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2-05-25 05:16吴俊策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吴俊策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0 引言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长期以来,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相对不足,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储备急需加强,特别是“十四五”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涵义

1.1 科技创新的起源

科技创新概念最先是由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发展而来的。经济学中创新概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创立阶段。经济学上的创新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新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其次是发展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为创新注入了科技的力量;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关于创新的六阶段理论,但是他过分拔高了技术创新在创新中的支配作用。第三是成熟阶段。20世纪70到80年代,随着创新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诞生了系统的理论架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厄特巴克提出的创新先手论,他认为创新是对技术的最先运用[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众多创新流派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创新方面的研究,如傅家骥、彭玉冰、白国红等学者从企业的实践层面对技术创新作了研究,陈伟则另辟蹊径从管理学理论角度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创新的“三模型”理论,其代表作《创新管理》,作为中国第一部权威创新论著,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齐名并一同被列为著名创新论著。第四个阶段是完善阶段。进入21新世纪,创新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概念升级到2.0版本。其中,以宋刚、张楠于2009年提出的创新生态双螺旋2.0模式为代表,这种模式强调了用户、需求、实践,核心是以人为本。

1.2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概念

科技创新可作如下定义:科技创新是创新主体(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本土企业)为维护和保障国家整体利益,从提升竞争力和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创新主体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实现拥有科技知识产权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工艺改进和变革相关制度的行为[3]。人才培养则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4]。

2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 国内发展情况

2.1.1 R&D支出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步入新时代。2020年,我国正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R&D支出受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由于R&D经费增速比现价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快7.2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与 GDP之比)达到2.4%,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近11年来新高(见图1)。从国际比较看,我国R&D经费投入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一是总量稳定增长。2020年,我国R&D经费总量约为美国的54%,是日本的2.1倍,稳居世界第二;2016-2019年,我国R&D经费年均净增量超过2 000亿元,约为G7国家年均增量总和的60%,成为拉动全球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增速全球领跑。2016-2019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1.8%,增速远高于美国(7.3%)、日本(0.7%)等科技强国。三是强度追赶加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R&D投入强度水平已从2016年的世界第16位提升到第12位,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5]。

图1 我国R&D经费支出及增长速度

2.1.2 人才培养情况

如图2所示,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继续增量提质。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从2016年开始逐年稳步提升,特别是在2019年实现百万人增长性突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虽然在2017-2018年有所下跌,但总体发展趋于平稳,实现了教育的合理分流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同样的,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虽然在2017-2018年有所下跌,但缩减幅度极小。我国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大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等“三位一体”为主的多元化教育方式,“十三五”时期以来,三者在发展过程中虽有差异化,但并没有出现人才培养发展极好和极差的两极分化局面,只是职业教育发展稍显慢一点,总体上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体现了我国人才培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一贯方针和原则。

图2 2016-2020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2.1.3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收效显著

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完善,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为2 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对该政策认可度高达87.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6]。以“减税”替代“直补”支持创新的政策获得良好成效,企业研发活动积极性持续得到提升,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28.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7]。2021年,国家明确将制造业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望带动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2.1.4 创新人才指数区域差距大

2021年12月28日,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创新人才指数(China Innovative Talents Index)2021》报告, 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反映了我国创新人才数量及质量的真实情况。报告将评价对象聚焦于城市和高校这两类创新人才集聚地,通过“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城市)”和“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高校)”两个子体系量化、客观、系统地展现中国创新人才发展现状。“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城市)”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城市间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北京以综合总分第一领跑全国,各维度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上海、深圳位列第二、三名,北上深三城高居第一梯队;广州、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和天津等新一线城市位列第二梯队,但与第一梯队差距较大;宁波、成都、无锡、东莞、西安、长沙等城市位列第三梯队[8]。研究发现,我国各城市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总量短缺,现有人才队伍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且创新人才在赋能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亟需进一步提高。“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高校)”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呈梯队化和差异化并存的特点。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表现出很强的综合实力,在顶尖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商业创业人才、大国工匠人才4项指标上均表现突出;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排名前十的高校在各项指标上也表现出均衡发展态势。同时,报告还指出,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差异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商业管理人才指标上表现亮眼,仅次于清华大学,高居榜单第二位。

2.2 国际发展情况

2.2.1 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上升

由于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全球创新核心区域呈现出逐渐东移的趋势。根据《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的排名位于第12位,延续了2020年取得的进步,显示出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韩国则由去年的第10位首次跻身排名榜前5位,进步最大。这表明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中等收入经济体,正在迎头赶上并改变全球创新格局。《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个方面,通过政策环境等七大类81项指标,对全球132个经济体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衡量,其核心是提供衡量表现的指标并对132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排名,以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其中,创新投入次级指数衡量的是支持和促进创新活动的经济要素;创新产出次级指数则体现的是经济中创新活动的实际成果,分为两大类:知识与技术产出和创意产出[9]。

