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5-30 06:17廖继业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蓝领计算机软件软件

廖继业

2004年,国家启动 “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 ,软件人才是其中之一。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责无旁贷,研究“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软件类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中职“软件蓝领”的企业需求分析

(1)“軟件蓝领”的岗位需求。如今的软件开发,已从技术开发上升至设计理念开发。在一项软件开发工程中,高级管理员或者项目负责人将多次与客户接触,详细了解需求,之后进入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设计、软件开发、编程、编制文挡等步骤。在这些开发环节中,每个人都是生产线的一环,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从事软件开发、编程、测试、文档整理工作的基础程序员。他们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知识,甚至可以仅具有高中或者是中专文化程度,经过职业培训,一般来说就可上岗,也就是所谓的“软件蓝领”。他们能够为公司降低人力成本,工作状态比较稳定。在印度等地,很多高中毕业生就是经过一两年职业培训后进入软件企业做工人的。

(2)“软件蓝领”需求的前提。“软件蓝领”需求的前提是大规模的软件企业,软件生产规范化。据介绍,在印度的不少软件企业里,员工数量少辄上千、多则过万。因此,他们把软件开发的流程看成如传统工厂制造商品的生产流水线,讲求规范与标准,把软件的一个个功能模块看成传统商品上的机器零件,各种员工分工明确,越是上规模的公司,工作的拆分层次越清晰,对于软件人才的需要越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对软件业来说,大量编程“蓝领”是软件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标位居世界第一,就是因为它拥有大量的“软件蓝领”,从而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

(3)中职“软件蓝领”专业的前景。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将来几年内我国软件行业的从业机会十分庞大,中国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达到35万-4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有6万人左右。而处于软件人才金字塔结构的底部的“软件蓝领”,需求自然是最大。

二、职业教育“软件蓝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

(1)中职教育“软件蓝领”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中职教育“软件蓝领”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现状,决定了“软件蓝领”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蓝领”的培养目标为软件企业培养底层软件人员或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计算机应用服务人员,其主要工作定位包括:在软件工程师的指导下,依照软件计划书,编写子模块内的规范化程序;整理和编写软件资料和文档、测试记录、会议记录;进行数据(程序、软件文档)保管、备份;从事软件的模拟用户测试;为用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进行桌面系统、嵌入系统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网站的日常维护等等。

与此同时,“软件蓝领”专业还可以为高校、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输送生源,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入高校,选择比较具体的专业方向(如数据库系统开发、中间件开发、多媒体系统开发、嵌入系统开发等等),进一步深造,成为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师。

(2)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软件蓝领”应该走技能培训为主的模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软件蓝领”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照搬高校的教学计划,然后删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减少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人认为,在国内学校,大学本科以下的层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计划,所谓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实际上是在学习计算机科学,这话讲得不无道理。计算机科学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基础理论、程序设计语言为主,从而导致学计算机软件的大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开发设计计算机软件,甚至认为编程就是开发软件。因此,对于中职“软件蓝领”,在基础更薄、学习时间更短的情况下,应该借鉴IT技术培训和认证教学模式,走技能培训为主的道路,工作上手就能做。否则成才率将很低,学生出了校门,还要接受培训,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耽误了学生。

(3)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从应用中学习,应该是中职软件蓝领学习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特征。目前,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加上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又比较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陷入了一种被动学习的境地,总是消极地接受。学生难以有机会尝试自己创造软件的乐趣,难以享受软件应用的结果,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软件蓝领学习模式应该改革,要建立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4)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师资培训和课程改革。项目学习模式会打破各种专业课程独立讲授的传统方式,打破每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按需取舍,而且也不能只靠一两个教师来完成,也需要教师的协同合作,需要更高的教学指挥艺术,需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适时穿插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学习教学模式首先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毕竟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没有系统开发软件或从事软件工程的经验,教学上会有较大的困难。所以除了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之外,还要派出教师到软件企业去工作,参与项目的开发,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特别是要着重学习软件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后者最后付诸于教学实践。

“软件蓝领”人才模式培养研究,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全新实践与探索,该研究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的新路子,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软件产业紧缺人才,把学校教育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间的“零距离”,是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也是符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需要的。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推动我国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深远意义。7DCEB35C-4A52-4DB8-8E68-37F0210FBCFA

猜你喜欢
蓝领计算机软件软件
刍议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检测技术
蓝领用工与薪酬激励新动向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探析
计算机软件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有趣的识花软件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窘境中的高收入蓝领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