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教学研究

2022-05-30 13:28杨宝媛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古筝教学学科融合

杨宝媛

摘要:学科融合、学科综合、跨学科交叉等相关学术话题已成为国內外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科融合的理论视角来对古筝教学进行研究。以王建民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为例,在阐释该乐曲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美学特征、传统戏曲特征的基础上,探析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美学、音乐与戏曲融合的古筝教学研究。

关键词:学科融合  美育  古筝教学

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85-04

一、学科融合理论概述

在国外,很多欧美国家较早就开始了对学科融合、学科综合、跨学科交叉的研究。例如:英国实行教育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相互融合和课程综合实践化。他们认为一切学习都要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而课程综合化则是让儿童在多学科之间去探索,找到其中的交叉点,在实践中既学习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美国的教学模式也体现出了学科融合的特点,课程以问题和项目为起点,将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融合发展,重视实践加跨学科,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解析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国外教育家关于学科融合的理论,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与各艺术门类的融合。它将语言、节奏与音乐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以节奏朗诵、拍手跺足等方式组织音乐游戏,通过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

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学科融合理论发展的标志。“提倡学科综合”这一基本理念被首次正式提出。文件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022年4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改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了“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二十年前2001年的课标比较,国家依旧把学科融合、课程综合的理念放在了首要位置,并进行了不断的完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具体化。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密切相关。音乐教育需要与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将音乐、文学、戏曲、美术、影视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会音乐艺术之美,拓展视野,能够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正如钟启泉教授在书中所说:“各学科若自立门户,张扬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结果会造成‘多核心,而‘多核心无异于‘无核心。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应当是刚性的、僵化的,而是软性的、互通的。”正因如此,才更能够体现出学科融合理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真正的学科融合并不只是简单的多学科知识的相加,而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一种深层次的融会贯通,最终交融形成一个整体。

上述理论都说明,关于学科融合的话题已成为了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其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科教师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话题。国家颁布的各个方针政策也证明,学科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在学科融合的理念下,古筝教学不能是单一的技术训练,理解曲中意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音乐的精髓、以美育人、以美培元才是最重要的。王建民所创作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是中西结合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本文以此曲为例,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其如何与多学科融合的问题。

二、作品《枫桥夜泊》的多学科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学特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为唐代诗人张继于天宝十四年所写。这首诗是在张继进士及第第二年后,恰逢“安史之乱”,为躲避战乱从长安一路逃亡到政局稳定的江南,途中经过苏州(诗句称“姑苏”)时夜泊枫桥所作的。秋夜的凄冷、身世的飘零,诗人有感而发写出了这首闻名于世的佳作。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以“愁”统领,景物的撷取、意象的组合都传递出了诗人心中浓浓的愁绪。

前两句所写的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勾勒出一幅秋江夜泊图,寂寥苍凉的感觉潜滋暗生。这种愁绪不仅借助于特别的景物传递,而且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更添了一番韵味。落月无声,啼乌有情,寒霜满天,衬托的正是诗人内心无限的孤寂忧愁。诗句借助动态景象的描述使诗人的愁绪达到了顶点,“钟声”衬托出了夜的静谧,也进一步渲染出了不眠人的辗转反侧、愁绪满怀的状态。渔火与月夜的明灭对比,钟声的有声与空寥的无声交织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了江南水乡寒冷秋夜中诗人的孤寂忧愁。

《枫桥夜泊》的传播和影响从唐朝延续至今,在文学到音乐、绘画等方面,其传播的内容也日益丰富。现代文人墨客用画笔再现了《枫桥夜泊》的意境,创作了《枫桥夜泊图》;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教授为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谱了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徐振民教授以《枫桥夜泊》为题材创作了交响音诗;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以《枫桥夜泊》为标题创作了古筝协奏曲。

中国音乐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在山水情怀、人文精神等方面,中国传统审美中多以“自然”作为意象来传达作者的内心思想,并以高山、流水、夜月、花鸟等具体形式来进行表达。其中,“山水”这一意象在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视为人类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宿。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家乡以及山水之间的情怀,体现了作者或演奏者如山一般豁达、水一般顽强的意志与境界。他们或借山水以言志,或借山水以寄情,或借山水以寻美,无论是哪种,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山水都有着提高人生感悟以及提升个人修养的价值。正如《枫桥夜泊》一样,时局动荡,纵使自己想在朝堂发挥远大志向,但如同浮萍一样漂泊无依的现状,又该何谈前途,诗人夜晚来到苏州城外,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真是借景消愁愁更愁。

(二)中国传统美学特征

中国音乐有着五千年辉煌且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蕴含着“礼乐思想”“中和之美”“气韵合观”“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等艺术精神,追求“和谐”的境界。因为大部分传统乐曲、现当代乐曲都蕴含着很深厚的思想,习惯于用音乐的形式来诠释诗文的内涵。所以,想要真正的体会乐曲的内涵,其一,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了解其中意境;其二,演奏者在演奏乐曲的时候应该将自身带入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实现所奏及所想的目标,再现乐曲及作曲家意欲表达的情绪、情感,如此才能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美。

