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2-05-26 06:09雷梅钗林文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满意度评分护理

雷梅钗 陈 琳 林文敏

(宁德市中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在老年人中多发,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约达到2%-3%左右。患者发病后,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持续性发展,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是尤为重要的。从临床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在患者治疗中,非药物治疗方法是重要内容,尤其针对一些耐药性较差的患者来说,其治疗是尤为重要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患者生活方式、给予患者器械治疗和多种护理康复措施等。但是单纯的常规护理方法效果还不够显著,针对性较差。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中医技术逐渐兴起,并在临床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医护理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1-3]。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常规护理方法和中医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共选取100例患者,均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将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应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基础心脏病诊断史,表现出左心衰或是右心衰,经过X线胸片、心电图和实验室等检查后确诊为慢性心衰竭;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级及以上[4-5];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在3个月内曾出现过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功能衰竭等;患者合并严重的高血压疾病和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患者配合依从性差。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不同护理。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给予患者常规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以低盐饮食为主,并对患者的水量摄入进行控制,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避免患者过胖或过瘦,给予患者适当的有氧运动,从患者自身情况出发,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判断,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指导,以5-10min步行为主,在观察患者病情稳定后,加强患者的有氧运动,每天20-30min,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心功能评分在Ⅳ级,则可以指导患者在床边小坐。并注意给予患者保暖干预,保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感染问题。其次,需要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建立用药日志,将患者每日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和明确,注意标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将患者每天的服药数量和次数进行管理,保证患者服药正确性,如果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则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督促和管理,避免患者漏服和错服,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最后,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明确,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1.2.2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1)心力衰竭常见症状护理:首先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就喘促患者来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注意对患者的面色变化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掌握,预防患者出现喘脱问题。并注意对患者的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进行控制,同时给予患者穴位干预,选取肺俞、风门和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分别按摩3min,每天干预两次,以宣肺定喘。针对胸闷、心悸等症状问题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选取卧位,并给予患者有效的生活护理,减少家属探视次数。将患者的气血损耗程度进行降低,促进患者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睡眠。随后给予患者间断性低流量吸氧干预。并注意将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爱护。针对存在神疲乏力的患者来说,则需要护理人员保证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对患者活动量进行限制,减少患者的交谈次数,并对探视次数进行限制,将患者的气血消耗量减少。在患者外出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具有家属陪同,避免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的情况、在发现患者出现大便秘结问题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促进其多饮水,多吃水果、蜂蜜和粗纤维等食物,促进排便。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按摩干预,选取中极、中脘、关元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min,每天干预2次,帮助患者实现肠胃蠕动,促进排便。针对存在尿少肢肿问题的患者来说,需要注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对食盐摄入量进行有效管理,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出现饱腹,尽量为患者选择利尿食物,例如海带、西瓜和芹菜等,也可以为患者选择玉米须代替茶。如果患者形寒肢冷,则需要注意给予患者有效的保暖干预,可将艾草进行应用,将其叶子煎水浴足,实现温阳通脉的功效,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中药汤剂的使用需要以浓煎为主,少量多次温服。

(2)耳穴贴压与针刺干预:针对存在心悸问题的患者,需要选择的主穴包括:小肠、心、皮质下,配穴则包括:胸、肺、交感、心脏点和肝。针对存在水肿问题的患者,主穴则包括:肾俞、膀胱、肾、输尿管,配穴则包括:神门、交感、肾上腺、内分泌、三焦。针对存在便秘问题的患者来说,主穴则需要以大肠、三焦、脾、皮质下为主,配血则需要以肺、便秘点为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穴位进行确定,随后给予患者常规消毒,将0.5cm×0.5cm的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并采用胶布进行固定,给予适当按压,时间在1min左右,在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热等得气感后停止,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4次,每隔2d给予患者一次侧耳穴贴更换。同时护理人员每天应用拇指做为指针给予患者左侧与右侧内关穴行针刺干预,每天1次,每次10min。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基础[6-7],主要包括显著、有效和无效三项指标。其中显著主要是指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得以提高。有效则表示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程度在2级以上。无效则表示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症状均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排除无效率为总有效率。并在4个月内进行随访和调查,对患者再入院率进行统计和比较。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将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应用,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随后对调查表总分进行整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其中分数在8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0-80分的为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的为不满意,排除不满意度为总满意度。

1.3.3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应用Lee氏心衰计分法、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生活质量表(SF-36)评定对比患者的心力衰竭评分、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男性比率、女性比率、平均年龄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

2.2 两组护理效果和再入院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更高,再入院率更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再入院率比较观察[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住院时间和身体状况评分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心力衰竭评分、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身体状况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身体状况评分比较(±s)

?

3 讨论

就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来说,其是各种心脏病严重后的主要表现,也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心室充盈或是射血能力受损,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性较大。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除了规范化的药物干预外,还需要将饮食、活动、行为和体征监测等护理方法进行实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以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学角度出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属于喘症、心悸、水肿等范畴,为本需标实之症,标实可采用“虚、水、淤”等进行概括,患者以血瘀为主,常兼水饮、痰浊,本虚以气虚为主,兼阳虚和阴虚等症状。在采用中医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中医护理也是尤为重要的。需要给予患者饮食调护,进行情志干预,促进患者适当运动,并对患者进行辨证干预,以针灸、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等多种护理形式为主,将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促进患者恢复。中医护理技术不仅操作方法相对简单,而且取材容易,可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范围较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意义显著[8-9]。

本研究在将中医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再入院率为12.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3±3.80)d,心力衰竭评分为(6.15±1.02)分、运动能力评分为(50.17±3.2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67.73±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表明观察组干预效果更好。

据学者宋薇[10]的研究来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试验组更优,其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2.15±6.42)、(80.62±6.94)、(81.35±6.97)、(80.96±6.75)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均表明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将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对临床发展意义显著,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满意度评分护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