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的地理学习单元重构教学

2022-05-30 10:48许小丽
高考·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

许小丽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动性是教师需要悉心关注的问题。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从学生角度出发围绕所任教学科知识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有效的构建。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学生在掌握该门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后,对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以此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高中地理知识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单元重构教学

自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要求每一位地理教师深入学习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认识到在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化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对知识简单的理解和应用转化为自主建构知识,能够将零散的碎片化知识有效地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1]。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进行转型,将教学的视野放得更远,打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碎片化知识整合为大概念。

一、单元重构教学的内涵分析

(一)学习单元概念分析

当前高中地理课本的编排都是按照单元来进行的,学习单元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以高中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融入新时代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对与该主题相关的概念、方法、原理,以及需要解决并探究的问题进行教学指导,将知识融入单元主题所形成的知识网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落实在培养完备人才的教育目标之上[2]。从特征上分析我们知道学习单元是综合的,它将所有的有关联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同时学习单元又是开放的,无论是在课标中还是在教材中,并没有限制对学习单元进行重构,意味着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思考如何对学习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构。

(二)学习单元重构概念分析

学习单元重构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核心素养的育人标准,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基础,以单元主题为参照,适当地联系其他的单元知识,将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对单元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和重构,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将同类的概念融合形成一个大概念,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积极的作用[3]。

二、提出单元重构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都是需要从学生这个角度出发。但是教材的编排是编者根据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合知识的主题进行选编的,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编者主要是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要掌握哪些地理知识,哪些地理知识应该要在哪一个学段内进行学习[4]。因为要照顾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很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基础等方面去构建知识框架,因此,就导致在现实教学中,如果教师墨守成规,按照单元顺序将知识零散地传授给学生,就会出现学生无法灵活地应用并掌握,不能够灵活地应用多个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现象。单元是将有关联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但是单元并不是结构化的知识,有时候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大概念视角下进行单元重构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学习情况,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重构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促进学生的学科大概念形成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能够背诵多少本书,而是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各类生活化问题,能够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这就是理解并灵活应用知识的体现[5]。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问学生:这个单元或者这个学期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非常迟疑,有的学生只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概念,有的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杂乱无章地说出来,没有理顺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哪些是知识的重难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非重点知识,并且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调取不同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这些要求学生不但要对知识非常熟悉,而且在脑海中的知识结构还必须要非常稳固,这就是大概念的形成。当学生形成了大概念后,可以从基础到难点再到拓展,一步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综合性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情境有一个深度的认知。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大概念为视角开展单元重构教学过程中,是对学生高阶思维的一个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抽象思维、整体思维的发展。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的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和应用情境全部以灌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不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导致学生失去主动建构理解知识的动力,最后到了考试的时候,依然不会利用知识进行解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高阶思维,没有发展抽象思维,没有从单独到整体的形式发展到整体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大概念背景下开展单元重构教学活動,引导学生对不同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提供相应的应用情境,让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单元重构,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有积极意义。

三、大概念视角下的地理单元重构教学策略

(一)结合课程标准选择大概念的主题

在大概念视角下开展地理单元重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对大概念的主题进行选择,有了主题学生的单元重构才会有目标有思路。大概念的主题不是教师简单地根据书本单元的主题来确定,需要从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入手来确定大概念的主题,因为课程标准中,往往比较系统、整体,通过简短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需要掌握哪一类知识,需要形成什么样的能力,所以仔细研读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所有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例如:以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的课程标准为例,来设计大概念的主题,分析课程标准内容后,教师选择其中几条重要的内容分别是:1.在教学中详细阐明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生产有着怎样的特征;2.分析各种交通运输的形式有着怎样的相似和不一样的地方;3.结合实际解释哪些区位因素会对产业活动造成变化;4.结合实际详细讲解,各个行业在区位选择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特征;5.交通路线中的铁路和公路线路,在区位选择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特征;6.各种不同的交通站点,比如:火车站、船舶停泊的港口在区位的选择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特征。教师在分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之所以将这些课程标准都整理在一起分析,是因为这些课程标准有一个很明显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了区位的选择。所以在本次单元重构教学中,教师所确定的单元主题就是区位选择。当教师确定好了大概念的主题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单元重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完成相关知识后,可以结合“区位选择”这个主题来筛选概念,比如:区位的条件和因素是区位选择大概念中包含的两个概念分支。区位条件这个分支概念中还有很多小分支的概念,包括:条件、特征、属性等。区位的因素之下的分支概念包括:其主体的分布等。但是构建大概念的最终目标必须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是通过单元重构来构建大概念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思考怎样来选择其最佳的区位,使得在最后的生产中能够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消耗。

