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 落实语文要素

2022-05-30 10:48蒋洁萌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以《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为例,建议教师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和学情,充分解读教材,精准把握教材内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要素 呈现特点 《鸟的天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9-0030-03

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要素,是学生学习语文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从内容来看,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语文的方法,听、说、读、写所需的语文能力等,都属于语文要素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呈现特点

关于语文要素的呈现,统编教材在每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习作中都标有许多小标识,大多用上了第一人称的语言,让学生读起来亲切、易懂,兴趣盎然。编者还有意识地将这些要素分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由易及难、由浅到深,显性地呈现在课后练习当中。透过课后练习题,教师能够准确地找到课文需要重点落实的语文要素,即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学生所需要提升的语文能力。同时,课后练习题也为教材解读、教案编写指明了方向。

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的课后习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备课时,教师可根据课后习题,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即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这一目标也是这节课需要重点落实的语文要素。有了课后习题的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其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并理解文本。由此可見,透过课后练习题,教师可更加准确地把握语文要素,进而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二、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明确提出的语文要素,为一线教师设计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教师明白到底要教什么内容和学生应该具体学习什么。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围绕语文要素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呢?又该作哪些教学策略的调整呢?笔者以《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一)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明确“教什么”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叙述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全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和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素材。在历年的各项教学比赛中,《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可谓“火爆”,关于它的优秀课例,在网上也是随处可见。由于这篇散文可圈可点、可教可学的知识点特别多,可以渗透的学习方法也不少,着实令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就是“该教什么”)上犯难。

很多教师教学统编教材时,总觉得人文主题的熏陶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是重头戏,生字词的学习不能丢,语言文字训练、学习方法指导不能忽略,阅读课程化的意识也需要渗透……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面面俱到不现实。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以《鸟的天堂》一课为例,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考虑。一是关于生字词的教学。生字词的音、形、义是必须学的,但教师教的度该如何把握呢?基于本班的学情,笔者认为对生字的教学一读而过是不可行的,于是采用学生预习为主、教师检查为辅的方式,挑选易错的、可渗透学习方法的字词展开教学。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形旁记字的方法识记“桨”“暇”二字,又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不可计数”这个词语,旨在通过这几个字词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程度及巩固学习字词的方法。二是关于教学段落的取舍。尽可能地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例中,在课例中强化语文要素教学。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大多能品读、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景物之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要素刚好与课后第二道练习题相对应。教师要想完整地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就必须上完课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部分。可一旦涉及动态描写的部分,也就是第12、13自然段,那么这两个自然段的语用训练能否落实呢?朗读指导能否到位呢?即使都能落实,那必然缩减字词教学和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经过再三权衡,笔者认为与其胡子眉毛一把抓、草草走过场,不如选取静态描写的部分扎扎实实地教。基于以上两点考虑,笔者确定了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桨、暇、眉”等3个生字,会写“桨、暇”等10个字,理解“不可计数”。(2)感受静态描写下榕树之大、绿及无限生机,能用赞美和舒缓的语气朗读第5—8自然段。(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已基本上能把课文读通顺,能根据课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鸟的天堂的相关情况,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字词运用的精妙之处仍需教师点拨。虽然学生对不同语境中朗读的节奏、语气运用有一定的能力,但仍需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情制订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要素灵活安排和组织课堂教学。结合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要想更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应该明确本课需要用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厘清课文脉络,学习描写近看榕树的第8自然段,初步感受静态描写;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重点学习描写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情景的段落,体会动态描写。

(二)厘清理念,明确“怎么教”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笔者对《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

环节一:讀题导入,了解作者。这节课的导入环节,一开始笔者设计了几个版本:有讲故事导入的,有从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谈话导入的,有从交流对“天堂”一词的理解导入的。笔者经过试教发现:讲故事导入,花费时间太长;从交流对“天堂”一词的理解导入,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天堂”不理解,答非所问,有一个班级的学生甚至回答“上有天堂,下有地狱”,教师为了把学生引回课文内容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为了让导入环节简洁高效,最后笔者把导入环节改为通过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谈话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堂”是美好的、美丽的,再让学生怀着美丽的心情读课题,了解作者。让学生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和学习兴趣,顺势引入初读课文。

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在第一课时,生字词的音、形、义是必须要教的。针对五年级学生学情,笔者选择采用学生预习为主、教师检查为辅的方式,并挑选易错的、可渗透学习方法的字词进行教学,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筛选易读错的或难读的句子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本课生字时,笔者选择“桨、暇”两个生字引导学生用形旁记字的方法识记;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词语。教师通过这几个字词的指导,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及巩固识记生字词的方法,然后才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环节三:浏览课文,厘清文章脉络。语文要素的实施训练应循序渐进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鸟的天堂》一文比较长,一开始笔者认为该课脉络很清晰,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章内容,于是打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后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就改为借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脚手架”,让学生借助这个“脚手架”去抓住关键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厘清文章的脉络,同时也是对本学期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这一阅读策略的再运用。学生通过填空习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

环节四:默读课文,品悟生命之美。《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为了尽可能地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例中,更好地落实“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笔者紧扣课后习题巧设教学环节: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再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并用引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赞叹而又深情的语气读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使学生准确感知作者在静态美景中的心境;之后辅以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静止状态下的美该用怎样的语气、节奏读;最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朗读的舒缓之美,让朗读训练与语文要素的落实融为一体,水到渠成。

环节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夯实课后练笔。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结合”是《语文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课文文质兼美,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同时不该让学生错过模仿迁移的机会,因此,笔者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化身为小鸟,为大榕树呼朋引伴。在学生学得激情飞扬时,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运用的平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再一次巩固语文要素。

三、落实语文要素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能大体知道文本内容,知道自己的疑惑点,可以带着疑问参与课堂学习。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篇幅较长,倘若学生课前没有预习,那么在课堂上,光读两遍课文就已花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再加上读准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流程,一节课便无暇他顾了。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将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放到预习环节,即上课之前给学生下发一张预习清单或预学案,把预习的要求讲细一点,并且有布置、有落实。长期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预习的习惯。这也是促进语文要素落实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要注重语文要素的长线发展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能力训练“点”,按照一定层次梯度,渗透在各个年级的教材文本中。教师要想用好语文教材,就要树立整体意识,熟悉整套教材,在课前充分备课,做到“瞻前顾后、前后联系、前后呼应”。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策略单元,重点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关于这个策略的文字信息在全册书中除了在第二单元出现,第三单元略读课文《牛郎织女》的课前导语中也有提及,这也体现了统编教材语文要素长线发展的编排理念。本课的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和第三环节“概括课文内容”就贯穿了这一策略的运用,要求学生会读的地方可略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根据关键词选读课文,从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提高阅读速度。又如,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可计数”,也是对之前三年级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的再次巩固和运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关注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语言要素的衔接与发展,准确把握教材的语文要素,努力做到循序渐进、螺旋递进。即使是同一册教材,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也要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当一篇课文里出现一个语文要素时,要上联下延,根据不同册次教材中的不同要求去落实,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学习主阵地,以语文要素的落实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4-13.

[2]张波兰.浅析部编教材中“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中落实[J].课外语文,2019(25):35-36.

[3]黎素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6(1):35.

[4]孙书海.朗读之中悟真情:观《鸟的天堂》课堂教学有感[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2):63-64.

[5]李争,周有利.聚焦语文要素 萃取实践智慧:“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落地”主题沙龙[J].小学教学设计,2017(34):14-16.

作者简介:蒋洁萌(1976— ),湖南耒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