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的大运河文化高校传播路径探究

2022-05-30 06:13周杨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社团活动实践教学

摘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挖掘和弘扬大运河精神内核的重要依托。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构建大运河精神载体,打造大运河博物馆文化品牌,成为当下大运河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如今,在融媒体环境下,以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大运河城市品牌为目的的活动丰富多彩,而在高校这块学术和实践研究的新土地上如何更好地传播大运河文化,是需要关注的新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同时也作为学院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长期参与社团活动、工作坊实践教学以及大运河文化校园宣传活动,在学院一贯秉承的“胸怀远大,脚踏实地,精通技艺,传播真理”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协助老师组织各项宣传报道活动,将社团活动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将技能锻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验证创意设计思维和新媒体手段的完美融合,感受颇深。文章对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结,探讨基于学生社团活动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大运河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方式、途径及经验。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社团活动;实践教学;高校;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K8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3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起点城市,在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大运河成功申遗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颁布,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成为时代重要命题[1]。当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经全面开启建设大运河文化先行示范阵地的新征程。在此基础上,探索大运河文化发展传播的不同维度,推广具有普适性的大运河文化宣传方案,让运河文化“活”起来,提升大运河博物馆的影响力,与广大受众交流精神和传递情感,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传播大运河文化对身处扬城高校、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和数字媒体设计专业背景的实践团队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0 绪论

第一,扬州大运河文化的特色与内容。扬州是一座有着“运河第一城”美誉、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老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养育了在这里生活的一代代人,也孕育了极具底蕴的运河文化。运河沿岸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被当地人奉为文化瑰宝。积极打造运河城市品牌,优化扬州旅游城市形象,成为全城热议的新话题。身处扬州的人们与运河文化紧密相连,通过新的视角发现大运河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味,找到适合年轻人的传播形式,是值得探究的新领域。

第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地方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扬州的旅游名片和诸多运河文化研究者钟爱的探索之地。运博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两个基本陈列馆,还有“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等九个专题展览。另外,运博开设了“科技互动+密室逃脱”沉浸体验场馆,实现了博物馆文化教育与娱乐体验的最佳融合,优化了受众的情境体验,成为周边高校开展社团活动和专业实践的优质基地。

第三,学院社团文化特色与内容。笔者所在学院社团是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要求传播校园文化的良好平台,也是将专业学习与实践创新融合的有效途径。社团包含新闻采写、视频制作、新闻摄影、三维动画制作等多个专业方向,建设有相关的专业工作坊,成为全校专业类社团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在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2]。例如,学生会宣传部新媒体宣传报道中心经常前往运博开展拍摄报道活动,让学生在锻炼技能的同时,深化专业知识学习。院科协也经常组织团队去大运河“非遗”手工作坊了解相关文化知识,收获满满。近期,社团活动全面向传统文化主題方向靠拢,体现了校园文化向更为深厚的本土文化领域的拓展。

第四,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特色与内容。学院秉持“重思想引领·强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理念,深入开展实践育人,坚持跨专业融通,建立多专业方向实践工作坊,给予师生团队最大的创作研究自由,以实践类课程为基础,以“一院一品”暑期社会实践、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赛事等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创作活动与社会实践服务紧密结合,摄影、视频制作、平面设计、三维动画等多种创作类型常年收获重要学科竞赛奖项,成果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文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1 工作思路和指导要求

以社团文化和实践教学为两个基础点,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根本宗旨,以在高校传播大运河文化、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工作坊到博物馆,从校园到城市社区,从学科竞赛到毕业设计,广泛发动师生,深入挖掘运河城市的文化底蕴,发掘和保护运河沿岸“非遗”,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和现代都市文化发展需求,构思面向未来的大运河文化新主题数字化作品,不断深化大运河文化的思想内涵,提升大运河文化的艺术品格。

一方面,将社团文化与博物馆文化联系起来,增强社团文化的时空效应,加大社团文化的传播力度,深化社团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专业内涵,让学生在其中解析人文基因,触摸历史脉搏,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的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重视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智慧创意的价值与大运河文化可视化、学术化和生活化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二次设计创造将大运河文化转化为可以长久流传的高端艺术作品。

2 宣传工作途径解析

2.1 参与学科竞赛

笔者所在学校实行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赛事项目管理制度,即由各相关学院建立的专门项目组统筹某一项学科竞赛的校内宣传、指导、报名等具体工作。近两年,在“NCDA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等赛事的自由命题环节,各个创作团队都积极确立大运河文化主题,成绩显著,特别是视觉传达类作品,比如笔者所在“WY798平面设计创作室”团队作品《大运河博物馆IP形象设计》获得“2021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扬州运河文化艺术海报》《汉字设计与扬州文化》获得“2022NCDA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这些作品从实践团队开始酝酿到参与全校评审,再到参与省赛、国赛,最后进行网络及线下展示,一系列参赛过程其实就是大运河文化不断深入传播的过程,让观众接受多重熏染,感受经过艺术设计加工后的运河城市的文化风情和历史底蕴。

