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劳动视域下“银发”短视频用户的再社会化研究

2022-05-30 06:13谢皖秋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银发短视频群体

摘要:随着智能媒体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门槛较低的特点使处于互联网边缘的“银发”群体享受到了互联网红利,成为社交网络时代的网民。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作为“数字跟进者”的“银发”群体往往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扮演着驯化的主导者角色。研究发现,“银发”短视频用户在使用情景方面存在共识:情感满足,休闲娱乐,联结感与归属感。文章主要从年长世代使用短视频的目的出发,分析“银发”短视频用户情感劳动的社会化意义以及背后的含义,以期更好地让“银发”群体再次融入社会。

关键词:情感劳动;“银发”群体;短视频;再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06;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4

2022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形势严峻。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11.3%,“银发”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人群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群体可以快速融入网络社会,其用网的情感需求活力也进一步激发,互联网进一步向高龄人群渗透。

“情感劳动”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提出[1]。情感劳动是非物质性劳动的延伸,是非物质性劳动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情感的产生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得到的产品也是无形的情感,包括轻松、友好、满意、激情,甚至是联结感与归属感。也就是说,情感劳动并不是传统批判理论所强调的非自愿的、强制性的劳动,而是劳动者在情感劳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喜爱和激情作为驱动力,构建社群网络,获得极度自洽的认同感[2]。本文主要探究“银发”群体为什么会进行数字情感劳动以及情感劳动的意义。

1 数字时代“银发”群体拥入短视频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为9.75亿。“银发”群体参与数字化的热情很高,随着接入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化,老年群体数字化信息素质的提升、数字凝聚力的增强以及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更多的“银发”弄潮儿参与短视频制作,與他人互动,获得自我满足。“银发”群体积极拥抱短视频,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几点需求。

1.1 情感上的需求

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发布的《2021老年人手机使用报告》中提到网络上呈现极致孤独生活状态的老人或超10万[3]。在短视频风靡的当下,“银发”群体消磨时间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刷短视频,在他们关注的短视频内容中,更偏爱家庭、子女等主题。此外,进入60岁后,老年人的家庭子女事务参与程度下降。早在2006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就显示,城市中49.8%的老人与子女分居,短视频成为老人和亲人互动的桥梁。老人通过短视频了解子女孙辈的生活状态,家人之间可以快速进行亲情互动,短视频发挥着促进代际沟通的作用。

1.2 丰富生活的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银发”群体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为老年人提供了与世界互动的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短视频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目前,比较成熟的短视频平台有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这些短视频平台方便操作,通过大数据算法为老年群体推荐喜爱的内容,丰富了“银发”群体的休闲活动内容,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3 再次融入社会的需求

在数字化、老龄化时代,短视频成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新工具。退休后的老年人社会角色消失、社会参与度降低、社会关系网缩小、生活情感缺失等问题愈发突出。对“银发”群体来说,健康积极老龄化的关键是参与。短视频平台降低了老年人再次融入社会的门槛,加强了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增进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从疏离到亲近,老年人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进行社交娱乐,获得情感满足,展示自我和融入社会。

2 “银发”短视频用户情感劳动的社会化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短视频等视听新媒体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数字游戏规则,尤其是在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的当下,对处于数字弱势地位的老年群体在新媒体浪潮中摸索前进具有积极意义。

2.1 家庭温情与情感共鸣

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解释了人的本质。在知识型、智能化的社会中,视频媒介经常成为除子女之外的第二陪伴,媒介使用情况对数字弱势群体而言关系着其生活的满意度、幸福度。面对崛起的数字弱势群体,代际关系可以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帮助他们利用短视频积极分享家庭生活,亲近子女孙辈,一定程度上弥合不同世代之间的代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融入,产生家庭温情与情感共鸣。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有归属与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短视频没有空间限制成为“银发”群体与子女、朋友交流的新工具,满足了老年人的陪伴需求;其次,短视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有利于满足“银发”群体充实空闲时间、缓解焦虑情绪的需求;最后,老年人从社会中心舞台退出后,有渴望再次得到关注的需求,在各类短视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老年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制作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大量关注。

2.2 组织与交往方式的革新

媒介传播技术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变迁,数字元媒介带来的新传播关系重构了整个社会。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浪潮下,数字媒介将不同场景之中的人连接起来,改变了社会的基本形态,重构了各种社会关系。必须承认,短视频等新媒介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连接,同时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交往方式也在改变。“银发”群体从疏离到积极主动介入短视频正体现了组织与交往方式的革新。

从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强连接和弱连接的概念中可以得知,在微粒化的网络社会,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被打破,弱连接关系成为社会交往的主流。一方面,“银发”群体通过接触短视频构建以兴趣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感需求与他人建立或者终止连接。在传统社会,“银发”群体多靠子女来满足情感需求,交往方式也局限于熟人社交。如今,人口流动频繁,老年群体往往会脱离原来的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改变社会交往的“半真空”状态。不论是“银发”群体通过短视频平台与熟人互动,还是亲近子女生活,加强代际交流,总之,短视频拉近了“银发”群体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其与社会脱节,促进了组织与交往方式的革新。

2.3 社会主导权力的实现

必须看到,老年人使用数字媒介不仅表现在情感需要、组织以及交往方式的革新上,还体现在社会主导权力的再次实现[4]。

“传播的权力”(Communication Power)这一概念最早由曼纽尔·卡斯特提出,他认为暴力和话语都是权力的来源和实现方式,其中话语权力的实现也必须依托数字网络。换句话说,卡斯特认为在当今网络社会,社会主导权力可以通过传播互动实现,谁控制了传播,谁就拥有社会主导权。如今,短视频成为老年人进行社会传播互动的新方式,这种数字赋权可以为老年群体赋予话语权和行动权。

