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何以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之沉思

2022-05-30 10:48庄怡红张灯
学理论·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体

庄怡红 张灯

摘 要: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由此衍生出三个命题:一是什么样的理论易为群众掌握而变成物质力量;二是掌握理论的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三是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生成逻辑是什么?三个命题的关键在于主体、在于实践。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必须实现四个内在关系的一致:理论回归现实与主体需要一致;理论价值指向与主体内在规定一致;理论批判性与主体实践性一致;理论最终目标与主体解放归宿一致。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主体实践路径探索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实践;主体;物质力量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8-0023-04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要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又必须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回答时代之问,“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展创新,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这段话突显三个重要维度: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其中,群众主体是关键。那么,我们需要直面回应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理论易为群众所掌握而变成物质力量;二是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掌握理论;三是能变成物质力量的理论与实践主体互动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一、变成物质力量的理论个性

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变成指导现实生活的物质力量,错误的理论可能导致错误的实践。理论本身不是当然的物质力量,依照马克思《导言》的论述意旨,理论要变成物质力量,必须具备四个鲜明的个性,即理论要能说服人、要能彻底、要能抓住事物的根本、要能抓住人本身。

1.理论要能说服人。说服人是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先决条件。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前提就是要能说服人。说服就是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意图、改变他人行为态度的一种沟通方式,说就是要求说的人说得有理,服就是听的人心悦诚服。理论要能说服人首先理论本身必须是正确的,是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的,因而是能说服人的指导思想。其次,理论要具有说服力才能说服人。一是理论的内容本身要具有说服力,理论的内容不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而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具有客觀实在性。二是理论的形式也要有说服力,理论要通俗易懂,实现本土化,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理论,不仅不能说服人,而且用来吓唬人,把明白的人搞糊涂了。毛泽东同志认为,写文章时,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4]我们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摆事实,讲道理,说得群众心服口服。要与群众平起平坐,不要装腔作势,要平易近人,才能做到理论说服人,理论也才有可能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说服人的理论个性。

2.理论要能彻底。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理论必须是彻底的理论。何为彻底?就是实现理论的科学性与大众性的完美结合,使理论在群众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的理论都存在不彻底性。黑格尔是思辨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永恒的“绝对精神”构建其哲学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但黑格尔停留在“绝对精神”的思辨中,遵循从天国降到人间的运思路线,理论因其脱离客观实在性而不彻底。同样,旧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虽然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可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3],费尔巴哈由于其理论的不彻底性,最终也滑入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生活出发,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从现象观本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扬弃旧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因素,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解放运动、最终指向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也是最彻底的理论,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上层建筑,和谐社会关系,这样的理论就能为群众所掌握,指导群众实践,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最彻底的科学理论,必然能变成改造中国现实生活世界的物质力量。

3.理论要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是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重要一环。事物的根本就是事物符合现实及发展规律的状况,抓住事物的根本是理论的生命,理论的生命在于其客观真实性。但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现存事物直观的反映,而是对“‘现存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5]针对抓住事物的根本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概括为“实事求是”,认为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在社会实践中,找出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6]因此,理论要彻底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是易事,要在实践中反复总结、修正提升,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理论只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能彻底,就能变成物质力量,从而改变世界。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抓住事物的根本,必然成为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4.理论要能抓住人本身。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人本身就是指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客观存在,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提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这里的“现实的个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理论要抓住人本身也就是要抓住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人本身是指人是活生生的肉体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理论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个人生存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科学的理论首先必须关注的是工人大众吃喝住穿等基本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抓住人们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二是人本身存在于个人对其他人的关系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最重要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中的人与其他人互为条件,处于多元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当中。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提供正确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路径,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物质生活关系、政治生活关系以及其他交往关系中的问题和困境。三是人本身是活动的。人因活动而存在,人的活动是多种层次的。其中,最核心的活动就是劳动、就是生产、就是物质生产。理论抓住人本身就是要抓住现实生活过程中的人,促其自觉生产生活,从劳动中完善自身、获得存在价值。四是人本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人要生存生活,离不开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必然要受到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理论要变成物质力量就要关注人本身活动所处现实生活的条件,理论要为人本身的发展提供正确指导和实现路径,创造有利因素。科学的理论要为群众所认知,并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指南,促成变为物质力量。

二、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主体特质

主体是有生命的、能动的“现实的个人”,既是个体又是总体。主体概念是马克思阐述其他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同样,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7]主体是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核心要素,那么,主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促使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呢?依据马克思哲学的语境,能变成物质力量的主体应具有以下三个特质。

1.主体应具有现实性。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肉体存在,是活动着的,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是受他们已有的和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主体是具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客观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主体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现实生活面前,是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3],是生活中的主体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主体。这些思维所依存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合理存在并起作用的“现实的个人”。主体既是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同时又是具有独立判断力、行动能力的个体。主体在自身存在的方式、前提、活动中都显示出现实性,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而不是抽象的、玄奥的虚幻体,主体的现实性也是主体存在的独立性。正因为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义务的承担者、实践者,他们主体力量的展开,利用已有的和自己创造的理论,改造现存世界,从现实的条件出发,使理论可能变成物质力量。人民是一个现实性的主体范畴,在当代中国,人民又是具体的,包括工人(含农民工)、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社会各阶层的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力量。

