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评价视角下城市微更新中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

2022-05-30 14:18唐轶奚榕蔚曹磊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

唐轶 奚榕蔚 曹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日渐增加,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南京小西湖街区堆草巷为例,提炼出三处重点改造的空间,将这些公共空间改造前的状况与更新一年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文献,在使用后评价视角下总结居住性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改造策略。

关键词:使用后评价;微更新;历史街区;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4

0 引言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价的系统的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需求[1]。因此使用者体验感的好坏是设计预期目的达成与否的最佳判别标准,通过观察使用者在建成环境内的活动行为与精神状态,可知建成的环境能否真的带来舒适体验,满足用户需求,也能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方便总结经验。

本文运用观察法评估目标街区,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堆草巷公共空间实际使用者的活动轨迹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改变,结合各个空间的人流量、停留时间及空间内开展的主要活动,了解实际使用者对改造后街巷内各节点的使用偏好,结合微更新的设计理念总结出相应的改造经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简·雅各布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倡导通过多种渠道保持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小范围街区开发这一渠道,希望通过由小及大的渐进式开发保持城市活力。

在20世纪80年代的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会上,特蒙德大学教授克莱胡斯提出的“谨慎的改造”与“批判的重构”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指导思想被用于老城区街道空间的微更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保留修复损坏的街道建筑。在保留部分历史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建的“缝隙”建筑与庭院还原街坊结构,同时增强街道的连贯性与多元性[2]。

2 改造前的小西湖街区堆草巷户外活动空间研究

堆草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小西湖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老城南历史文化核心区中的夫子庙秦淮文化风光带,保留了底蕴深厚的南京老城南文化。堆草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年代久远,加上缺乏维护,公共空间环境破败。

2.1 共享空间

堆草巷在改造前不存在共享空间,现有共享空间由部分居民搬迁腾退出来的地块及私人院落组成。院落在改造前并非开放的状态,通常由一户或几户人家共同享有,具有排外性,内部年久失修,配套设施匮乏,呈现出破败荒凉或杂草丛生的状态,每到下雨天,院子还会出现积水的状况,不仅没有起到提供休闲放松空间的作用,反而因为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了一种负担。同时,私搭的建筑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蔓延至街巷公共空间[3]。

2.2 广场空间

受时代条件的限制,作为历史街巷的堆草巷总体建筑密度较大,空间资源紧张,未拓展出特定的空间用于人群的集散或活动,无法满足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活跃度较高的聚集空间或邻里交流空间多为居民家门口的公共区域,这正是广场空间缺失导致的结果。

2.3 道路空间

堆草巷道路空间在未改造前是拥挤凌乱的,通行空间狭窄,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电线的走线方式为电线杆连接且老化严重,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巷区内道路坑洼严重,地面铺砖松动残破,不仅导致行车困难,还影响了以老年人为主的当地居民的日常通行。

3 改造后的小西湖街区堆草巷户外活动空间研究

改造后的小西湖街区堆草巷从交付居民使用到现在已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现从使用后评价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设计,对比改造前后的使用状况,从中积累更多设计经验。

3.1 共享空间

巷内的共享空间主要由各商户门前的户外坐区与改造后的共享院落组成。户外坐区遵循堆草巷整体肌理与走势合理分布,为居民与游客提供常规休憩点(见图1)。共享院落则是改造中的一次大胆创新,改造以“一院一策”为原则,根据巷子的走势、空间形态及产权关系形成了共享院这种独特的更新策略。院落的更新并不一味追求还原内部空间的尺度和风貌,而是进行动态再诠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生活和历史文化展示。共享院在原住民共同参与设计的前提下,保留了原有居住功能及院落形态。设计师增加相应设施,改善院内条件,同时将封闭的院落向公众开放。如此一来,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便能产生适当的交换,成功建立起非排斥性的边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共空间的丰富性与私人空间的舒适度[4],实现原住民与邻居、游客的和谐共享。位于堆草巷31号的“刘家花园”是一个示范性的共享院案例(见图2)。园中最具特色的景物是一棵自然长成的百年石榴树与一棵60年的枇杷树。设计师以两者为观赏重点,对刘家后院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将原来的实体墙降低并做成镂空的花墙,保留古巷肌理,使得内外通透,同时升级院落景观,如今该院已成为小西湖片区的“网红景点”。

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巷内共享空间的使用率呈现出较高水平,人们在这里短暂停留并产生消费。其中共享院的設计取得了较大成功,人们被镂空院墙内的独特景色吸引,进而入院观赏,与院子主人或同伴展开交流,这些行为逐渐成为共享空间文化的一部分。在院子主人的悉心呵护下,院内的景色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人们在院内参观的行为也为小院增添了许多生活痕迹,使之更具人情味。

3.2 广场空间

综合考虑巷内地块的腾退情况后,堆草巷以十字内街为骨架设计了三处广场用地,分别是一个可容纳巷内全体居民的集散型广场——翔鸾广场(见图3)、一个毗邻马道街的入口广场(见图4)、一个以邻里交流和游客休憩为主要用途的口袋广场(见图5)。翔鸾广场的总体形态为方形,边缘设有亭廊组合,尽可能遵照明清风格进行搭建,从而与巷内其他建筑相融。它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场地用于居民的日常交流与活动举办,有利于建立更加亲密的邻里关系,创造更加活跃的文化、经济环境。