2.2 “传媒文化艺术节”平台展示

笔者所在学院一年举办一次的“传媒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全校文艺活动的知名品牌,以此为平台,以专业实践为抓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特别是近些年,大运河文化传播成为活动重要主题之一。艺术节组委会号召各班级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引下,在课程的专业实践环节,结合课程考核要求,有机融入大运河文化内容,运用丰富的专业手法,从不同层面表达对大运河历史发展历程的认知和对运河城市精神的解读,实现多线串联、多点联动、点面结合,最后汇聚于年底“传媒文化艺术节”的颁奖典礼上,集中展现这一阶段大运河文化传播的成果,是一次面向全校领导、师生的极具文化品位的总结汇报。

2.3 设计实践类开放课程的博物馆参观学习

学院每学期的实践类开放课程会面向全校选课,吸纳来自全校不同校区、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共同完成某项设计实践项目。围绕大运河文化主题的课程实践类型丰富多彩,包括视觉设计、三维动画、影视作品等,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开放课程开展活动的最佳地点。学生在博物馆服务人员的引导下,认真倾听运河历史故事,了解水利科技等知识,临摹经典文物,查找运河文化历史资料,构思运河IP形象基础模型,以馆藏文物为参照进行3D建模采样,以馆内外空间为背景拍摄视频作品等。将课堂搬到博物馆,课堂“活”起来了,实践创作“活”起来了,历史文化研究也“活”起来了。

2.4 本科毕业设计展与大运河文化的深度挖掘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专业学习生活的总结和回顾,大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具有浓烈的文化景觀色彩,如何对其进行具象化阐释是毕业设计需要探索的新方向。笔者所在学院与美院联合举行毕业展,以类型多样的设计和美术作品,从不同层面展现运河历史的悠远绵长和深厚底蕴,更展现当下运河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计划展出作品类型包括国画、油画、海报、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表达,既体现专业实践教学的多元价值,又展现大运河文化在当下城市发展洪流中的积极蜕变。联合毕业展预计将在各校区以及大运河博物馆等地巡回展演半年,届时将会受到数以万计师生的关注。

2.5 大运河“非遗”文化校园传播工作站的建设

以笔者所在学院传媒文化研究所为基地,拓展建设大运河“非遗”文化校园传播工作站,以此作为校园实践创新活动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定期举办论坛,邀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研究院等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知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就大运河“非遗”融合创新与社会发展、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地方特色文化打造、“非遗”赋能与精神文化传播等进行分享交流,研讨展望“非遗”助力高校发展的理念思路、实践路径。同时,大运河“非遗”文化校园传播工作站作为高校内大运河文化传播点,也是师生实践交流的汇聚点,丰富的研究和实践内容会增强师生的使命感,将接受熏陶逐渐转变为自发探索,最终转变为自觉传承传播大运河文化的意识。

2.6 大运河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工作室的建设

数字文旅时代,数字化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云上剧院、数字展览、智慧景区、数字文博馆、数字设计工作室等兴起,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作为数字文旅产业的重要分支,受到受众和市场的广泛关注[3]。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驻地,以从学院多个专业社团中挑选的精英成员组建的数字化设计工作室,成为学校的大运河文化数字化建设基地。师生与博物馆管理层深度开展合作交流,共享素材资源和人力资源,从文物建模到文稿翻拍,从历史古迹3D还原建模到历史传说故事人物场景动画设计,综合运用全息投影、VR、AR等技术,不断深入推进工作,一些计划任务已经被纳入学校传统文化数字化影像建设工程项目,备受关注。在积累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的综合技能和协作能力,建立并完善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数字化影像资料库,深化校园文化与大运河文化以及博物馆文化的多重联系,与数字化时代要求同步,实现大运河文化在地方高校的全面深入推广和传承。

3 总结与展望

3.1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根基,而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新时代的继承者,人们有责任去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把大运河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感受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进行适应数字化时代新要求的设计创造。

3.2 立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增强互动性与开放性

一系列规模大、类型多、时间跨度长的大运河文化校园传播活动集中展现了数字化时代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从社团活动到文化传播站建设,从师生创作到专业交流活动,从校内课堂到博物馆采风,从历史文献研读到创意设计实践,形成了主题引领、多线串联、点面结合的立体化、综合化、开放化的传播模式,师生之间、团队之间、校内和校外之间、历史研究与现实创造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使大运河文化通过多维渠道得到广泛传播,体现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智慧与力量。

3.3 大运河文化的高校传播,增加社会实践意义

传统文化在高校的积极传播,使师生在专业创作的道路上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历史素材,搭载现代数字技术的列车,辅以现代审美要求,能呈现出符合当下时代文化需求的设计作品,拉近文化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距离,让受众对大运河文化精髓的理解更具有现实意义,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节奏和市场价值追求体系,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用”起来。

4 结语

大运河是一部流动的文化巨著,是流淌着的文明,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高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工作一直是推进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往专业方向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础,以大运河文化传播为目标的传统文化校园推广成为拓展新空间的一个指引,只要紧跟数字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联系社会,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 连冬花.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2019(7):92-96.

[2] 李宣庆,王丽娜,王雪,等.高校专业性学生社团实践对本科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7-118.

[3] 郑欣.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研究[J].中外建筑,2021(4):123-126.

作者简介:周杨(2003—),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社团活动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