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2022-05-30 10:48袁峰
关键词:专题研讨革命主体

袁峰

【編者按】 接着上一期,本期《独家策划》栏目继续分享“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的编撰者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写作》《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四册“学程”编写特点的解读及其教学建议。

摘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学程的编写,主要依据《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参阅大量的革命文献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指导文献、文件纲领以及关于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阐释文件。其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式更加多样,同时关注载体形式。教学中,要从作品理念到文本理念,让学生发挥自己语文活动的主体性,与各个文本的表达主体对话,尤其是作为革命者的革命主体。学习评价方面,要关注阅读的技能以及个性化表达。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文本理念;学习评价

一、课程内涵与教学宗旨

中国革命传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精神宝藏,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向度。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巍然屹立、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鸿篇巨制,造就了时代的不朽传奇。革命家、思想家对时势和局势的深度分析,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歌颂和礼赞,文学家对英雄和劳动者的刻画、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表达,新闻工作者们对重大事件的记录与报道,留下了一行行动人的文字。语文的美,也部分根植于中国革命传统的各种语言载体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精选贯穿中国革命史的不同文本,让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并研习伟大的思想和事迹,领略革命精神的伟岸和可敬,学习民族记忆表达的形式之美,从思想上领略中国革命传统的精髓,学习英雄人物和劳动者的精神意志,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伟大的理想;进而,通过梳理史料重返历史语境和各种文化场域,增长知识,丰富见识,体验历史,陶冶情操;在各种文字的阅读中领略百年中国革命史所蕴含的丰富之美,将它们与学习生活中的体验相融合,学习先辈、身体力行,从而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新时代公民。以上,是这一学程希望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宗旨。

二、课程依据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本学程严格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当然,《课标》中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等选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的建议,只是示例。我们在示例的基础上,参考它的示范思路,进行内容的延伸。现在能够见到的同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材料,基本上都进行了延伸。此前,我们也按照《课标》编写了一套严格执行编写建议的教学材料,但是这套教学材料在征求意见和使用过程当中不太理想。根据大家的建议,我们又对原来刻板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造。大家现在见到的实际上是改造后的一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直接的参考依据是教育部在2021年颁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也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非常重要的依据。在编写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参阅了大量的革命文献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指导文献、文件纲领以及关于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阐释文件。

首先要弄明白“中国革命传统”这一核心概念,中国革命传统到底是什么?根据《指南》的阐述可知,教育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中共中央颁发的一些文件和指示精神,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文件。“中国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所以,首先要有中国共产党,它是作为“传统”的结构的主体,这是一个要义。另外,它的时间范畴应该是100年前至今。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几个范畴的事业,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事业核心。在这样一些事业核心当中,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存在的姿态是不懈奋斗。所以,“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革命战斗精神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样由党作为主体,包含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围绕不同事业核心而构成的主体行动和姿态,形成的一系列的积累叫作中国革命传统。

以上是核心界定。当然,在认知的时候,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中国革命传统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要知道,一些革命传统,又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加悠久、奋斗范围和朝向世界的眼界更加开阔的空间认知当中存在的。中国革命传统,事实上存在于更为广大的时空当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专题研讨以此为核心,但是建议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必局限于基本内涵和外延,而要适当地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革命传统存在于怎样的文化和历史时空当中。比如说研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的来龙去脉、产生的历史时空等等,可以做一系列的解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的状貌、历史格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语境,所有对此的认知都需要拓宽内涵和外延,否则,就会非常局限。当然,核心还是中国革命传统。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专题研讨,《指南》中也给了非常明确的指导:要全面梳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这就需要统筹兼顾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阶段,第二个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历史阶段,第三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三个时期事实上又有所融汇和交叉,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存在着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建设的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有一些局部的、相似于或相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深植于此前的革命历程当中,它们实际上是血脉相连的。所以,统筹兼顾也意味着对于它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认知,意味着在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一定要融会贯通。当然,最后的目标都是突出共产主义理念的力量,强调革命先烈和建设者们人格的力量,使学生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理念和人格,事实上是我们这套学程非常注重的两个重要方面。

