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2-05-24 12:42孟建东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课课程内容

孔 宇,孟建东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教育单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目标要求、重点内容与教育任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1]。目前,思政教育进入高校课程建设的全新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进行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探索[2-5]。我们也探索了医学影像技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认为应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总体要求为根本,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特点和课程定位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为了少走弯路,我们以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为例进行探索。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抽象、知识点多,学生理解难度大,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或实践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特点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许多学科,知识点多,随着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越来越多地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知识,而这些知识非常抽象、晦涩难懂,许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此有深刻的体会[6-7]。我校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由于缺少计算机图像处理知识,且课时有限,学生表示不易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为了缓解教学压力,教师授课时经常通过举例活跃气氛,因此引入适当的思政元素也顺理成章。

2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生活,恰当的课程思政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思政+教学”的成效得到提升,取得良好育人效果。在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中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中深化医学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医学影像技术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良好品格。

3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思政的路径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的主导是授课教师,通过学习政策和文件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利用思政教育失败的案例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紧迫感。提高效率,提倡先由有一定课程思政经验的教师设计课程思政案例,从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对其他教师进行启发。以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为例是因为该课程专业覆盖面广,知识点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高,有一定经验,能够与思政课教师形成育人合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 根据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有很强的理学、工学类课程的特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者仁心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务工作者。

因此,在挖掘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时,结合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史与现状,提炼医学影像技术背后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事件,弘扬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工作作风,坚定立志成才和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培养学医报国的医者情怀。

3.3 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授课计划,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

教学大纲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授课计划是每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理解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寓教于生活实例。通过将学科背后的人文故事或者重大研究成果等元素融入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引导,通过弘扬前辈探求科学真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励学生。我们根据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与之对应的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内容对应的思政元素

4 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方法

4.1 营造课程思政环境,引入专业课内容

利用众所周知的事件或最常见的场景营造课程思政环境,引入专业课内容。比如,通常情况下医学影像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结果才能确诊。但是近年来,面对一些新型疾病,传统诊断方法时效性较差,而医学影像实时诊断的优点被凸显,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独立诊断。例如,《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的通知》就明确指出,CT可以作为独立的诊断标准。由此引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4.2 讲授专业课内容,引入思政元素

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点时,与思政元素相对应。CT检查时,一个横截面只有一张原始切片图像,但是却能显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原因在于窗口技术的使用,即把有助于医生诊断的图像显示出来,而原始图像从未改变,只是呈现图像时使用的窗位和窗宽不同。这一操作原理对应的思政元素是思考和观察事物时应多方位、多角度,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和结论。

4.3 同时归纳总结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

有的专业课知识点和思政内容相同,不需要考虑如何引入,只要归纳总结即可。比如,在学习远程放射学相关知识时,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都是“互联网+医疗”的特点与优势,可归纳总结为“互联网+医疗”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距离,保证了人民健康,甚至有助于消除医患矛盾。

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中可以利用上述3种方法将专业课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在一起,使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5 结语

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授课计划等手段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相统一,营造课程思政环境,引入专业课内容;讲授专业课内容,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同时归纳总结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等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下一步我们将发挥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让学生既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又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专业课课程内容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