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孟子到荀子谈儒家精神之演变

2022-05-30 10:48孙培华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学说荀子

儒家精神是从先秦儒学发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基础,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提倡仁政与教化的思想流派。儒家精神不仅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塑造了主流知识分子与精英群体的人格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进行统治的主要思想依据,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红色文化相互融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基础。在先秦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孔子、孟子、荀子分别作为儒学的奠基人、继承者以及实践者,对儒家精神的内在阐发与持续演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深入分析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精神的阐释与发扬,探讨儒家精神的演变历程,以供参考。

儒、释、道是中国古代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三大思想流派,其中,道教与佛教分别强调“治身”与“治心”,旨在发扬顺世与出世的精神,而儒教则具有积极经世与入世的特点,旨在发扬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君子人格,以“仁”为终极目标、以“礼”为实践路径,构建以仁政和教化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学作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影响着我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格局与文化传统。在儒学建构与发展期间,孔子、孟子、荀子分别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对儒家精神进行了深刻阐释,对儒家精神的演变历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面将从孔子、孟子、荀子的学说思想出发分析儒家精神的历史演变。

儒学之奠基:孔子以“归仁”为宗旨的儒家精神内涵的初步构建

孔子所在的时代正处于东周的春秋时期,此时战争频繁,王室倾颓,社会动荡,诸侯国的逐渐兴盛使得人们逐渐对周朝王室失去了敬畏之心,社会呈现出礼崩乐坏的景象,周礼的恢复与重建难以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与礼乐模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为此,需要为“礼”的构建提供思想依据与内在支持。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孔子重新审视了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联,从人内心深处寻找到了“礼”的构建依据,即“仁”。《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仁”这一儒学核心理念的阐释,即为“爱人”,“仁”代表人内在的积极情感,是对周围人的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仁”,能够对父母、兄弟、亲友的喜悦与痛苦感同身受,表达对父母、兄弟、亲友的友好与善意。可以将这种内在的情感逐渐推及到更多的人身上,对陌生的人也能表达仁爱,而“仁”这一内在道德力量的外在表现即为“礼”。拥有内在情感道德的人会以内心的爱为宗旨,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对自身的外貌形象、言谈举止以及性格品质进行规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而这一约束与规范行为即为“礼”[1]。也就是说,“仁”与“礼”是“爱人”这一人人共有的情感道德的内在核心与外在表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孔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以“归仁”为宗旨、以“克己复礼”为践行途径的思想理念,为儒学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孔子所倡导的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儒学精神思想中,孔子不仅强调了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的仁爱精神,还关注人格内在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强调在真理与理想面前,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险与困难,都要始终坚持自强弘毅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仁”与“礼”的践行视为终身的责任,这一精神思想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人格构筑中的力量源泉。其次,孔子继承了周王朝敬天畏命的思想,认为天命这一自然运行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将秉承天意、为天行道视为君子的责任与使命,让人们能够在对天命保持敬畏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践行“仁”与“礼”。再者,孔子还重视好学精神,《论语》中记载了很多与“知与学”相关的言论,鼓励君子立志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终身学习,掌握思考、学习以及温习的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获取新知。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安贫乐道的儒家精神,提倡人们守贫与乐贫,不被名利、财富之类的身外之物干扰自己的内心,以获取新知、践行礼乐、坚守仁义为目标,在探求真理与道义的路途上时刻保持自省,不断反思自我,改正错误,修身养性,实现理想,这一思想理念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不得志的士大夫群体的精神归宿[2]。

儒学之继承:孟子以“达者”为理想的儒家精神内涵的深入阐发

孟子处于东周末年战国时期,彼时诸侯列国仍然纷争不断,各诸侯国更渴望强国之策,以期摆脱亡国风险,在诸侯争霸中占據领先地位。这一社会背景使得以建设天下大同的和谐理想社会为目标的儒家学说在传播推广与实践应用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孟子作为儒学的继承者,对孔子的儒学思想与相关学说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发,成为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儒者,将儒学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孟子对孔子所提出的“仁”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从人心固有的“仁”推及至“良心”与“本心”,指人内心潜藏着的向往仁与善的仁义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的仁义之心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而被欲望遮蔽了,所以在外在行为上表现为“非礼”,而贤德的君子则能够抵制物质欲望的诱惑,忠于“本心”,通过对自我的严格约束在外在的行为举止上表现出自己的“良心”,实现对“仁”与“礼”的有效落实与践行。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孟子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以及“仁”与“礼”的践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论证依据。此外,孟子还从仁义礼智出于人心这一理论出发,将“仁”从人格修养和伦理道德层面提高到了政治理想层面。孟子认为,一位明君首先需要体察自身的本心,扩充自己的四心,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仁”与“礼”,并由己及人,逐步扩大“仁”的影响范围,最终形成“仁政”,达到人人皆为尧舜的效果[3]。在此基础上,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天下归属皆在民心向背之间,只有通过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才能构建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除了对“良心”“本心”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仁政”的阐述之外,孟子还为儒家的思想学说提供了更多丰富的精神内涵。首先,孟子对孔子所构建的自强弘毅的士大夫精神进行了拓展延伸,提出了“士”之人格理想的实践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内外兼修的实践要求让士大夫理想人格与精神品质的构建更加成熟。其次,孟子强调正气致道的“达者”精神,提倡人们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与现实苦难的压迫下勇敢迎接命运的挑战,无畏无惧,刚勇进取,以浩然正气行走于天地间,为正义与真理舍身取道,构建积极、高昂、进取的主体人格与精神品质。“达者”精神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孟子士大夫理想人格构建的终极目标与最终归旨,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精神构建[4]。此外,孟子在“仁政”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经济制度改革方向,除对井田制的重新阐发之外,孟子还提出了有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这一思想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枯竭,还提出了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尊重自然的精神。

