更全面的看法与思考,提高对议题的认知。

(三)多种评价,提高议题论证内涵

学生在对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对教师提供的议题进行案例分析、资料整理和思考,然后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论证观点以及结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采用的逻辑推论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5]。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流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评价活动后回顾自身的观点决策、论证过程,谈一谈自己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观点、视角、思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全面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分析,多角度思考并且做出理智决策,这也是社会科学性议题与论证教学法相结合对学生的重要教学意义。

结 语

长久以来,论证式教学法在我国科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不高。当前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教师现阶段的教学重点。教育不能停留在仅传授特定的学科知识上,在生物科学的教学中加入社会性科学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科学和逻辑辩证思维。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交流协作以及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邴杰,刘恩山.科学教育中社会性科学议题研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1):47-52.

冯彦国,刘一恒.化学学科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24):54-58.

肖安庆.高中生物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内涵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1(31):58-60.

毛建忠.社会性科學议题教学的课堂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9):23-26.

吴小丽.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生物课堂论证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以“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06):9-10.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初中生物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