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2022-05-30 06:19吕俊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祥林嫂多元化个性化

吕俊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要求:“要有足够的课时保证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对于生活的感悟体会也有一定的认识,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个性化阅读中体会语文阅读的内容,能够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研究探索能力提升,强化学生的钻研精神,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此,笔者就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予以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空,努力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特别是在深入阅读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器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时,为了让语文课堂洋溢浓厚的文化气息,充满高雅的文化氛围,在讲授课文前。先放一段小提琴曲《夏夜》进行情境教学,在此音乐背景的渲染下,再作配乐朗诵,这样便一下子把学生带进那种氛围当中,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再出示几张《荷塘月色》相关图片,这样给学生提供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更深入更真切地感受到荷塘的宁静、月色的优美。视觉感受的是美的画面,听觉感受的是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的想像悄然展开,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环境中,才能享有充分的“心理自由”,才能更加积极地思考,从而去把握、赏析课文,使阅读真正成为个性化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文本解读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者自身走进文本,依靠自己的修养和心智,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核,实现阅读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贴近文本,让学生们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从文本当中真正有所领会、有所思考。另外,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在文本解读时我们必须做到“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的不尽相同,对文本解读和建构也会不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引导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也许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或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是不完全正确的,对于这些,教师应有包容接纳的胸怀,通过赞赏鼓励、深度剖析及智慧引导,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学生的心灵和得以熏陶和净化。如在教学《菏塘月色》的感情基调时,有学生看到课后练习题一中的“淡淡的忧愁”,就提问:他为什么忧愁呢?老师适时抓住此契机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在讨论中,出现了很多答案:经济上有困难、身体不舒服、工作不顺心、家庭不如意等。学生的解读异彩纷呈,面对这些答案,老师或加以赞赏,或加以点拨,或互动辩论,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寻找答案。当然,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也要注意以文本内涵为核心,而非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任意发挥解读。

三、激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

阅读本身是多元化的,这也就决定了阅读教学需要是开放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阅读体验应该是个体性的。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往往为学生的阅读思维画好框架,固定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阅读感受的统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是不利于学生阅读技能提升和发展的。疑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阅读产生疑问,借助质疑来打开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促使学生完成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并分析祥林嫂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有个阅读重点,进而就重点产生系列的阅读体验、疑问等等。诸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祥林嫂的性格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祥林嫂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勞动者,但是为什么后来会变成被鄙视、被愚弄的人呢?祥林嫂为什么不反抗呢?她怎么听不出来哪些话是骗她的呢?这个本身属于文章的一个难点,学生这样自己提出质疑来,笔者可以趁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之后笔者再就学生的个性观念进行总结: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封建社会,女性本身没有社会地位,她的反抗谈不上是对命运的反抗,也说不上是某种反抗精神,她从婆家逃出,被绑再婚的撞桌子反抗等只是间接的讽刺封建礼教。

四、注重多元化的个性化阅读评价

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注重阅读评价活动的多元化。首先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的评价,都要以鼓励为主。语文阅读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怕与“参考答案”不符而不敢发言,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及时评价其发言的精彩之处,增强阅读的信心。其次就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往的评价体系以“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评价时,要把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堂表现、个人品质等都纳为考虑因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有效提高其思维能力,帮助教师更顺利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例如,在《鸿门宴》中,由于人物、情节等因素的存在,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此外,评估并不是教师独有的。它不应该完全由教师控制和衡量。相反,应该赋予学生适当的阅读和评估能力。这样,就可以通过群体合作和个体互评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最后,教师可以做出总结性和指导性的评论。31A34332-FF5A-4E17-873D-198B4A5FC60E

猜你喜欢
祥林嫂多元化个性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同桌宝贝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