儒学之践行:荀子以“治世”为核心的儒家精神内涵的拓新实践

荀子是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儒家思想的继承者、革新者与实践者。彼时,诸侯列国之间的战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秦国国力愈加强盛,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各个诸侯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攸关之际,更加追求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强大,以“仁政”治天下、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的儒家思想学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显得过于理想化,无法满足各诸侯国的统治需求,难以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而荀子则在继承孔、孟思想学说的基础上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改进,为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基础与实践经验的形而上的儒家思想学说提供了落地的可能,让儒家思想学说能够真正应用到战国末期诸侯割据、纷争不断的现实场景中,积极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提高儒家思想学说的实践性,为儒学与儒家精神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儒家学派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为后续中华两千年封建历史的专制皇权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完善的制度支持。

自孔孟以来,儒家的天人观通常会将天命视作决定王朝更替与社会变化的关键。一方面,天命无不违抗,另一方面,人又可以通过践行“仁”与“礼”来顺应天命,成为天意的代言者,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王道仁政”的思想体系,以实现人人皆为尧舜、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但随着战国末期战争的频繁发起与社会的混乱动荡,荀子对自孔孟以来的儒家天人观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对天命的顺应已无法挽救既有现实局面,人才是导致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相分”的理论学说,将天视作不蕴含人的意志与价值的自然之天,从而将挽救社会、治理国家的重任归还与人本身,而人需要做的就是“明于天人之分”,按照人的需求去制定礼法制度,充分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

为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让动荡纷乱的社会重新恢复和谐稳定,荀子继承了孔子“礼”的核心思想,利用礼法构建了一套政治思想制度与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让人们能够遵从礼法要求约束自身的言谈和行为举止,逐渐由己及人,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逐步从社会的构建应用至国家的治理等各个方面。但与孔孟的儒家思想不同,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理论,认为人天然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并会为满足欲望而互相争夺,最终导致战争与暴乱,而要想避免这一后果,就需要对人的欲望与恶意进行约束,通过“隆礼”来避免人们陷入因物质欲望而引起的斗争中。此外,荀子提出“礼”还具备“分”的作用,即将天下之人按照君臣地位、长幼关系、贫富差距、职业类型等不同的身份特征进行分类,让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身份遵守“礼”,各安其分,各司其职,确保社会所产生的各类物质能够满足人们经过礼法节制的需求,构建清晰、稳定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战国末期以诸侯列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盛为主要追求目标的历史时代中,儒学过于理想化和形而上的思想学说越来越不被重视,在传播、推广与应用中也遇到了较多困难与阻碍,使得儒家学派逐渐式微,而法家学派的思想则强调“以刑止刑”,通过“法”这一统治阶层的强制性工具来治理国家,从而实现扩大疆域、积累财富的统治目标,这一思想流派正符合战国末期各诸侯国的统治需求,也为三晋、楚国以及秦国的发展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战国末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荀子将法家的部分思想学说融进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构建中,强调“隆礼重法”,以礼为统,以法为辅,将礼视作法的前提与纲领,将法视作礼的辅助与补充,用礼义从内在提升士大夫与百姓的道德修养,用法理从外在约束士大夫与百姓的行为表现,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实现国家的治理目标。虽然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并将法家思想融入了儒家思想体系中,但荀子始终坚持“礼”作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原则,强调仁爱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要求统治者尽人伦以王天下[5]。

在对儒学的继承、革新以及实践过程中,首先,荀子带领儒家思想从“天人合一”转变为“天人相分”,将天道自然视为与现实无关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提出了勇于制天的精神,将人视为“最为天下贵”者,让人们不再被动地顺应天命的安排,而是通过努力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其次,荀子继承了孔孟内省、慎独的思想,重视对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的挖掘与探求,潜心向道,以探寻真理为目标,构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再者,荀子还弘扬了勇担道义的儒家精神,将真理与道義视作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强调面对现实的困苦与阻挠时,始终保持勇敢无畏、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对现实世界怀揣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君子品格有着强烈的追求,构建了中国历史上士大夫群体的理想目标。此外,荀子让过于理想化的形而上的儒家思想学说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接壤,强调“经世致用”,在继承孔孟对士大夫人格的要求和对大同社会向往的基础上,对战国末期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体察与全面批判,在现实土壤中构建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并重新阐发了儒家精神内涵,提高了儒家学说与儒家精神的实践性,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让儒家精神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中的重要制度与思想基础[6]。

儒家精神是由先秦儒家所开创、继承与发展,并被中国封建社会官方统治阶级所承认和发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思想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与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儒家精神仍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影响了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构建与传承,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结合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精神作出重要阐释与补充的学说内容来研究儒家精神的演变历程在建设新时代的今天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当下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的建构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樊沁永.儒家精神哲学的圣贤之维——“君子不器”朱注研读札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9(06):52-57.

[2]刘志伟,李小白.子产之道、术与原始儒家精神[J].中州学刊,2021(02):112-118.

[3]赵志浩.先秦儒家精神的实践特质及有效传播路径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3(01):101-107.

[4]李峻岭.从孔、孟到荀子:儒家精神之演变[J].国际儒学论丛,2020(01):196-214.

[5]文厚泓.从圣化到神化:先秦至汉儒家精神哲学的流变[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01):72-76.

[6]李晓慧.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J].青年与社会,2019(26):277-278.

【作者简介】孙培华(1980—),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学说荀子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