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分流还是交融

2022-05-30 10:48喻平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学科

喻平

毋庸置疑,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目标从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型的一种突破,彰显了时代特征。

然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都围绕自己的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是否会产生泾渭分明的尴尬局面,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场景?例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鑒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显然,培养语文“语言建构”与数学“语言表达”的路径不同,策略各异,这是否会给学生造成思维的混乱?因为以往知识为本的教学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忽视思维的发展,这种弊端不会凸显,但围绕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多向的目标追求就可能包含着学科教学之间的潜在矛盾。

在课程实施中,寻求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相互融通,使之形成合力,交相辉映,才是课程改革的本意和诉求。如何融通?提几点想法。

建构统领各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其实,这种顶层设计在课程方案修订之初就已经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显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受这个框架的统领,教育目标得到统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架设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

要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互衔接。理科培养科学素养,文科培养人文素养,这是自学科分野之后就顺理成章的逻辑。然而,在当下这个高科技时代,大数据充斥着科学和人文双重基因,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学校教育,当然要顺势而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就是一个明确的导向——学科交融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育相互衔接的通道。理科教学要挖掘自身学科的文化因素,渗透人文教育;文科教学要兼顾理性思维,融入科学教育。

力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方式。培根说过:“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一观点难免片面,过于强调不同学科培养个体素养的不同方面,然而,使人聪明、机智、精细、深邃、严肃、善辩,不是单一的学科就能实现的,是多学科学习产生的综合效应。而且,一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只局限于片面思维的培养,而应当强调多种思维形式在学生身心中的共同生长。(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人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超学科”来啦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