2.2.2 我国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同比上升

参与排名的129个经济体中,中国从2013年排名第35位快速提升到2021年的第12位,8年时间前进23位。中国科技集群排名已经位列世界第二,拥有19个集群,仅次于拥有24个集群的美国。此外,国内的沈阳和大连首次进入城市群百强。上述数据显示中等收入经济体科技集群增长强劲,国际创新格局波动强烈,中国正由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10]。

2.2.3 研发支出继续增长,创新产出区域差距明显

《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还显示,全球创新投资在疫情前曾达到历史最高峰,在2019年增长了5%。2020年,全球各国(地区)政府和企业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仍在加码R&D,研发投资继续增加。根据该报告,2020年中国的科学产出、研发支出、知识产权申请和风险资本交易在危机前强劲表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衰退相比,研发支出在与疫情有关的经济衰退期间展现出更强韧性。不过,危机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很不均衡。该报告显示,软件、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硬件和电气设备以及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加大了创新投资和研发力度,但受到疫情影响的旅游业的创新投入就不那么如意了[9]。

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核心地位。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新指示精神,要在我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体化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就必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3.1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3.1.1 重点强化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衔接互促机制

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结合科技创新实践,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政府对人才的服务管理,从人才的入口端到退出路径,即人才的认定、遴选和评价到什么情况下退出的路径都要作出相应规定,既看结果也看过程[11]。

3.1.2 建立科技人才双向流动和退出机制

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出台新举措,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如试点“谁用谁评”机制,将人才认定权限交由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同时加强科技创新重点人才项目监测考核和绩效评估,建立并实施科技人才退出机制。

3.1.3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

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科研经费、生活补贴、个人所得税优惠、居住条件、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让科技人才一心一意专注搞创新。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对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紧缺人才,按规定提供租住和购买住房的优惠。

3.1.4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和使用科技创新人才的主体作用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和发挥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作用,着力打造创新型骨干式领军企业;同时要利用好高校这一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阵地的作用,与职业院校和高校合作,加强对科技人才的专门专题对口培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开展科技人才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打造复合型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自给自足,从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及高质量发展。

3.1.5 营造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人才的浓厚氛围

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讲好各类人才的地方故事,让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精神成为城市软实力的品格底蕴,让各类人才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家园。通过各类渠道与方式,对各类科技人才进行正面宣传,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型科技人才的贡献与成果进行表彰和给予相应奖励,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

3.2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科技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覆盖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流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必须符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3.2.1 构建人才、项目、基地的一体化体系,打造时代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团队

“十四五”期间,要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与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协同化发展。促进人才、项目、基地的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支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引导科学家将科研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探索设立渠道更加多元化的基金,鼓励科学家开展前沿探索研究,勇闯科学基础理论“无人区”。

3.2.2 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平台建设,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全周期、全链条培育

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平台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创新平台。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标准,优化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为世界一流人才团队提供一流事业平台。着力打造“人才+产业+休闲”融合发展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青年人才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3.2.3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军队伍

我国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12]。当前,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状况还不均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育机制不完善;科学教师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参与科学教育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解决这些问题应首先将弘扬科学精神置于育人全链条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对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要加强个性化培养,而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发挥好教育主阵地作用[11];再次,要看到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存在的地域性差异,破解科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要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学校和科教基础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支持农村学校和科教基础薄弱学校自主开发本土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最后还要加大各界对人才的统筹协调培养力度,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4 加强国际间人才交流学习,引进国外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一是扩大国际影响力,打造一批顶尖赛事品牌,汇聚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学习,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参加全国和世界的创新赛事,有利于丰富科技创新人才的技能和创新素养。同时,号召外企“奋斗在中国”,加强国际间科技创新企业的交流学习,并积极引进人才,给特殊政策,实现人才流动的环流。二是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开放性制度举措。探索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引才机制与途径,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尚在创业孵化期的外国企业人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外籍青年人才,战略科技力量外籍团队成员,科技企业外籍骨干等提供高质量的工作准入和准市民服务。三是推进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国家支持地方新区建设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建立外国人才永居推荐“直通车”制度,这有利于增强引入境外人才的政策吸引力。技术移民将有望打破内部人才流动壁垒,刺激人才跨境流动,引进高水平技术移民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助力,这是引进更多优秀人才资源的又一条渠道[13]。四是聚焦“高精尖缺”领域,加大该领域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力度。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和技能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不拘一格、各尽其能的用才机制,营造更为优越的留才环境,建设“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全球人才高地。进一步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科技人才工作中的职责,着力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力,力图形成完整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链条,并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扣一起,“四链”融合,形成人才引进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4 结语

进入“十四五”时期,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巨大成绩,并为抗击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未来,在继续扩大经费投入规模的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提高投入质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优化政府资金投放配量,在保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向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重大需求集中、向重点领域关键行业倾斜,改进经费预算管理和拨付方式,发挥好“指挥棒”作用。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主力军战斗力。三是健全全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社会捐赠、风险投资、金融科技产品等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营造多元化生态。四是不断与时俱进,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产出”生态和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人力资源会计视阈下激发河北省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薪酬体系研究
人才云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