《指南》还规定了中国革命传统进入中小学各科教材的主题内容。第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第二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第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第四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五是革命斗争精神,第六是爱国主义情怀,第七是艰苦奋斗传统。这七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我们都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当中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对应。比如,第一单元“理想信念”,对应《指南》主题内容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二单元“百折不挠”,主题的核心指向是第五条和第七条;第三单元“人民至上”,又包含第三条和第六条的内容;第四单元“实事求是”,指向第一条和第四条。虽然有四个单元、七个方面的对应,但是大家也要意识到,各个单元和主题又包含着一些紧密的逻辑联系。以《理想信念》这一单元为例,人民中心的立场是理想和信念形成的目标和基础,人民至上又必然与革命斗争精神相对应,同时,人民至上也是家国情怀当中的重要目标。在奉行人民至上理念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和革命斗争精神,又怎么能做到呢?至于实事求是,实际上也是艰苦奋斗的一个过程。回到“实践出真知”这一原点,会发现我们势必要进行革命,要迎接挑战,要百折不挠。因此,它们都是互相交叉的。

三、編写特色

以上罗列的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的认知目标、各门课的公共认知目标。具体到语文学科,我们还是要强调回归人文性,回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样两个性质的交互融通的维度上来。

在《指南》当中,教育部也组织专家对革命传统进教材的形式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布置。本学程在呈现形式的特点上,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教材的选文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的贴近,少不了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到,我们正在阅读的材料、正在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它们和当下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宏大的历史叙事、崇高的革命行动,这种让人敬仰的革命精神,这些历史事件、现实的重大问题,它们到底和社会当中的个体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动脑筋,多做设计。而设计的基本要义,在于在深刻了解编写思路的基础上,还要填充一些情境文本。选文进入教材,事实上要经过多重把关,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教材呈现的方式是经典化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可以多找一些更加生动丰富的材料,特别是使这一专题的课文更加富有张力、所产生的问题情境更加立体的材料。这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确实关涉到他们作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个体的生活。所以编者们在努力让“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文体选择、素材选择上都比较开放自由,围绕着一个情境、主题,延展了时空。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当中可以进一步优化。

形式更加多样,是第二条要求,也是本学程呈现形式的第二个特点。形式多样,实际上增加了材料的活泼感。本学程的形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了,尽可能地兼顾小说、新闻、散文、政论、书信、诗歌等。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可以再充分利用照片、绘画、电影以及音乐等方式、手段,使形式更加丰富。

做到了前两条,这一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第三个特点关乎载体形式。《指南》对于教材的载体形式的建议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原始素材。原始素材实际上就是历史和社会素材,从历史学、社会学或者哲学当中找到的东西。第二类是基于原始素材创作的作品,包括散文、日记、诗歌、小说、通讯等一些文体形式。所以,素材和作品实际上引导的也是跨文本的语文实践。《指南》还罗列了语文课程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形式。第一种是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这类作品的书写主体就是革命主体。第二种是别人对他们的反映,这一部分包括传记、故事、文学作品等。要注意,故事侧重于口耳相传的东西。第三种是对于重大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的描述。第四种是关于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的一些新闻类的文本。第五种是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和杂文,第六种实际上是相关的实物、空间(包括革命圣地、革命旧地和文物的插图等)。空间所包含的各种文本以及文本的可能性,是要求老师们根据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素材进行发掘和组织的,这也是以学生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形式的语文活动。具体到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载体,《指南》强调两类。第一类是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和访谈。本学程在这方面选了非常多的新闻通讯,也有一些政见发表的内容和一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访谈的内容,例如在回忆录、日记当中的访谈。此外,还包含一些宣言或演讲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复杂呈现在各种主题向度上的。

优秀论文当然就包含政论,也包含一些随笔、杂文。这两类在本学程当中都有所呈现。对于高中阶段的载体形式的教学目标,规定是让学生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这实际上是强调了学习主体。从主体出发,从主体的认知的现实出发,到对于他们的培育目标的落实,都强调了主体性。所以,教师在处理教学材料、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能要问一问:学生现在形成的关于革命传统的认知是什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看看在主题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当中怎样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为革命传统一些关于信念、思想精神和理论的探讨,事实上是很容易滑向空洞的说教的。在进行空洞说教时,教师为了避免偏差,会选择更加刻板的宣讲。但是,编者希望教师可以更加亲切地、更加有自信地与学生进行开放性的问题探讨。在开放性的问题探讨当中,要注意肯定、引导他们非常个性化的见解。面对一些认知的偏差,不必惊慌,也不必如临大敌。可以在思维的层次上,在教学的空间设计上多发掘。

