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2022-05-30 10:48曹勇军
关键词:学术性阅读素养

曹勇军

摘要:《学术论著专题研讨》有着鲜明的编写特色:选文新老搭配,文本类型丰富,单篇与整本组合,读写双轨交织。教学建议是:培养长文和深文的阅读兴趣和意志品质;要关注学术论著的学术性;重点应该放在“研讨”二字上;不仅读文章,更要读原著;学会表达自己的学术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学术论著专题研讨》;阅读素养;学术性

一、课程概述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18个学习任务群而编写的一门高中语文選修课程。这门选修课程是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基础上,专门为有学术研究追求的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通过学术论著的阅读和研讨,让学生“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尝试写作小论文”,以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助其发现学术潜质,获得学术启蒙,提升学术读写素养,为今后学业和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选修课是架设在高中语文学习和大学学术研究之间的桥梁。因此,这一课程既可以作为语文论说文强化学生的学习,方便高三论说文阅读的复习和提高,也可以有选择地穿插在高一、高二教学之中,满足有研究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还可以用于与大学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跨进学术之门,服务他们未来的学术事业。

“学术论著”指的是研究者陈述学术见解、发布科研成果的论文和著作。这是一个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难易不一,阅读方式和技巧各有其特点的宽广的学习领域。我们在编写这门选修课程时,从未来学术研究的实际需要和高中生可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把那些具有一定学术色彩,普及科学或人文知识的文章与书册也囊括在内,与科学文化类文章、实用类学术文、社科论文、科学著作合在一起,组成具有广谱意味的“大学术论著”。而《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则是以此理念为指导编写的课程教学用书,它精选文本,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研讨,开阔视野,锻炼思维,提升学生的学术理解力和判断力。

学生的阅读素养是由基础阅读素养和学术阅读素养两个部分构成的,前者是指通用的基础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如词句的理解、结构的分析、材料的梳理、观点的辨析等,而后者则是学生阅读专业学术文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核心概念的理解,论述思路的把握,材料和观点的整合,“述评结合”“引注一体”的特色方法,图表摘要等学术工具的运用等。《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课程服务于并突出了这样的能力发展过程。本课程中,阅读专题以常用的学术论著类型为框架,突出每一类型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展开专题研读,如科普文章的深入浅出,科学文化类文章的跨界融合,社科论文的逻辑实证,实用类学术文的信息提取,以及科学著作的阅读策略。

全书共有6个单元,包括5个阅读单元和1个写作单元,结构安排详见图1。

每一课后,配有“资料链接”和“思考与探究”:“资料链接”提供文本阅读思考的知识支架和思考路径,而“思考与探究”则是帮助学生解决本课中文本学习的任务,把握课文的关键内容。每个单元后又设计了“单元综合

性学习”,分别从单元人文主题、结构特点和语言手法这三个方面研讨本单元中课文之间可以勾连打通的问题,并进一步梳理本单元的必备知识,在多样的语言场景中运用这些知识。这样,正文与课后的“资料链接”“思考与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一起创设多样的主题情境,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既有单篇课文的梳理把握,又有单元跨文本的参读整合,学生的学术论著阅读能力在其中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全书最后一个单元是读书小论文写作,全过程指导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全书阅读单元与写作单元互相配合,可以有效地落实这门选修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编排特色

(一)选文新老搭配

课程内容既保留了大家熟悉的传统经典篇目,如曹冲的《神奇的极光》、沈致远的《蓝蝶的光辉》、竺可桢的《〈物候学〉两章》、程千帆的《唐诗的历程——〈唐诗鉴赏辞典〉序言》等,又吸纳了许多新的篇目,如尹烨的《假如地球只有一岁》、查尔斯·阿德勒的《哈利·波特与守恒律》、江晓原的《关于科学的三大误导》、杨振宁的《美与物理学》、许倬云的《孕育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然地理》等。这些文章反映了学术论著的特点或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样新老配合,既描绘了学术论著鲜明丰富的图景,也可以帮助教师克服困难,有效开展选修教学。

(二)文本类型丰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除了挂靠在“实用性阅读”“科学文化论著”任务群下面的科普文、社科文之外,其他的文本类型基本上是我们阅读的盲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学术论著”这个全新的概念,可以弥补原有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有效地拓展阅读的类型,深化阅读的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比如,本课程借鉴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引入围绕科学以及科学与文化关系展开观察和思考的“科学文化类文章”,设立单元,通过阅读研讨,了解这类文章注重文理融合、富有文化气息、普及科学理念的特点,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使其形成开阔的阅读视野。又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现代人必备的阅读技能,却又是语文教学长期忽视的内容。本课程中所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节选)》,是一篇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报告中大量运用图表等方式,翔实地反映了国家的发展,阅读此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能,弥补语文教学与现实阅读需要脱节的不足。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科普类的微信热文,这类文章采用多媒介的形式,广受欢迎。本课程选择了《这场只在当地女人和孩子中肆虐的怪病,起因是一坨面糊》这篇文章,目的在于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学术阅读,体会这类新兴文本及其传播方式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单篇与整本组合

学术论著阅读素养主要靠整本书阅读来提升。本课程把整本书阅读作为阅读的核心内容,隐含着“专书细读+好书荐读”的读书结构,指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第五单元选择了著名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普及型科学名著《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作为科学著作阅读的示范,指导学生首先“识其大体”,阅读书的序言和目录,把握书的基本主题和结构框架;接着“赏其精华”,阅读从原书中精选的三章文字,展开研讨探究,以点带面,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全书的特色,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构建学术著作阅读的策略。此外,本书还依据各个单元有关选文的出处,分别推荐了尹烨的《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蔡天新的《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这三本大众普及性学术论著,让学生选择阅读,实现由单篇阅读最终抵达整本书的探讨。这样,拿一本书为纲,展开细读指导,辅以三本书的选择阅读,纲举目张,主次分明,互相支撑,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为学生绘制了一幅学术著作研讨的行动路线图。