得益于巷内道路的高通达性与广场位置的合理性,三个广场在一年的使用中均发挥了预想中的作用。翔鸾广场设置在高居住密度的地块中心,目前成了居民运动、交流等娱乐行为的首选,同时也是举办各类活动、仪式的主要区域。开阔空间的设计定位使其能够及时满足各类场景需求,具备多功能性。马道街入口广场发挥了从城市干道分流人群的功能,使得堆草巷的入口部分不再拥堵,同时也具备展示窗口的属性,吸引了许多游客进入。口袋广场对当地居民而言,最突出的优点在于便捷性,其可达性极强,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在这里闲聊,同时由于其距离马道街入口广场不远,也起到了承载部分游客的作用。在这里,老巷的新面貌与旧历史不断碰撞交融,有关老城文化的话题也经久不衰。

3.3 道路空间

考虑到历史街巷内的道路不得随意拓宽和改变走向并且普遍狭窄的事实,要在确保道路空间通行无阻、居民生活便利、营造古巷古韵的前提下改造路面,必须做到管线入地。然而,敷设市政管线是一大难题。在路面宽度不允许采用常规的管线直埋技术的背景下,设计方借鉴了我国南方传统街巷青石板下设雨水暗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综合微型管廊与部分直埋相结合的适应性工程管线系统(见图6)[5]。如此一来,雨水排泄和管廊内部通风均可依托板间缝隙进行,井盖数量骤减,后期进行维护时开启相应的青石板即可,同时保证了路面的美观度与历史街区形态呈现的完整性。地面仅需设置管廊入口和少量非通行耳室的检修井,使历史风貌的价值与魅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大大节约了后期的运维支出。

在道路的竖向规划上,通过分析巷道的历史高程,尽可能地恢复了历史上的有效地面径流或明沟、暗沟雨水系统,实现了地面雨水和地下污水的同坡排放[5]。巷内的道路并不单以线型存在,沿线设置了诸多停留空间,这些空间多以与小规模商业服务结合的形式存在,既可为旅途劳累的人提供休息场所,又为商户聚集了流量与人气。这些经过系统规划的、多设置于道路交叉口的节点是人们对道路形象记忆的关键[6]。

得益于微型综合管廊工程,即便是在一年中最多雨的秋季,巷区内也很少产生积水,路面整洁度得到了保证;道路空间内增设的照明、监控、无障碍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出行的安全便利。巷区内由青石板或灰白石砖组合而成的路面刻意保留了旧的痕迹,经过一年的使用后更具有古朴的气息,历史的味道也更加浓郁。道路沿线的停留空间完全实现了预想的用途,天气晴朗时随处可见驻足的游客,尤其是设置在小西湖小学等候区的坐凳座椅,已经出现了磨损的痕迹,可见其实用性。

4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策略总结

4.1 各方协作参与,打造共享空间

首先要确定项目区块的用地性质,明确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否以居住功能为主,从而奠定该历史街区的主基调。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应当与当地居民、多元业态经营者进行参与式探讨,最终得出设计方案。例如,堆草巷内道路沿线退让出的休憩空间,正是与商家讨论得出的共赢方案。

更新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造就的有深厚感情的自发景观,理解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和价值[7]。要在与居民沟通后,改造这些自发景观,出具专业方案,使这些自发景观能够服务于街巷整体的规划并成为观赏焦点、独特记忆点。街巷微更新的过程凝结着设计师与实际使用者的共同心血,有利于街巷精神的凝聚、邻里的和谐,而且这些产物能得到使用者的真心维护,实现街区内公共空间生机的永续。

4.2 追求高整合度,激发节点活力

整合度是衡量一个节点空间吸引交通到达的能力,即空间的可达性。提高街区公共空间的整合度,首先要合理设置街区内的动线,打开闭合的空间。其次要保证动线上的道路通畅,避免堵塞。最后要通过视觉上的引导或空间上的暗示,将游客与居民分流。由此,就能将人群顺利地引导至预定的空间内,形成聚集效应,从而保持街区的活力,并逐渐影响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4.3 完善物理环境,保持历史原真性

历史街区风貌不是外在的某种历史风格,也不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遗存。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也是一种动态的、对各种价值的认知过程(历史、文化、艺术性、现实意义等),要在保留典型历史肌理、内部格局与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保留不同时期的痕迹[8]。街区的历史原真性不能只停留在“物”的层面,在漫长岁月中诞生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原真性才是一个历史街区真正的内核,它是“人化”一砖一瓦的源头。因此,在改善物理条件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这些改变能否保留原住民多年的习惯和行为,这也是历史街区在改造过后能否一直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关键。

5 结语

老旧街巷的微更新是新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笔者基于工程交付一年后的状况,重新评价了南京小西湖街区堆草巷的微更新,通过分析其实际更新效果,得出历史街区改造应采用打造共享空间、激发节点活力、保持历史原真性这三个重要策略。希望本文对实际项目的总结与反思,可以帮助同类型改造更好地增强街巷的生命力,助力城市整体形象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2009(1):4-7.

[2] 王婷婷.柏林IBA1987城市重建的背景、制度与项目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9.

[3] 董亦楠,韩冬青.超越地界的公共性:小西湖街区堆草巷的空间传承与动态再生[J].建筑学报,2022(1):17-21.

[4] 张悦文.社区边界的内涵与开放式社区的边界[J].上海城市规划,2017(Z1):123-127.

[5] 李新建,李建波,范宁,等.歷史地段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理念、方法与实施路径:以南京小西湖为例[J].建筑学报,2022(1):28-35.

[6] 许慧,丘银英,罗彧,等.道路景观设计[J].美术观察,2018(11):74.

[7] 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2):23-27.

[8] 王建国.历史文化街区适应性保护改造和活力再生路径探索:以宜兴丁蜀古南街为例[J].建筑学报,2021(5):1-7.

作者简介:唐轶(2000—),男,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奚榕蔚(2000—),女,江苏太仓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