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30 06:00沈悦王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体裁语篇气象

沈悦 王玉

[摘           要]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创设了气象科技英语培训课程,该培训深受学员欢迎。对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概述和分析,并着重研究、探索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气象科技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63-03

气象业务科技人员英语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个长期探讨的课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尝试以面向国际气象学术交流、提高学员使用英语从事气象学术交流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改革,通过八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笔者有幸师从几位教授,参加了后两期的教学工作,收获颇丰。

一、气象科技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气象发展的需要

《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开放合作……深化全球气象合作与交流,加强全球和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履职,全面参与国际气象事务,探索发起国际气象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全球气象治理的话语权。”

(二)科研创新的需要

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趋势是要充分利用、借鉴前人及各国的研究成果,迅速抢占科研制高点;两个特点,一是研发节奏加快,二是技术全球一体化。快速查阅信息,对技术变化准确跟踪、及时辨识极为重要。因此,英语作为现代气象科技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学员自身的需要

气象部门对科研与业务人员在专业领域里的英语表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在国际学术界SCI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还需要在相关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会议(如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际舞台上与各国同仁交流讨论、寻求对策。而气象业务科技人员,一般都通过了国家各类外语考试,拥有相当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但大多存在速度和准度的问题,且普遍存在英语写作水平偏低的情况。

二、气象科技英语教学的实践

(一)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框架

英语教研室创建了为期六周的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班型,定位培训对象为中高层次的气象业务科技人员,确定培训目标为:通过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强化培训及听说训练的辅助培训,扩大学员的气象专业英语词汇量,提高其气象科技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文气象文献的阅读、写作能力及国际气象交流能力等。为此开发了六门重点培训课程,构建了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框架(详见表1)。

(二)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优化

这个班型已举办了八期(一年一期),在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教研室主要做了这样一些优化工作:(1)更新教材,教研室编写了四本教材。《实用气象英语教程》(刘华、周小刚编著),《气象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南》(刘华、伊兰编著),《气象英语听力教程》(田静编)、《预报员服务英语》(马小梅、郭虎、苏德斌编著)。这些教材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科技英语教材建设的成果,更新、丰富了此类教材的内容。(2)调整结构。①调整。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课调为培训重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增加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课程的权重。阅读课占比34%,写作课占比29%。②拓宽。为了使学员全面了解撰写科技论文的全过程,提升其科研水平,特设了“气象英文科技论文的准备与投稿”专题讲座。(3)充实教师。①聘请气象专业教师,用英语讲授气象科技英语“泛读”课,以达到“用英语学气象、用气象学英语”这个一石二鸟的目的。②聘请外教,外教课重在创造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进行真实的听说训练。

三、气象科技英语教学的探索

(一)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是建立在体裁概念和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思路,最早起源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后被逐步引进并应用于我国外语教学,在商务英语、法律英语以及其他各类专业英语领域广泛尝试,这些实践为国内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空间。随着体裁这一概念逐渐渗入语言学研究领域,语言学家认为体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体裁是一种交际事件分类,涉及交际主体、语篇功能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2)这个分类的主要标准就是被其交际社团成员一致公认且共同遵守的整套交际目的,这些交际目的构成了体裁的理论依据。(3)同一体裁的语篇能够生成大致相同的结构图示,这些结构影响、制约语篇内容和语言风格。

体裁教学法是以体裁作为切入点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体裁和体裁分析的理论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特定的体裁语篇结构图示,帮助学员理解语篇结构。体裁教学法虽晚于成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但目前已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广受关注。该教学法认为语言知识与论文写作关系密切、息息相通,并隨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产生了与不同语境相适应的语篇体裁。气象科技英语是语言学界提出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属于这类特殊体裁,其语篇结构既有科技英语学术论文的语体风格,又有气象学科的自身特色。因此,体裁教学法适用于气象科技英语学术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气象科技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引入体裁教学理念,从国外顶级学术期刊上选择近五年刊发的气象科技英语论文进行体裁分析、指导学员练习模仿写作,以此将词汇、语法学习同其体裁结构、语篇规范相结合,使学员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语用知识,学会在写作中准确、得体地表达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体裁分析法为理论依据,引导学员对气象科技英文期刊论文的摘要、引言、材料、方法、结果及研究讨论等论文各个部分进行体裁分析和结构分析,使学员透过词汇、语法,更深层理解语篇语义,体会语篇中的句子、段落如何形成,如何在结构上有机整合,进而增强学员的理性认识,降低论文写作难度。