(四)读写双轨交织

本课程将写作作为帮助学生开展结构化深度阅读的工具和手段。依据国际上对写作功能的区分,写作可分为指向“学习写作”(learning to write)和指向“通过写作来学习”(writing to learning)两种类型。依据这个理念,本课程安排了双轨结构:为了体现前者,安排专门的章节,指导学生借鉴学术论文的形式,学写读书小论文,掌握学术表达的基本形式;为了体现后者,每个单元后均安排一次写作实践,其中有科普文的写作,有演讲稿的撰写,也有序言写作的尝试等。此外,书中还有目的地介绍了常见的学术阅读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如摘要、批注、图表、注释、条目等,在阅读过程中相机展开微型写作,帮助学生外化和深化阅读成果。比如,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高中以来课外读书的情况,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和结论,以此提升学生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又如,在学生阅读“感受跨界融合之美”单元后,要求学生为学校实验室宣传展板写一段坚守科学精神的“五要五不要”宣传文字,运用学到的思想,加深自己对于科学精神的深度理解。这类基于文献阅读、具有鲜明认知特点的写作形式,融合了读、写、思、研,丰富了对学术素养的认识,为学术阅读素养的落地提供了学科支持。

三、教学建议

本课程内容是对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所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也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学习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如下的教学建议:

第一,培養学生长文和深文的阅读兴趣和意志品质。学术论著往往篇幅比较长,学术概念多,复杂长句多,内容也相对深奥,而学生往往缺少阅读这一类文章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学习过程中要下一番功夫,通过反复阅读,把握重点,理解核心,提高阅读有陌生感的长文章的能力和品质。本课程中所选的学术文本大多三四千字,个别是万字长文,代表了作者系统深入的探索。走入这个世界,满眼都是“奇花异卉”,让人流连忘返。要静下心来,沉浸其中,才能够欣赏其中的万千气象。比如杨振宁先生的《美与物理学》,文长六千余字,分别从狄拉克和海森堡两位物理学家的研究风格入手,分析两人研究风格不同的原因。在中学阶段啃一啃这样的大文章,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它可以给学生全新的视野,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大格局,使他们的发展更有气象。

第二,要关注学术论著的学术性。学术论著与一般的议论文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往往是它的学术特点的体现。因此,我们在理解重要概念、把握关键语句、梳理论证思路的基础上,还应该关注问题的发现、论述的角度、方法的运用、探索的过程,养成学术论著的阅读眼光,掌握有效的解读策略。比如,江晓原的《关于科学的三大误导》一文,敏锐地指出了一般人没有直接说出来却藏在思想深处的对科学的误解,表现出可贵的问题意识。文章列举事例,逐层深入地展开分析和驳斥,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求真的态度、实证的品格、缜密的思维,让观点和分析具备了强大的逻辑思辨力量。阅读这类文章,还原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文本中鲜明的学术特点,认识其学术品质,能从源头上提高我们的学术阅读素养。

第三,重点应该放在“研讨”二字上。“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这门课不是仅阅读几篇学术文章,更要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思考,报告阅读心得,参与学习讨论,以此深化阅读,丰富自己的认识,在交流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锤炼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一单元阅读科普文章后,要求研讨科普文章中常用的解说方法。起初,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初中学过的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可是当我们参与讨论就会思考: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方法?因为人对于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往往无感或难以理解,我们往往说不清“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5582倍”的意思,可是换一种说法“把太阳比作一个西瓜,地球大致相当于一颗芝麻”,就好理解了。各种说明方法可以让抽象的变成具体的,陌生的变成熟悉的。研讨中我们还发现,我们不是简单地在《假如地球只有一岁》中找到并贴上各种说明手法的标签,而是去深度体会这篇文章中巧妙的构思和创意。这篇文章借鉴了卡尔·萨根的“太阳历”的创意,以1天代表1260万年,把地球46亿年诞生和演变的过程浓缩为365天,依据一年的时间顺序,介绍地球沧海桑田的演变历程。这是一种类似电影的全新解说手法,传达了科学知识和精神,也体现了现代科普文的新特点。这样通过研讨,我们就把初中学过的说明方法的相关知识升级迭代为面向公众的信息传达的学术方法,提高了信息加工和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学术阅读的素养。

第四,不仅要读文章,更要读原著。本学程中不仅有科学著作整本书阅读的专题指导,而且还在单元后“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安排了学术著作推荐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着运用所学方法,选择阅读其中的一两部书,钩玄提要,阅读评点,笔记札录,让自己对学术论著研读有真切的体验和积累。许多学生的成功经验表明,高中阶段选读一两本自己喜欢的、读后有真感想、真体验的学术大家著作,往往就能让阅读的眼光和能力从此与众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术著作大多是磨脑子的书,啃一两本这样的书,往往可以引发个体阅读的高峰体验,让自己的阅读获得突破性的飞跃,一点通,点点通,一通百通,从而形成、养成和获得成熟的学术论著读者必备的知识结构、阅读情志和关键技能。

第五,学会表达自己的学术看法和观点。本课程介绍了评点、摘要、图表、词条、诠释、笔记等多种阅读和研究方法,应消化吸收,综合运用,提高阅读质量,发现新问题,获得新见解,掌握学术小论文的格式和要求,运用小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思考,提升学术素养。尤其应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让自己有更多阅读的真体会和真发现,深入思考,积累材料,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独到见解,最终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学术研究的完整过程,也是本课程学习的最大收获和成果。

猜你喜欢
学术性阅读素养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