1.意境美

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品格上的一大特征是追求空灵“意境”,这种意境使自然与心底里的空灵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中国艺术是含蓄内敛的,其以直击灵魂的深度,给人带来了沉醉的感觉,重视自娱而非他娱。三五好友相聚竹林,对诗、弹琴、舞剑,一场雅集,好不惬意。弹琴也不为使观众满意,只求自我的畅快陶醉。用刘承华书中所言,它的美感状态完全在于“内心的陶醉”和“封闭的玩味”。

世人在鉴赏评价《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时候,喜欢用“六景一事”来概括。“六景”是落月、啼乌、满天霜、江边枫、渔家火、不眠人;一事是听寒山寺的夜钟。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清冷与惆怅的事物,一个“愁”字更是将这种霜寒可感的凄冷点染开来,体现出了悠远的意境。桥、水、树、人等,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勾勒出了独特意境,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体现出了中国艺术中所特有的美学特征。乐曲中的“愁”具体体现在慢板部分,琴声深沉含蓄,婉转幽怨,伴着钢琴单音缓缓流动,把诗人的那种忧思惆怅、无限思绪,通过层层铺设体现在了乐曲中。

2.虚实美

中国哲学强调“虚”“空”“无”的重要性,认为虚实相生是最好的表达。古代音乐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中国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音乐也表现出了这种特点。中国音乐同中国绘画一样,擅长“留白”,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艺术追求“写意”而非“写实”的艺术效果。“写意”就是写意境,用概括、象征、暗示来表达。留白虚化,不要求形似,要求神似。以绘画为例,中国的山水画以线条象征性地勾画出景物的大致轮廓,并略去大量实物细节,目的就是为了传达神韵。而西方艺术形为先,西方的油画能够以精准的比例和透视关系描绘出实际的图景,给人“照片”一样的感觉。中国乐器同样如此,古筝采用中国传统音乐中三分损益的五度相生律,泛音滑音极多,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古筝音乐作品《枫桥夜泊》的引子段落,就采用了“虚音”与“实音”来体现音的虚实对比。“实音”指正常发出的声音,“虚音”也就是古筝的泛音技法。当实音与泛音各自发出音效,虚虚实实组合在一起时,就如同诗中“江枫”“渔火”的星星点点一样。

3.无言美

中国道家哲学强调“大音希声”,认为最好的音乐是听不见的。无声并非真的没有声音,而是一种声音与心灵自由流动的永恒状态。中国人认为“无”是第一位的,“无”是无限的世界,中间延伸了有限世界。生的尽头是死,终归虚无。无限的声音才是最大的,在无限中“写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追求。《枫桥夜泊》的尾声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美的完美体现,古筝以泛音来呈现,配合纯净缥缈的钢琴音色,若隐若现,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用多余的描绘,只需静静回味与体会,一切尽在无言与想象中。

4.韵律美

“韵”是根植于人和宇宙的生命律动状态,中国人追求余音袅袅、余烟飘飘的效果。古筝音乐作品《枫桥夜泊》同样如此,以乐曲的引子为例,其以独具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的散板呈现,两个乐句围绕着中心音做了自由反复,相对自由、模糊的弹性节奏,长短不一的句段,可以象征永恒流动的气韵。音乐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态势,像散文一样自由流淌,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其“来无影、去无踪”的自由音响中,其实有精心的控制,这种控制使之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散而神不散。

(三)中国传统戏曲特征

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其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将昆曲、苏南民歌、江南丝竹乐、雅乐音阶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合到了一起,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呈现出了江南特有的秀美清新风格,以写意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这首乐曲是一个对称的结构,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散、慢、中、快、慢、散”的渐变原则,在规整节奏中蕴含张力,构成了单乐章协奏曲形式。曲式结构为引子——慢板(A)——过渡段(连接部)——快板(B)——华彩(连接部)——慢板再现(A)——尾声。

谱例1 曲式结构

中国传统调式为“do、re、mi、sol、la”的五声音阶,而王建民先生在写《枫桥夜泊》时吸收了戏曲、民歌等素材和音调特征,打破了传统调式的局限。乐曲定弦采取人工定弦的方式(譜例2),在传统的五声调式中加上了变徵与变宫,将五声与七声调式并存。乐曲以中国传统七声雅乐为基础,采用多种宫系调式

( B、F、 A、 E 四个宫调式)之间相互转换,非常独特。

谱例2 乐曲定弦

《枫桥夜泊》中的昆曲特征主要表现在昆曲调式调性的运用以及昆曲音调旋律的应用。引子部分的旋律多为变徵和变宫,具有典型的昆曲北曲派系的音乐风格。北曲调式以羽调式为主,大量使用“la”音,这在此曲中也有体现。引子部分以C羽调式结尾,过渡到慢板部分则采用了G羽、C商、C羽的转调,再从行板部分的C羽调式逐渐发展到快板部分的F羽调式,最终再现部分回归到G羽调式。

