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

2022-05-30 10:48龚龙煜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民族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建设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应用作为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创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设计内容的呈现、能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能否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观看体验需求。现将进一步对数字媒体艺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参考。

当前是一个技术创新时代,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数字媒体艺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为核心,将人类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在艺术创作中创新实践应用,最终呈现出不同艺术效果的崭新作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人员要想赋予作品鲜明的个性与特征,就必须注重创新并完善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深入挖掘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出独特新颖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吸引更多的受众。

数字媒体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承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设计学等内容的崭新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图像、声音等形式为现代艺术作品创作增添色彩,能够呈现出更为独特新颖的艺术创作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民众对于精神艺术文化生活的追求与体验。与传统艺术媒体形式相比较,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最为显著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虚拟性。现代数字媒体具有明显的虚拟性特征,创作者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媒体技术,将艺术作品的虚构场景完美地呈现出来,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获取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比如,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紫禁城》,原作者科学地采用了现代数字技术,以同等比例还原了我国古代雄伟的宫殿建筑紫禁城,有效地将艺术作品与市场观众良好的衔接在一起[1]。传统媒体艺术的创作主要是通过大荧幕进行艺术文化传播,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则能够进一步拓宽传播范围,打破传统媒体艺术传播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使市场观众在艺术鉴赏的同时,还可以领悟到艺术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感情。第二,融合性。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其科学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使人们能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完成各种动态化艺术场景的还原再现,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融合了现代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艺术,进一步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能够有效满足人们不同的艺术体验需求。比如,2019年广州国际媒体港对外开放展示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3.0》,通过全新的数字科技与艺术语言,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了华夏瑰宝《清明上河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盛宴。该数字媒体作品对原作细节和历史背景进行了数字化转译、可视化传达以及立体化呈现,同时按照原画作中的叙事方式,循序渐进地对长卷的内容进行生动的阐释,描绘出一个演绎人生百态的剧场、一幅理想城市的图像,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沉浸在一幕幕场景之中。第三,交互性。在傳统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过程中,一旦形成了最终作品就无法再次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更改,同时当人们在观看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时,即便心中有任何想法和观点,也难以接触到原作者并告知对方,这样就阻碍了我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发展。然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弊端,其能够赋予艺术作品传播过程良好的交互性,满足市场受众与原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需求,艺术作品的受众可以在鉴赏分析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原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交互关系,并对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创作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推动我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和谐健康发展。

民族文化传承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为成熟的文化体系。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深层次精神内涵与思想,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义务去创新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其凝聚着民族共识,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能够提升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因此,我们需要大力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将民族文化元素创新融合到现代艺术作品创作中。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水墨画艺术元素。水墨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见的中国本土绘画艺术形式,其主要是利用水和墨经过浓度调配所创作出来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色彩微妙、意境丰富、近处写实、远处抽象,其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始于唐朝,成于五代,盛于宋元。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中融入传统水墨画艺术元素,充分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审美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有效赋予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更为深刻的文化底蕴。第二,剪纸艺术元素。剪纸艺术元素也是中华民族一个极为古老的文化元素,其发源于我国古代民间社会,在民间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主要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剪纸艺术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充分表达了我国古代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等[2]。古代人民善于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象创新组合在一起,并基于“以意构象”“以象寓意”的创作理念展开艺术造型的设计创作,最终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剪纸艺术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是一个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载体,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因此,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合理挖掘、利用丰富的剪纸艺术文化元素,能够赋予作品极强的民族性、民俗性以及生活性等鲜明特征,并表达出作者个人的丰富生活情感。第三,戏曲艺术元素。戏曲艺术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其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戏曲主要分为5个派别,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以京剧为例,其在艺术表演内容中对人物角色的脸谱极其讲究,不同色彩、造型的脸谱有着其独特的含义,向人们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魅力。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中传承应用传统戏曲元素,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舞蹈、美术、文学以及音乐等文化艺术形式的魅力,极大程度丰富和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内容与形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彩陶艺术元素。彩陶又被称为陶瓷绘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代表着中国原始社会所达成的高度艺术成就,也是世界远古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在现代艺术文化作品创作中,彩陶艺术元素被广泛使用,成为各种类型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新创作中,通过科学有效地融入丰富的彩陶艺术元素,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增加市场受众对作品蕴含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受,使其切实领悟到艺术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内涵,提高民众的艺术审美水平。