2.主体应具有能动性。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动物有自然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不具有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适应自然,而且会改造环境。马克思称人的这种能动性为“感性活动”,“感性活动”就是人“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的、创造性的活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结成人与人之间关系才有人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人与人之间已有的关系和自身创造的全部社会关系都是实践的,都能在实践中能动地消解矛盾、解决问题。主体具有能动性,但人不是万能的,主体同时具有受动性。人会受到已有的或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不是任意的、无界限的或无前提的存在。理论是有主体的理论,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必须依赖于主体的能动性。毛泽东同志把这种能动性称之为“自觉的能动性”,展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革命战争胜利的真正铜墙铁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称赞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全社会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8],这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力量源泉。

3.主体应具有先进性。推动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主体本身必须具有先进性。主体的先进性是与阶级性紧密相关的,在阶级社会中,没有游离于阶级的“超人”。人具有必然的阶级性,是阶级的主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各个人在社会的地位,从而他们自己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3]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又属于占大多数的主体,他们处于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他们革命最彻底,是最先进的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思想觉悟高、有一定的知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他们最了解人民大众受多重压迫的困难处境,因此,他们革命也最彻底。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中,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始终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建设的最前沿,因此,工人阶级也是最先进的阶级。历史的主体代表大多数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能促进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代工人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既包含公有制工人,也包含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还包括乡镇企业或者进城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工人具有天然的先进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坚强、最可靠的忠实力量。

三、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生成逻辑

理论的创造主体是群众,即大多数人的集合。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实践的主体也是大多数人(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及其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历史活动是大多数人的活动,思想理论要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是认识与实践联结的主体,同时必须实现四个一致。

1.理论回归现实与主体需要一致。理论从现实生活中来,必然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理论才能實现其价值。检验理论是否是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理论回归现实就是一种实践,实践需要有承担者,即主体。理论能否实现其价值取决于现实主体需要。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理论的实现必须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群众)的认同。群众的需要决定了理论价值的实现,理论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群众主体本身也要主动趋向理论、选择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理论、检验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回归现实生活与主体需要的一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理论与实践主体的现实双向互动推进理论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然回归指导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实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回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理论属性与主体需要的高度一致,定能产生巨大的实践力量。

2.理论的价值指向与主体的内在规定一致。理论来源于实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理论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有主体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在阶级社会制度下,从理论生成看,它一定是从属于一定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人总结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得来的。马克思反对抽象的理论、无主体的理论,他所指的理论主体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个人”,更具体一点就是无产阶级。因此,理论的价值指向必然是为大多数人(群众)服务的,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内在性规定是一致的。在阶级社会,现实的主体是具体的,受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也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不存在着无阶级的主体。主体具有阶级性,理论也有阶级性,理论的价值指向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主体也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论的价值指向与主体的内在规定存在一致性。理论要变成物质力量,必须为群众所认识和认同,内化为群众自觉的思想,由群众在实践中实现其价值指向。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行动指南,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理论价值指向与主体内在规定高度一致,合力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理论的批判性与主体的实践性一致。理论能变成物质力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理论自身具有批判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3]实践批判性是区别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显著特点,旧唯物主义是在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在改变世界。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理论能改变现存世界是要通过主体来完成的。主体是指“现实的个人”,是活动的,是发展的。主体具有其内在的生成性,改变现有的条件,创造适合自身生活的环境。主体因活动而存在,实践活动是主体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主体生活的实践本质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扬弃,这与理论的批判性是一致的。理论要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要把理论的革命性功能转化为主体的行动,从而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实现中国化、本土化,符合中国人民的生活实际,为群众所认可、运用,才能成为改造现实生活世界的物质力量。

4.理论的最终目标与主体的解放归宿一致。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实现人的自主活动和彻底的解放。人的自主活动绝不是既成的事实,而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走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其目标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主体必将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自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和“完全的个人”三个阶段形态。“完全的个人”就是自由、自在、自觉的个人,是人发展的最高形态。只有到达“完全的个人”阶段,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彻底终结,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3]。人类社会主体追求自我解放的归宿与理论实现社会化人类的解放目标是一致的,也构成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内在逻辑。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解决的就是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实现理论与主体目标的一致。

总之,理论变成物质力量,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的创造主体与实践的执行主体是共同的,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必须经过主体的自觉能动作用。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的理论,回应了中国人民的关切,正在解决中国生活世界重大实践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理论要在实践中贯彻执行,除了理论本身需要符合现实需要外,现实也要主动趋向理论。主体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学懂弄通做实新理论,使理论转化为主体自觉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价值指向和最终目标。当前,要抓住人民群众主体实践这个关键环节,使新思想为大众所认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所掌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征途上,汇聚成磅礴的力量,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12-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赵平之.理论的生命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2).

[6]习近平.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J].党史纵横,2012(7).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马克思实践主体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