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22-05-30 04:15袁红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政评价课程

[摘           要]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即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无缝穿插价值观的引导,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重点分析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问题后,提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步骤。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03-03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要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课程思政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认同、再接受,进而主动效仿并积极实践。但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思政目标的确定、思政教学内容的建设、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校所涵盖的各类课程的功能是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教师可以依托专业课程内容,通过具体教学去实现,但素质要求的真正落地是需要依托课程思政去实现的。高职院校现行课程体系具有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等特点,专业课程教学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侧重培养具有技术技能素养的专门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对“职业人”的塑造,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引领的培养,造成课程育人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失衡,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不清晰。

(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不丰富

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依托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才能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完美融合。在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取特性的基础上,建设丰富的蕴涵思政点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中,由于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具有隐蔽性、随机性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师对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整合能力较弱,生搬硬套地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职业道德等全搬出来,忽视课程的特殊性随意挖掘,为了课程思政而强行植入,造成思政元素的杂乱分散与迷茫缭乱。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创新性也不足,多门专业课使用同一案例,教师反复讲,没有考虑每门专业课程的特殊性,看起来丰富,实则是匮乏。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但涉及课程思政部分,教学方法就显得很单一。教师一般把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专业知识的讲解同步进行,讲解结束后教学过程就结束了,没有后续的价值選择和实践的过程。思政元素在融入教学时很多教师都是用讲大道理的语气和方式,大道理空讲多了就是“尬聊”,教师尴尬,学生茫然。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感同身受的内化吸收的过程,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讲故事、谈体会、观看素材片,不管是哪种思政融入方式,都得是发自内心的,都得是适合当下学生情感需求和认知的,不能是空讲大道理,与学生“尬聊”。

(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环节缺失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环节的缺失是一个非常显性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很多环节都缺失。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中课程思政部分不足,多数停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质量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二是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评价体系的缺失,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引领方面的具体考核指标,教师也没有用足够的精力和工作热情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三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的缺失,很多学校没有制定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下发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很少,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数量和种类不多,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的培训机会也不多,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措施缺乏等。四是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模糊,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很多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目前都还处在探索阶段,评价标准的确定也就更难,加上评价后的反馈途径不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也就更有难度。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政治坚定,情怀高尚,文化底蕴深厚,愿意并且能够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有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能够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用恰当的手段将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

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落实到人,要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要对教师加强思政教育引领。“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教师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为学生赋能。这就要做到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责任,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魅力与职业精神。(2)要对教师加强课程思政相关培训及考核评价。专业课教师存在对思政内容理解不到位、不充分、不准确,对课程思政规律把握不够,对思政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应把教师团队的思政理论学习和素质提升纳入专项能力培训体系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搭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交流平台。此外,将课堂思政教育成果适当引入教师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通过绩效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责任担当。(3)要进行课程思政的项目建设,聚焦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常态化,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路径,引导教师将课程思政育人落实、落小、落细、落对。

(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各项要求,分类落实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实训课不同类型课程的建设要求,需要建设课程思政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科学架构,要打破原有的教学内容设计,努力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分类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和与之配套的资源使用协调机制,避免资源在同一班级的重复使用,思政课程资源建设团队要实时更新和分享各种资源。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每门课程要确定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如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可以以“寻找优秀民族企业之旅”为主线,收集和整理大量优秀民族企业的资源。课程内容要具有前沿性与时代性,注意收集当下的资源。

此外,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等新颖灵活的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国家或企业推出的互联网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学习强国App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当地红色旅游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前沿的资源形式,给课堂思政教学注入活力,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

课程思政要求教学设计要有其独特性,一定不能强行植入、生搬硬套,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分组辩论、专项课题、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在丰富和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效果。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可以利用大师成长道路、学科发展史、教师个人经历等故事,选择我国的事情,如我国的政策、意识、文化等,以当前热点问题和难点为论点,发散学生思维,同时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心理和情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教学中通过阅读文献、行业报告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发展背景和未来趋势,编写调研报告,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国家相关政策、行业发展情况等,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前瞻思维。除课堂学习之外,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组织在线课程学习有关思政内容,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通过企业实习、项目实训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训中亲身体会和真切感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

(四)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特别是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强化教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关键。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案课件、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训教学、学生评价与反馈等各环节,系统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让课程思政有建设抓手、有建设动力,指导和激励教师自觉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规律,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自觉将课程教学与思政铸魂育人结合起来,主动思考,积极实践,并不断反思。

三、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步骤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最后要落到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有其课程类型的独特性,但整体上还是有相对规范的步骤,如图。

第一步:确定课程思政培养目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行业企业制订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以及本专业开发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深度挖掘课程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价值取向等要求。根据党和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建设任务,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建设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第二步:深入分析了解学情

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学习基础等基本情况。主张有针对性地备课,精准施教,大力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第三步: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内容

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在把握课程思政整体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准确梳理出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制订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的课程教学标准,对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整体设计。

第四步: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依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知识点、能力点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并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中,落实到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用、教案课件各方面,让课程思政建设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第五步:设计教学过程

撰写课程具体的授课计划,进行课程思政的教案设计,确定每个教学内容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研究和探索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思政育人点,收集和建设完备的教学资源,并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的课程思政设计。

第六步:设计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教学评价体系,随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评价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对能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进行评价,例如带有思政元素的小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论文,甚至是自导自演的短视频等。评价标准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可衡量性原则,能准确、真实地反馈教学效果。通过评价分析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持续性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其交流人生理想、共划发展方向,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

四、结语

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发挥课程的教书育人功能,成体系地培养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挑战,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在其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结合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升自我师德建设,在思政教育中持续发力,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武群堂.试论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引领作用: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2]张鲲.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3]张艳梅.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4]汤苗苗,董美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

作者简介:袁红兰(1981—),女,汉族,江西分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文秘专业教学等。

猜你喜欢
思政评价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