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

2022-05-30 10:48夏志勇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授课知行合一高中数学

【摘 要】忽视对知识的创生和发展,将新知识直接告知学生,是如今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弱化了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使数学教学陷入高消耗、低收效的局面。新授课教学应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遵循“以行求知”的教育定律,让学生从“行”中探索真知。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授课;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51-0037-03

【作者简介】夏志勇,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江苏海安,226661)教师,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专门设有“学业质量”板块,并指出“明确每一门课程到底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1]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走出一贯的以知识立意的“舒适区”,要向素养立意转化。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授课教学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其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伴随着知识的生成,尽可能地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使课堂成为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乐园。

一、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弱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新授课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经历,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维之巧、创新之难,从而走向创新、创造之路。“直奔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将新知识直接告知,没有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机械地记忆,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弱化了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2.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让学生重走前人的探索之路,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史、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力量,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而“直奔主题”式的课堂模式将数学知识孤立开来,隔断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割裂了数学知识与认知规律的联系,使学生认为数学十分枯燥与冰冷,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二、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即以先“行”后“知”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要从“做”中探索真知、获取经典理论,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笔者认为,新授课教学需要遵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规律,通过“行”将书本知识激活,展示潜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自觉地加以运用。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A版)第七章第一节“复数的概念”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在数学新授课中践行“知行合一”,实现知识和数学史的对接,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些伟大发明的创生過程,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

1.问题引入

师:请大家思考以下6个问题。(1)目前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数集?经过了几次数集扩充?(2)数集为何要扩充?(3)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在其著作《大术》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将10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之积为40”。这两部分分别是多少?(4)什么叫方程无解?方程是否有解与什么相关?(5)需要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形如x(10-x)=40的方程在新的数集中变得有解吗?(6)1572年意大利工程师邦贝利研究方程x3-15x-4=0时,利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求得了它的两个根-2±[3],而另外一个根写成了[2+- 1213]+[2-- 1213]的形式,邦贝利同时发现,这个三次方程显然有一个解x=4,由此你有什么结论?

以上问题链的设计以学生熟悉的数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了解数集每一次扩充的原因和方法,建立正确的数学观。随后设计方程在实数集内无解的问题,引入方程无解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探究方程无解的条件,让学生意识到方程是否有解与所掌握的数集有关。最后问题(6)引导学生探究等式[2+-1213]+[2--1213]=4,由于这个等式是存在的,所以负数开平方应该得到承认,但在实数集范围内又无法对其进行解释,由此说明在数学系中要对实数集进行扩充,借此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新问题、发展新观念的科学精神。

2.教学片段

为了解决负实数开平方的问题,如何对实数集进行扩充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交给学生,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教师赋予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和实践探究中形成的。笔者课堂教学的部分实录如下。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前三次数系的扩充过程。请同学们思考,为了解决负实数开平方的问题,要在实数集的基础上添加怎样的数呢?

生1:引入形如[-a](a>0)的数,这样负实数也可开平方了。

生2:我准备引入一系列的新数,比如-1的平方根记为a1,-2的平方根记为a2,-3的平方根记为a3。

生3:我准备用一个字母k,把[-7]写成7k,[-10]写成10k,以此类推。

师:生1只是认可了负实数可以开平方,但没有引入新数,借助已有实数知识,还是无法解释问题(6)中的公式;生2要引入的数太多了,不方便;生3的回答中如果[-7]=7k,[-10]=10k,那么[-7]+[-10]=10k+7k=17k,这与实数的观点是不符的,所以这几种方案均不可行。请大家再想一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生4:首先可以把负数开平方的问题进行简化。因为正实数可以开平方,而负实数可以写成正实数乘以-1,所以负实数的开平方问题可以转换为-1的开平方,因此只要解决-1的开平方问题就可以了。

在解决基础问题后,此教学环节以问题“为了解决负实数开平方的问题,要在实数集的基础上添加怎样的数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数系扩充的方法和应遵守的准则。随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体验获得学习成果的喜悦;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了学生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体会了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三、关于新授课教学的感悟

1.师生都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 “自我认识不足”是教师普遍的“舒适区”,部分教师觉得数学教学就是讲题目,身在讲台却不细磨课堂,不深研教学。学生的“舒适区”是不想动脑筋,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退缩。

师生走出舒适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书本上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探究”,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要把“知行合一”落实于行动,让课堂教学从原来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向“理解数学”“探讨数学”“培养合作”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有意强化问题引领驱动和趣味性表达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

2.要做好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

教学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做好教學设计,引导学生从“学好”到“好学”转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设计。新授课教学应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以及所学材料的不同,确定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无法因材施教,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纠正,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时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与合作;教师如何引导组织并促进讨论、评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2]

3.善于留白,注意节奏

在新授课教学时,教师要舍得放手,善于留白,要设置基于学生学情的问题,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梳理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3]新授课不能贪快,要把握好教学节奏,设置合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触发探究,在焦点处访谈,在关键处发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7.

[2]陈玉松.注重教学反思 激发数学活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26.

[3]夏志勇.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能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20,122.

猜你喜欢
新授课知行合一高中数学
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高中数学新授课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上好历史“三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