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窥探

2022-05-30 19:48石津菀陆好
艺术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家庭教育

石津菀 陆好

摘要: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也是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会对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体系中的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促进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中美两国作为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在家庭教育观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时难免产生冲突和障碍。文章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剖析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由此提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提升自身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选取中华优秀文化,并与时代相融合,推出适应社会的新型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发展,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家庭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孙子从美国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03

0 引言

《孙子从美国来》是2012年在中国上映的一部以传承与保护皮影为主题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中国陕西省华县,主人公老杨头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皮影戏演员。一天,长期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杨栋梁突然带着洋媳妇爱华和洋孙子布鲁克斯回来。还没等老杨头回过神来,杨栋梁夫妇因为要去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把布鲁克斯委托给老杨头照顾,其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各不相同,相互排斥,经过一系列碰撞后,彼此包容,最终产生了深厚的祖孙情。同时,影片中镇文化站王站长多次邀请老杨头出山表演皮影戏,老杨头每次都婉拒。最后,老杨头在王站长以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当地经济为理由的劝说下答应“出山”,办起了皮影表演培训班。文章从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出发,讨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何减少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障碍。

1 研究家庭教育观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響,是全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1]。家庭教育同时是传递人类经验、加强家庭纽带、维系社会生活的基石和核心。家庭教育模式受国家政策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既反映了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又促进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和强化[2]。家庭还是文化价值观形成的最初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观念等都受其影响,因此,家庭价值观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而言,也占据重要位置。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同的文化之间必然产生碰撞,对家庭教育观的研究,不仅能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缓解冲突,还能够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影片中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2.1 离婚观念的差异

“离婚”一词源于《晋书·愍怀太子传》:“初,太子之废也。妃父,王衍表请离婚。”原意是指解除婚姻关系,后指通过法律手段来解除夫妻关系[3]。传统思想中的婚姻观认为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大众认为离婚是一件丢人的事,人们对离婚者有千奇百怪的猜测,对当事者的态度也都是或可怜或同情。而为了避免遭人非议或者为了孩子,许多夫妻会选择忍耐,不离婚。影片中的老杨头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北农村的老人,村子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所以老杨头坚持传统观念。他始终留着死去的老婆为儿子杨栋梁做的龙凤呈祥的新被子,就是想着等杨栋梁结婚用。在知晓爱华离过婚,还带着儿子布鲁克斯时,他直言爱华是个带着拖油瓶的洋寡妇,并催促儿子一家连夜离开,他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但是在大部分美国人的观念中,两个人的结合与分开都是出于自己的考虑,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利,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自己的选择。影片中在外学习工作的杨栋梁向留守农村的老杨头解释,自己和爱华是因为志同道合和情投意合才走到一起的,在对话中,两种婚姻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2 教育方式的差异

古代中国思想讲究“三纲五常”,三纲的其中之一指的就是“父为子纲”。说明了古代家庭关系中父亲地位的权威与至高无上,孩子应该服从家长的要求。影片中的老杨头对儿子不通知他就直接跟爱华结婚恼羞成怒,为夫妇俩不经他同意就把布鲁克斯留下来让他照顾而生气,甚至迁怒于布鲁克斯。同时在中国古代,家长还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时会直接动手教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儿子杨栋梁在给老杨头留的信里劝诫父亲,如果布鲁克斯不听话,讲道理就可以,千万不要动手。也正因为古代思想中家长地位的权威,家长的态度一般都比较强势,对孩子没有耐心。影片中的老杨头发现儿子儿媳两人留下布鲁克斯去工作时十分恼火,准备追回他们时,告诉布鲁克斯让他不要离开,布鲁克斯没有听懂而摇头,问他什么意思时,老杨头直接呵斥,然后直接锁门自己离开。另外,布鲁克斯因老杨头的训斥选择离家出走时,也被老杨头强硬地抱回了家。而在大多数美国家庭中,家长更倾向于和孩子做朋友,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家长面前,孩子可以畅所欲言。洋媳妇爱华把自己当作布鲁克斯的朋友,耐心解答儿子的问题和困惑。对于爷爷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问题,解释道只是因为爷爷还不够了解,等到了解了就会喜欢他。