四、教学建议

关于教学建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从作品理念到文本理念。所谓作品理念,是指把语文作品仅仅作为静态的阅读材料,只能看到文法和修辞——这是扁平的语文理念。文本理念,是一种多维、多元的理念,让学生发挥自己语文活动的主体性,与各个文本的表达主体对话,尤其是与作为革命者的革命主体对话,认识到他们通常是非常伟大的、正确的,是模范和表率。其间,要注意每一个革命者又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喜怒哀乐,有崇高的灵魂,同时也会表现出复杂的人性,血肉丰满。要消除隔膜感,促成亲切教学,促成学生——教学当中的学习主体——与他们所看到的教材的编者和作者建立平等的语文关系,特别是非常勇敢地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敢于提出问题。然后,沿着这个问题的思路非常自信地往前走。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学生会遇到更多的文本。所以,学生在读的过程当中,把自己融入对话情境,这样,读和写在文本的范畴里就交融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这种读写界限的模糊。在文本世界里,读写实际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实际上是一种类型化教学,我们的选修课实际上都有一种类型化教学、类型化课程建构的特点。类型化意味着它是对于一个主题门类、一种文类的集体和集中涉猎。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形成了类型化教学。那么,类型化教学怎样才能更生动、立体,更富有层次?首先就要打破作品意识,得到文本意识,这样一来,“革命的文本世界”实际上就不再是狭窄的,不再是局限的,而是开放的、自由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开放而自由的思考认知的世界里,也会产生阅读的乐趣,这是非常关键的。

大家要意识到,革命的文本世界的建构是非常有趣的过程。它所产生的认知的张力和审美教育的张力,实际上更加丰富,不亚于纯文学或者其他纯美学的一些教学。而得其趣味关键在于教师要打破僵化的思维,不要一遇到偏政治、偏思想教育类的类型化教学,就感觉束手束脚。我们鼓励教师在每个专题、教学材料的范畴之中,在探讨的议题之下,真正领着学生建立开放和自由的文本世界。

教学材料在书中形成了一些材料范例。但是我们鼓励教师做比较自由的、个性化的自我建构。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开动脑筋去想一想。在这个话题上,还有哪些更有趣的材料?依靠材料寻找,有的时候阅读就完成了。因为找一篇同类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有趣的阅读过程。我们作为教材的编者,搜寻教学材料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辛苦,但是学生可以去做一下,将受益匪浅。教师带着学生再寻找一些同类的,甚至是能够作为反例的教学材料或作为他的思想的对立面的教学材料,这个时候形成的教学情境,就非常有张力,非常生动有趣。在材料的罗列形式上,每个单元专题都是带着非常自由的文体解放和文本解放的理念进行的。一定不要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好像不讲文体知识就不是在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非常僵化的语文教学理念。把文体的界限抹除以后,语文是怎样存在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尽情去尝试一下。革命传统本来就有一种跨文本性——它是从事件、历史、遗迹,从传说、国家的意识形态建构到思想的宣传和引导的。这些方面会形成不同层面、不同文类、不同思想指引形式的一些做法,不仅是各个文学门类,各种艺术门类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国家的宣传体系也非常善于使用这种跨文体、跨文本的文本结构形式。这门课程就是进行一些思想开放的教学形式和理念的前沿探索的非常好的实验地。

在类型化文本教学当中,激活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意识不激活,学到的修辞就不是富有活性的修辞。阅读和写作,实际上都是自我修辞的过程。它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了解到一些知识,接触到一些理念,产生一些信仰,也產生一些疑问和探索的热情;但同时,也让他们成为有活力的思想者。如此一来,这门课所产生的具体的教育效应也会比较好。

五、学习评价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解放自己的阅读理念,自由地建构教学的双重主体,即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要有平等的表达,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另一方面是作为学习主体和作者之间的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在学习评价时,阅读当中学生对资料搜罗、认知方式、领会能力,以及他们显示出来的对于材料的判断力、思辨能力,都可以纳入阅读评价当中。要转变那种关于字词篇章的文本细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搜罗材料、选择文本、编选文本、判断文本,可以将此作为阅读技能的提升,这在本学程的教学中可以好好尝试一下。在写作当中,中国革命传统实际上是建构的一种公共性。在公共性当中,要引导学生寻求富有感染力的个性化表达。这也极可能是未来几年内写作评价的主要风向,掌握这种表达技能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门课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契机,这是与学生以后的教育利益切实相关的。这些对于本学程阅读和写作的学习评价的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猜你喜欢
专题研讨革命主体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专题研讨嘉宾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专题研讨交流会
粉红革命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担保法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