三、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教学研究

(一)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品悟意境引导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的音乐与文学一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来都有将诗词改编为歌曲的惯例。音乐与文学融合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品悟意境,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听”“品”“悟”的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其诗词的含义,多多朗诵,再通过弹奏练习,将自己代入,深切体会孤寂忧愁的意境。例如:乐曲的引子部分由两大句构成,采用了自由的散板形式,雅乐中升“fa”音使得昆曲的音调更为突出,展现出小舟轻泛、朦胧缥缈的画面,呼应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引子的意境可以用“清、淡、雅、远”来形容,在散板这样充满自由弹性的节奏里,情感、力度、速度都应当控制住,慢慢地、含蓄地表达,不要太外放或推得过猛。总之,该部分运用了泛音、点指、琶音、遥指的演奏技法,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江夜泊图中,感受孤寂悲凉的意境美。再如:引子由四组实音开始过渡到泛音,形成了一种虚实相映的空间感,而后由虚转实,小小推动情绪,形成对比。在演奏泛音时需注意,弹完后演奏者的左手应当立即抬起,一直压着会使声音不够透亮。

(二)音樂与美学的融合——以声补韵演奏技法

中国传统美学追求“韵”,这种缕缕不觉、三日绕梁的余韵,吸引人们去听、去品,并沉醉其中无法自拔。“韵”让我们感觉它就在眼前,而伸手去摸时却又飘忽不定。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自然也对此有所体现。“以声补韵”是古筝传统,左手的上下滑音、颤音、遥指等演奏技法等都是为了使余音延续。右手弹为实,左手的按划音为虚,若是缺了左手的韵味,便也失去了古筝的韵味,滑音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古筝乐曲的韵味所在。

音乐与美学的融合在这首乐曲中首先表现在“韵律美”。在慢板的第一部分中(第3~28小节),可以在不影响左手弹奏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入一些滑音。根据弹按尾随的规律,左手在空暇时可以适当的辅助以微颤音。比如第12小节中“7、1、6、4”的音调,若是只用右手弹奏则平淡无奇,但若是在高音“1”上加上颤音,便更能突出乐曲的抑扬顿挫,丰富音乐情感,延长乐音,让我们感觉到音好像一直都没有断。遥指“5”也同样如此,如若是单音,一个音弹完就没有了,也就没有延长乐音的效果,显得过于单薄。而遥指则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一直在延续。在慢板的第二部分中(第29~35小节),滑音则是模仿古琴悠长气质的一种效果,其可以将韵味变化融入到音乐之中。

其次表现在“无言美”。乐曲的尾声部分就是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完美体现。古筝是以泛音来呈现的,钢琴旋律声部具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其运用了引子中的核心旋律与音调,再现了主题。整体演奏力度以“pp”呈现,以古筝的泛音模拟寒山寺夜半时分传来的钟声与木鱼声,最后在钢琴的伴奏中缓缓结束,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让其在古朴悠然的意境氛围中久久不能走出。

(三)音乐与戏曲的融合——昆曲调式调性及昆曲音调旋律

中国传统音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微分音的使用,比如古筝潮州流派中的“轻三六”(略降la和mi)及“重三六”(略降xi和略升fa)等调式、民歌音乐中的“哭腔”“拖腔”、戏曲音乐中的“甩腔”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风格筝曲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以戏曲为素材创作的古筝曲。音乐与戏曲的融合渐渐成为了当代作曲家探索和创新的领域之一,其原因在于,古筝“以声补韵”的特点非常适合表现戏曲腔韵的特点。

《枫桥夜泊》与戏曲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昆曲调式调性以及昆曲音调旋律的应用方面,该作品的作者是江苏人,对昆曲的特色特点非常了解,乐曲中虽然很难将旋律做到具体的划分,但全曲又无一不散发着昆曲的旋律手法。例如:乐曲的慢板与曲牌《朝天子》的旋律相近,快板开头旋律与《沽美酒带太平令》《宝剑记·林冲夜奔》中武生唱腔相近。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与要求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首要要求,学科融合也因此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与重要性。古筝作为自本土产生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教学上也不能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而应该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加入古筝精华的内涵,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从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古筝老师们提供借鉴与些许参考,只有不断地研究挖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完善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古筝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华.不断推进学科融合的英国美术教育[J].美术,2019(06):131-133.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2(01):6-16.

[3]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3.

[4]张丹丹.探析现代筝曲中昆曲音乐元素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赵季平,莫蕴慧.普通高中教科书 音乐鉴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古筝教学学科融合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枫桥夜泊》及其三种译文
对唐代古诗《枫桥夜泊》意境的赏析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