(二)选择有效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以大概念形成指导进行单元重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沿用之前所采用的灌输式教学,也不能够沿用以往的黑板板书式教学,应该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选择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工作。因为学生在学习大概念的最终目标除了要完成当下的学习目标之外,还包括需要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大概念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形成大概念的同时,还掌握如何应用大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情境的应用,并不是教师简单在课堂教学之前展示给学生看,更不是让学生课前或者课后去观看,而是需要将教学情境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区位选择”这个大概念为例,将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入实际教学中。比如:近些年我国的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理念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可以结合山东省济南市在产业发展中对“新旧动能转换”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展开教学。山东省济南市提出并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立,从建立高端的产业发展园出发,将产业先行的目标落到实处,从建立能够通往各个地方的产业园区出发,重点对交通运输类的产业建设进行监督并改进等,济南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和大概念主题“区位选择”相关的理念,教师都可以将其展示在课堂上,作为大概念的真实教学情境。随后教师展示第二段情境,该情境中展示的是2017年济南的交通现状,可以看到济南这个城市是一个非常拥堵的城市,而交通运输类产业的发展,是新旧动能转化工作运行的保障,所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济南发展的重要问题。学生在分析真实情境的过程中,看到新旧动能转化也就是第一段情境内容后,会思考与新旧动能转化相联系的产业有哪些,这些产业如果要设置得有效那应该怎样进行,学生根据现象思考问题,并且尝试着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根据第二段的情境,学生会主动地从交通问题上分析产业的发展。本次教学中教师都是围绕“区位选择”这个大概念来设计真实的情境,两段情境都是从“产业”这个角度来应用“区位选择”这个大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任务展开单元重构学习

在大概念的视角下开展单元重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大概念之下所包含的所有分支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并应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在室内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虽然能够将知识的逻辑有效地呈现出来,但是从整体分析来看,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学生在最后会表现出厌倦的学习态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开展单元重构的学习。例如:在围绕“区位选择”这个大概念开展单元重构学习的过程中,当教师完成大概念主题的选择、大概念知识的讲解和真实教学情境的引导工作后,学生对大概念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开展了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在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之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先巩固熟悉一遍相关概念,教师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呈现相关概念,比如:条件、特征、属性等概念进行分析讲解,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相关概念进行整合与联系,挖掘概念在本质上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高中地理整体思维素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做准备。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本地区的相关产业部门,比如交通部门,在相关部门中学生了解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区位的变化等。接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区位因素相关的资料,将学生在户外调研活动中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如从交通产业的发展来学习区位选择这个大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信息技术情境,结合调研的资料分析,交通運输的线路、各个交通站点的位置,以及站点位置选择有何意义,最后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分析本地区的交通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会是怎样的。大概念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简简单单地展示和解释就能够达到的,还需要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户外,在户外让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大概念的各个分支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揣摩概念的应用情境和方式,目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落实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重构教学工作。

结束语

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单元重构教学,是结合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开展的教学工作。教师要理解大概念视角下单元重构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如何确定概念主题,如何选择真实有效的情境,以及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宏艳.浅析高中地理学科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65-66.

[2]唐厚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39-40.

[3]闫瑞,许子虎.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问题设计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11):53.

[4]高喜宁,李贤.“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1(32):35-36.

[5]高奇峰.例谈“问题导学”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30):153-154.

猜你喜欢
大概念高中地理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