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2022-05-30 19:58梁钻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梁钻芬

【摘要】在解决问题方面,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而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没有单纯的解决问题章节,"解决问题"在编排上有很大的跳跃性、它的"散",让人难以捉摸。而《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让一些有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度"的把握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作为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构建出解决问题新授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比起以前的应用题,在呈现方式、问题设置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新授课采取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结合相关教学知识点设计一些复习题,可以设计与本节课联系紧密的,已经学过的基本类型的题目进行复习。也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改编成复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复习题尽可能联系生活情景进行设计,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我先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类问题,让学生先做题目:桃子有8个,苹果有4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并配上图,让学生思考怎样解答。学生先想出解答这道题的正确列式:8÷4=2,接着在我的引导下得出,从图中也可以得出桃子的数量是苹果数量的二分之一,得出两个数量的比较,问法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就很顺利地引出了新课的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很好地理解两种题目的解题方法的相同点。

二、结合解题步骤,形成解题策略

新课标下的解决问题,呈现的过程分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部分。这是解决问题的上课流程,也是解决问题解题的基本步骤。这三部分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分析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解决问题这三部曲,让学生在解题步骤中,进行分析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解题策略。

(一)阅读与理解。这一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进行这一步骤时,我通常让学生通过个人自由读,小组读,全班读的形式,找出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同时,我让学生读题时,把题目的重点语句和单位名称进行圈画,教给他们整理信息的方法,如摘录重要信息,画示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等。注重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隐藏条件和多余条件,为正确解题提供基础。

(二)分析与解答。这是能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一步骤的重点是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分析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数量关系,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记好常用的数量关系。

如“每份数×份数=总数,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我都让学生自行整理,并熟记心中。

2.说数量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加强表述训练,使学生既会动手解题,又会动口说算理。通过说明数量关系,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条理清晰,概括准确。说的形式有很多,如自己轻声说,同桌互说等。

3.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线段图有其独特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能把数量关系清晰明了地表示出来。在教学“比多比少”,“和倍,差倍”和“追及,相遇”问题这些类型的解决问题时,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问题就变简单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

许多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似的例子。如在学习“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到商场买东西的情境,想象买10本练习本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得出什么叫单价,数量和总价,并让他们归纳出三者的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凡是遇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学生都会自然地联想到生活情境,很快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分析好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让学生根据关系进行列式解答,列式时,提醒学生注意抄对数字,留意单位名称是否一致,再認真进行计算。

(三)回顾与反思。这是最后的一个步骤,其实就是一个检验,检查的过程。把计算出来的结果代入题目,检查出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或者得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解题三部曲,本身就是解题策略的体现,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熟悉了这三个步骤,就会条件反射地整理信息,运用方法得出数量关系,再进行列式解答,最后通过检查判断解题是否正确。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解题策略。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练习巩固,强化训练

要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我们应设计相关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同时,练习应做到分层次,有梯度。练习的形式,通常以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两大板块呈现。基本练习,就是做与例题形式相似的题目,如书本上的做一做的题目,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认知。变式练习,通过改变题目的叙述顺序、改变重点词语,改变条件,改变问题等进行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克服简单的机械重复,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如学完"一个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梨树有多少棵?”这道分数的解决问题时,我作了以下的变式:

(一)把“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改为“正好比梨树棵数多   ”;

(二)把“一个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改为“一个果园里的桃树和梨树共用220棵”;

这样,通过解答后的比较,得出解题方法的差异,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解题灵活性也得到提高。

四、画龙点睛,进行总结

新课讲授结束前,通过让学生谈收获的形式,先让学生讲 出在课上学到了什么,再让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新学的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这样,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就能迅速得出解题的关键和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我们应不断进行总结和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尝试,优化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由"害怕"解决问题,变成"爱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两只想打架的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