(二)模仿写作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气象科技英语写作是一门工具类课程,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若想尽快掌握论文写作的知识、规范和技巧,仅靠讲解体裁是不够的,必须依赖科学、系统、足量的仿写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必须指导学员亲自动手,通过仿写来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模仿写作,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依据,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输出并运用到写作训练中,从仿写到原创,循序渐进,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而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课堂学到的体裁分析信息只是进入了短期记忆,只有经过反复仿写练习才能使这个体裁信息进入长期的记忆储存。学员常感困惑,明明是认识的词汇却不善使用,明明是学过的语法却不能用活。换言之,断字识文不成问题,而遣词造句却困难重重,仿写练习恰能解决这个问题,且能事半功倍。采用体裁分析加模仿写作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员的体裁意识,提升学员的应用能力,夯实学员的写作基础。

体裁分析教学后,教师即可指导学员尝试仿写练习,初时可从诸如论文的摘要、引言、结论等不同的段落开始,以降低仿写难度。课后的练习可巩固课内的讲解,能使学得的知识及时延展为技能,真正达到学有所得。平时,学员可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英语程度去选择相关内容的气象科技英语论文,选择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选世界顶级的英美学术刊物。二是要选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三是每次要选两至三篇论文,以发现共性,避免以偏概全。笔者以为,若要解决气象科技英语论文的写作问题,范文的筛选、分析与仿写练习尤为重要。范文要标准地道,一定要出自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之手,要语言上乘,符合规范,具有模仿价值。具体讲,要选择最近五年左右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英美学者的优秀英语气象科技论文,以此为范本,进行体裁分析、模仿写作练习。

仿写过程中,学员要模仿写作技巧,更要模仿谋篇布局。通过模仿,要强化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各种要素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文章体裁属于宏观模仿,如论点的提出方法、论证方法及写作过程等,主要是了解这些内容如何组织建构、如何组织完成的。微观模仿主要是巩固以往所学词汇,加深学员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培养英语写作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能抄死自己,更不能死抄人家。“后之人未有不学古人而能为诗者也。然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的这一句把模仿写作说绝了。

(三)以读促写

语言输入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只有大量语言输入才能促成语言习得。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不同,难以获得理想的语言环境,难以获得大量的视听语言输入。没有输入,哪来输出?因此,气象科技英语写作教学应采用“输入领先”“阅读领先”的教学理念,也就是“以读促写”。阅读是最好的语言输入,可以提升单词辨认、意义理解和逻辑思维等多种技能,还可以获取行业信息、科技信息,了解并增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能力。在以读促写过程中,要强调通过阅读获取有益信息,强调通过阅读取长补短。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阅读能让学员意识到自己写的和所读文本之间的差距所在,并能为填补这一差距提供帮助。

阅读英语气象科技论文还能丰富学员关于气象科学各种话题的知识,能帮助学员了解英语气象科技论文的风格,能让学员接触到关于数字、时态、措辞等方面的模式,能提高学员判断复杂文法结构,使用复杂且地道英语的能力。阅读中应注意积累语篇中常用的程式语(Formulaic sequence),程式语概念是英国語言学家首先提出的,包括行话、套话、术语、习语及在句子结构中常用的高频短语,使用时不需组织,而是直接从整体存储的记忆中整体取用。写作中灵活运用程式语,可提升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可使文字表达更加准确和地道。而那些过渡性的程式语,更可使文章层次清晰、语篇连贯。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中,以阅读为手段,达到促进学员写作的目的。这一教学模式能引导学员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员通过“读—写”循环,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阅读中所获得的英语知识内化,通过写作练习输出,形成读写联动,促进双双提升。

要注意养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意识,要有选择、有目的地阅读,并在阅读后,依托阅读材料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在理解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基础之上,了解文章主题、行文结构及其特点,再将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写作做足功课。阅读英语气象科技论文是了解信息、扩展知识、积聚素材、提升语言写作技能的基础。通过边阅读边仿写的训练,能够促使学员在阅读过程中,将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变为一个主动过程。帮助学员激活语篇、语步图式,识别句群衔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培养学员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及英语思维方式,克服母语负迁移,避免出现中式英文。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读论文,是真实的语言输入,这个输入量要够大,要大于当前自身的英语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多方面收获和进步,包括:感受国外同行做学问的方法和写论文的思路;了解气象学科前沿知识,明晰气象学科发展动态,提升气象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本文仅结合笔者自身体会,探讨了如何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员摸清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体会语篇结构的构建过程,激发学员兴趣、传递英语知识。时代在发展,创新无止境,英语教学须不断吸取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不断优化和创新。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气象全球合作,气象培训须紧随时代步伐,了解国家发展的新要求,探索气象培训的新策略,为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华,王春竹,陈金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成人科技英语培训课程的构建研究:以气象科技英语培训课程创建为例[J].科技视界,2021(1):118-121.

[2]赵晓丹,宫晓莉.学科英语写作体裁教学框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6):88-89.

[3]陈艳华.“互动假设”理论下的模写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4):166-167,170.

[4]刘念.“以读促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9,18(15):201-202.

作者简介:沈悦(1987—),女,汉族,北京人,悉尼大学教育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科技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