2.3 关心方式的差异

受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印象中父亲的形象总是高大威严的,其一言一行对家中的孩子有巨大的影响,深受晚辈的爱戴和敬畏。也因为这样,一些中国父亲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即使心中满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行动胜过言语,嘴硬心软,更不会向孩子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爱。电影中的老杨头对儿子突然回家心里十分高兴,但是嘴上却说着“你怎么没有死在外面”。儿子肚子饿,问他有没有吃的东西时,他嘴上说着“屎吃不吃”,转过头就给儿子做了一碗油泼面。即使是对他一开始不喜欢的洋孙子布鲁克斯,听到布鲁克斯要喝牛奶、吃汉堡包时,也出去给他找牛奶,向别人打听什么是汉堡包。相比传统儒家思想讲求内敛含蓄,美国人的性格则较为开放直白,具体表现为随时随地都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让对方能够感受到。影片中,爱华和布鲁克斯刚到老杨头家时,布鲁克斯因听不懂老杨头的方言而问妈妈,爱华解释这是方言,不是普通话。知道布鲁克斯的中文是全班最好的时候,爱华更是不吝夸奖为他骄傲,让布鲁克斯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欣赏。

3 电影中家庭教育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3.1 历史背景不同

电影中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村庄,那里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商品经济不发达,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不论是对离婚女人的看法还是对新兴事物的接受,都要比发达地区来得缓慢。但也不意味着完全的保守落后。传统思想里也有优秀的、适合今天发展的部分,如孟子提出的爱幼精神,老杨头虽然嘴上说不喜欢布鲁克斯,但仍尽心尽力地照顾,满足布鲁克斯的要求,面对儿子杨栋梁的感谢时,直言“是家里的孩子,有什么好道谢的”。

而爱华所代表的美国文化比较自由开放,由于美国是多民族融合国家,国家存在时间较短,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下,他们能够更好地接纳新思想和新文化,发展受到的约束也较小,因此他们更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但同时也因为组建时间短,历史底蕴没有那么深厚,容易被历史悠久的文化吸引。正如电影中的布鲁克斯一开始最喜欢的英雄是蜘蛛俠,后来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也喜欢上了皮影戏《大闹天宫》。

3.2 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在很长时间里处于统治地位。儒家的主张是仁爱精神,由爱亲人到爱身边的人,爱所有的人,再到爱宇宙万物。儒家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拓展,把人的精神提到超脱寻常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把集体当作参照物认识自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电影中另一条主线就是镇文化站王站长多次邀请老杨头“出山”,开设皮影戏培训班。老杨头以皮影戏不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拒绝“面子工程”等为借口统统婉拒,最终在王站长提出根本还是为了弘扬传统皮影文化、发展当地经济时答应了。可见,让老杨头改变想法的是为集体服务,造福集体。

和中国的价值观不一样,受基督教和新教影响下的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以个人为主位,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拥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追求个性发展。电影中布鲁克斯不允许老杨头翻他的书包,背过老杨头和王站长给妈妈打电话等,都是布鲁克斯个人意识的体现。

4 由电影中家庭教育观的差异引发跨文化交际的思考

4.1 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

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人们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小到饮食习惯,大到思考方式,所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尊重彼此的文化,避免“文化中心论”“文化模式化”“文化偏见”,这三个都是跨文化意识最根本的阻力[4]。其次,要正视文化间的差异,宽容对待文化差异,了解背后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是指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5]。这就要充分了解交际对象,了解交往者的文化背景和交往禁忌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 推陈出新,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是动态的,是在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取向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可以选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去除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落后成分,使优秀的文化与时代相适应、相融合,发展出适应时代的新型文化。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能减少障碍,还能激发交际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传播中华文化。

以电影中的皮影戏为例,老杨头为了哄布鲁克斯,用皮影做了布鲁克斯最喜欢的英雄人物蜘蛛侠,使布鲁克斯开始喜欢皮影,对皮影戏着迷。再如网络时代,互联网文化多元,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融合,以现代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让其他国家的民众在了解汉语知识的同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如将古诗词融进现代化旋律中,变成流行歌曲,这样大家就能通过歌曲记住歌词,使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在现代化旋律中更容易传播。

4.3 巧妙利用现代技术与平台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现代技术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了更好地传播优秀文化,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推动各国交往发展[6]。各种线上平台如MOOC、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讲座和访谈,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平台上沟通交流。

4.4 互相借鉴,共同推进全球文化多样性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彼此冲突、碰撞,同时相互汲取、会通[7]。张岱年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综合创新说”,提倡建立一种融合中西文化之长的中国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发展起来的。在全球化时代,要从其他文化中吸取精华,汲取有益的成分,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样一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也会变得更加轻松从容。

5 结语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认知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孙子从美国来》这部电影,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剖析了中美家庭教育观的不同,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家庭教育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端正自己的跨文化态度,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2-163.

[2] 张友谊.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3-31.

[3] 刘君红,许文丽.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20(4):158-163.

[4] 刘玲. 20世纪80年代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5]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29.

[6] 叶亚军.“亚鲁”的信仰:麻山苗族的文化适应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7] 李文慧.探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J].今古文创,2022(36):98-100.

作者简介:石津菀(1996—),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

陆好(1976—),男,江苏连云港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家庭教育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