数字媒体艺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用

水墨画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应用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气韵生动、黑白分明以及文化内敛。在艺术实践创作的过程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水墨画无论是在表现气韵上,还是在营造艺术意境和格调上都是独树一帜的,有效实现了传统审美观念与民族特色文化的完美融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水墨画艺术元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所呈现出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能够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将传统水墨画艺术文化元素融入到实践创作中来全面提升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比如,根据我国经典儿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创新改编制作而成的经典水墨动画片,主创人员不仅采用了现代数字媒体信息技术,还融入了传统水墨画艺术元素,能够向观众有效地展示出我国古代水墨绘画元素的灵动性与柔和性。动画创作人员科学有效地采用了模糊的轮廓线,基于简单水墨融合塑造出了各种活泼生动的动画形象和故事场景。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者还可以合理运用传统水墨画创作中的浓淡对比手法,完善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能够赋予数字媒体艺术形象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征,还可以增加媒体艺术场景画面的灵动感,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3]。又比如,2018年推出的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作品《影》,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场景画面的优化处理上,还是在整体色调的处理上都创新采用了我国传统水墨画艺术元素,不仅有效增强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给市场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震撼,同时还提升了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文化性与内容性,让海内外观众能够领略到我国传统水墨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

剪纸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应用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一种极为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与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单从剪纸艺术的特点上来分析,该种艺术形式的操作较为简单,无需使用复杂的创作材料和工具,并且艺术成品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受众范围极广。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们要想推动该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除了要保留其原有的味道,还必须融入更多新元素,不断提升它的整体美观性和文化内涵,将其合理融入到各个行业的创作生产中。在促进剪纸艺术文化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创作融合时,相关工作者可以将剪纸中生动活泼的动植物、人物造型图案应用到数字媒体作品中,使其以3D多维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4]。通过将它们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创新和传承,还可以为我国数字媒体行业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新鲜血液,满足当代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体验需求。有的公司在拍摄制作广告作品时,采用了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元素,并以充满现代化藝术气息的表现手法演绎出来,让整个广告作品极富民族特色,贴合当地消费者的实际生活,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给潜在的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皮影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应用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皮影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乡土气息,是极受人们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从皮影艺术的特点来分析,表演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要深入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戏剧文化,这样才能够向观众完美地展现出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同时提升皮影戏的娱乐性,让受众体验到更多乐趣。现如今,人们能够参与和接触到的娱乐活动日益多样化,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戏剧艺术形式进行娱乐,因此,为了推动我国传统皮影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通过将其融入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创作中,借助信息化媒体技术将传统皮影艺术多维度、多方面地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传播热情。除此之外,在促进皮影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需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及时制定、颁布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引导社会中的企业主动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将皮影艺术合理应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中,为市场受众呈现出独特新颖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彩陶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应用

在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中,彩陶艺术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时代涵义与文化韵味。彩陶艺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仍然有着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5]。古代人民在设计、烧制彩陶时,会综合运用各种矿物质颜料,并结合当地的人文习俗和社会发展背景等内容,将其当做创作题材应用在彩陶作品中,从而有效提升彩陶艺术作品的艺术文化价值与观赏价值。为了促进我国彩陶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将彩陶艺术文化元素创新应用在作品创作中,向观众充分展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的无穷魅力。比如,当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者在创新设计当代艺术作品时,可以借助信息化媒体技术将陶瓷艺术元素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在作品中,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到彩陶艺术文化,并参与到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事业中。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应用与发展对我国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发展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工作者要善于深入挖掘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合理应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赋予其独特性,有效提升艺术作品的综合表现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关博文.数字媒体艺术中民族文化传承探索[J].参花(下),2020(04):48.

[2]朱苗苗.数字媒体艺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体现[J].明日风尚, 2016(18):73-74.

[3]李睿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J].艺术大观, 2019(23):0105.

[4]张敬平.数字媒体艺术: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6):103-106.

[5]令狐奎奎.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播探索[J].当代旅游,2018(11):269.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西少数民族艺术与数字媒体创意产业耦合研究”(项目编号:

17YBX006)。

【作者简介】龚龙煜(198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间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民族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我们的民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