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研究

2022-05-30 02:37彭陶田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认同感职业院校院校

彭陶 田春

[摘           要]  对苏北师专院校及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进行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调查,得出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分析了专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并对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提升进行了反思。

[关    键   词]  “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88-03

各省市师专院校及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技能大赛,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职业资格考证能力以及技能大赛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这必然伴随着“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2021年7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意味着“三孩”政策正式开放。随着“三孩”政策的到来,儿童数量的增加会日益加重未来各地区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低幼龄阶段教师缺口会越来越大,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数量需求就会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所以,各个高职院校需加强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时代前沿知识等,使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及素养运用到幼儿园实际工作中,获得与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能力。

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正式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改革,并规定在2015年9月以后入学的师范生都需要参加国家举办的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以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中的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试讲或展示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证将学生能够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具备创设环境、观察评估、与幼儿对话等视为能力的重点。[1]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又出台了新政策,在学历、专业对口及考试难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选拔标准,这更加强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注重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在幼儿园实践中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各专业课教师基本做到对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的熟悉,保证课堂教学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融合,最大限度地确保课证不分离。

2021年9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研究修订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教育政策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为了贯彻职业教育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尝试融证入课、融赛入课、课岗对接,试图通过课程内容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2]同时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各个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也给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一些挑战,高职院校也更多地考虑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方面的研究。

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在校生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两所苏北师专院校及一所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回收228份,实际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达100%,并随机抽取其中的20位学生进行访谈。选用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前7道题主要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信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后26道题是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关于专业认识、专业态度和情感以及专业行为这三个维度进行的测评,进而了解和调查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认同感现状。

一般Cronbachs α系数(或折半系数)如果在0.9以上,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甚佳(见表1),可靠性分析表明克隆巴赫系数为0.975,量表信度很好。進而用统计工具首先进行可行性检验通过,其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表2所示),KMO值为0.959,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结果达到显著,显著性P值为0.000***,水平上呈现显著性,拒绝原假设,说明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专业认同感量表项设计区分度高。

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是通过计算这三个维度及专业认同感总分的均值、标准差、极大值和极小值来呈现其专业认同感的总体状况。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总分的均值明显高于理论均值3,说明其总体水平较高。对比以上三个维度,从专业认识这一方面来看,其均值最高,也就是说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个专业有较高的认同感。专业态度和情感的均值较高,得出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学校专业学习氛围、本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学前教育政策帮扶这块比较熟悉,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对学前教育专业还是有感情和有正确的专业认知态度的,是最高的。专业行为这一维度的均值最低,表明了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其及时请教专业问题、积极参加讲座和专业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等行动上较被动。

三、“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及分析

结合访谈结果可知,学生对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很高,学校非常重视本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江苏省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及学生达到与岗位匹配的能力。在各师专院校及职业院校官网上可以看到他们每年会上传新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每一届新生都会组织专家、本校教师、幼儿园园长共同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当下幼儿园及时代的具备理论和实践创新型人才。新的学期也会定期进行说课、开设公开课促进听评课能力的提升,在集体备课及专家指导教学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努力做到将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技能大赛考核要求及各科专业课授课内容融为一体,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增强了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

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在本专业学习方法及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还需要下功夫,读书期间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及掌握实操。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学生多门专业课线上上课居多,由于一些原因,学生入园实践机会减少,对很多学习不自觉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学生而言增加了学习困难,加之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这个年龄阶段的兴趣及关注点都偏向新鲜好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枯燥的专业课学习上。并且很少学生对未来有清晰的蓝图规划,没有清醒地意识到现大学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对他们人生方向发挥的作用。只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保证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学前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的高低将影响他们的专业能力及职前准备。因此,要重视提升“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在校生专业认同感。

四、反思“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在校生专业认同感的提升

(一)引导学生入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解

从以上研究可知,“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在校生专业认同感较高,这就需要师专院校及职业院校继续保持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入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解。鼓励所录取院校在邮寄该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由学前教育专业所在学院制订任务清单放入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完成系列打卡任务,内容可以包括用视频、照片形式记录半日或一日带3~6岁儿童的经历并把心得记录下来;去离家最近的幼儿园值日一周,观察幼儿入园、离园的情景,并制作PPT进行相关汇报;积累至少10种学前儿童游戏并能独立组织开展等。初步熟悉3~6岁幼儿,具备基本观察幼儿的能力,在完成系列任务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等,能完成简单的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前的任务,收获了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及热爱,并学会关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接下来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本专业学习氛围,积极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的情感教育

很多师专院校和职业院校近数年来已陆续开展入学专业宣讲教育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但是效果较一般,仅仅靠一场讲座远远达不到树立坚定的专业认同感,没有长久有效地进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在校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设。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前任务清单制,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组织的师资梯队分小组验收新生的准备成效,新生可以在新学期一个月内完成任务清单的分享,专业小组教师进行指导,新时代下的“师徒”制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真正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树立科学、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同时鼓励新生与学长、学姐沟通或到图书馆借阅与本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进行专业读书分享活动,为坚定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奠定良好的专业情感基础。

(三)完善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模式并进行职业规划

坚持“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将学前教育专业课与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园岗位需求及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相结合,并考虑当今的教学形势,重视学前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树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在教授专业课内容时融入丰富的幼儿园案例,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保证高职“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其专业方面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及时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前认真对待并做好复习工作、及时请教专业问题、积极参加讲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岗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更加专业化,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师资。在这个基础上和学前教育的职业规划有机结合,邀请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来校开讲座,辅以与幼儿园、机构参观学习,通过见习、课程实践、实习动员等多种形式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充分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学前教育职业产生更加真实的感性认识,让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从而提升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8):3-6.

[2]曹莉.“課岗证赛”融合式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创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5):37-43.

[3]汪超.“课岗证赛融合”趋势下学前音乐教育课程“3E”教学模式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21,5(6):48-50.

[4]秦清梅.“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1(10):19-23.

[5]向黎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岗证赛”融合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1(6):29-32.

[6]杨竹兰.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就业选择关系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1.

[7]管思源.独立学院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8]寇悦.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①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高职学前教育在校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79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彭陶(1991—),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课程。

猜你喜欢
认同感职业院校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