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05-30 05:28曾权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目标课文初中语文

曾权

“高效课堂”,就是在一节课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语文作为初中阶段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应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之上,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一、创新教学理念,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构建,前提条件是要吸纳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静下心来学习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理论,认真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在学习培训中不断树立新理念,积极主动地接受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大胆走出教师“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泥沼。另外,教师要积极探索运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制作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课件,尽可能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做好课本内容的有效延伸。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出现了许多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不同层面开展了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学习有关理论,树立高效课堂新理念。

二、把握教学目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首先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关系到教师教,还关系到学生的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學目标,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得到发展。教师在制定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时,应脱离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禁锢,改变教学目标要求统一规划的现状,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班级内不同知识水平基础,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设计一个动态的、能够满足全体学生水平发展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乐。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扣课标要求,抓住关键来确定教学目标,倡导扎扎实实,一课一得的教学。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对《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目标是:(1)粗知课文大意;(2)领悟课文的意旨。所以,我讲这篇课文时,就紧紧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先指导学生“先学”,自读课文,找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谈谈对课文的整体感受。然后设疑:为什么《岳阳楼记》会成为千古名篇?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逐个突破目标,从而达到了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的,让学生自学自悟,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习兴趣,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为了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中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创设情境法,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运用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某种情境,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情感体验氛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通过有趣味的对话,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运用任务驱动型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学习资源,互相协作学习并且进行自我探索研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并且在完成当下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他们乐于学习,享受学习。教师的教学不能囿于预设,若严格按照教案开展教学,就会呆板,缺少活力,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情况,要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轻声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体会诗人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朗读这首诗时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该如何处理?探究诗文,看看这首诗是如何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里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运?有何用意?教师的作用并不在“教”,而是在“唤醒”“点燃”,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发挥主体作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中有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和发现,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自己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搜寻答案,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这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解读式讲解,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从前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成为一种互相交流合作的关系,创设一种使学生真正处学习语文并且运用语文的情境,让学习语文不再只是一项学习任务,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能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的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获得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得到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全面发展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DEB7C596-30AD-4FA8-9115-C13E7BB4E8E6

猜你喜欢
目标课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