这也就意味着数字时代所展现的新社会形态下的权力机制可以通过个体间的连接互动来实现。国家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积极鼓励“银发”群体学习使用智能媒体参与社会生活,尽力缩小“银发”群体的“数字鸿沟”,让他们重新掌握社会主导权。短视频平台掀起“银发网红”的浪潮,让“银发”群体获得大量关注。“银发网红”的代表有77岁的“北海爷爷”,他以退休工人的身份接触短视频后走入大众视野,凭借气质优雅、风度翩翩的个人特色一年涨粉千万。此类“银发网红”的代表还有“玉霞和解放”“耀阳他姥爷”“我是田姥姥”等。一方面,这些“银发网红”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构建大众对于老年人的全新认知;另一方面,更多的老年人走进互联网可以重新掌握话语权,促进了社会主导权的实现。

3 “银发”短视频用户情感劳动背后的问题与思考

“银发”群体对情感的渴望往往表现在社交的缺失上。短视频风口下,低门槛高赋能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让老年人的社交更加便利,弥补了其情感缺失,但是其中也存在问题,如“信息鸿沟”论愈演愈烈,加剧了“银发”群体被社会抛弃的焦虑感。短视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容易误导缺乏辨识能力的“银发”群体。“养女儿没用,是替别人家养的”“养儿不防老,老了还要靠自己”等偏激的短视频内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增加代际冲突。这些负面问题容易引发“银发”群体的情感共鸣,破坏家庭和谐,阻碍“银发”群体社会化的进程,亟须解决。

3.1 提升媒介素养,弥合“数字鸿沟”

为着力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时遇到的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这一举措有利于降低老年人使用互聯网技术的门槛、简化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流程[5]。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界投身于“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中,希望以此弥合“银发”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同时,提升“银发”群体媒介素养也需各方共同协作。

首先,丰富老年网络内容生态。在短视频内容生产环节,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中专门为老年人生产的优质内容并不多,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常被忽略。调查显示,老年人关注的短视频内容中,更偏爱家庭、子女等主题。因此在内容生产环节也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网络内容生态。

其次,家庭成员全力进行“数字反哺”。当“银发”群体学习使用新媒体技术遇到障碍时,家庭成员伸出援手是最快速、有效的解决方式,年长世代持续上网的动力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家庭内的短视频共享和代际互动,不仅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渠道,更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认知与情感。

最后,“银发”群体要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老年人应该主动学习新事物,克服畏难心理。在短视频风口下,可以利用短视频社交融入社会,和他人进行情感互动,完成再社会化。

从国家政策到短视频内容生产,从家庭成员“数字反哺”到“银发”群体自主学习,要尽快提升老年人的媒介素养,消弭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

3.2 弥补情感缺失,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银发”群体一般处于退休或半退休状态,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情感,退休后如何有效转移这部分情感,这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强度相差不大,但在情感类别、内容、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同时老年人也要注重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另外,空巢老人数量逐年上升,老年人独自生活没有情感支撑。短视频的出现正好成为“银发”群体寻找情感共鸣的新工具,使其重新活跃在社会舞台上。一是“银发”群体录制短视频分享给亲朋好友进行情感互动,以此感受亲情的温暖,弥补情感缺失;二是分享短视频可以和陌生人互动,若能得到陌生人的支持,情感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三是短视频及时性的特点可以使老年人与社会同步,不会与社会脱节。

但有些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短视频平台有些情感主播抓住“银发”群体的情感需求,误导老年人消费,导致其遭受财产损失。老年人因为短视频交友出现的情感纠葛屡见不鲜,因此要引导“银发”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兼顾适度与有益,避免反仆为主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在满足“银发”群体情感需要、服务老年群体数字生活、帮助老年人缩小“数字鸿沟”及提升社会参与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有些老人沉迷于此,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如短视频中情感类直播获得了大量“银发”群体的支持,其以虚假夸张的悲情故事引导老年人消费。此外,网络婚恋诈骗和低俗等风险伴随着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例如,“假靳东”事件中60岁的黄女士认为自己在抖音短视频中遇到真爱,为此花费大量金钱。在短视频平台,打着名人旗号对“银发”群体实施诈骗的视频博主不在少数,目的多为直播带货,为此上当受骗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对此,一方面老年人应增强时间观念,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多看优质内容,防止沉迷于网络,适度用网。短视频给老年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麻烦,“银发”群体应该学会驾驭它,使其为自己所用,避免短视频“反仆为主”。

4 结语

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短视频的积极作用,助力“银发”群体满足情感需要,加强社会连接,享受数字生活是当下的重要课题。随着智媒技术的下沉,短视频行业的飞速崛起,短视频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能够帮助他们完成自我实现、获得情感满足以及再社会化。在情感劳动视域下,各方应该正确引导老年群体运用短视频平台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加强与社会的连接,让“银色”更加闪耀。

参考文献:

[1] 特纳,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2] 杨馨.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J].新闻记者,2020(9):14-24.

[3] 蒋涵.城市老年群体网络媒介素养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1.

[4] 喻国明,耿晓梦.“深度媒介化”:媒介业的生态格局、价值重心与核心资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12):76-91,127-128.

[5] 史一棋.让老年人更适应数字生活[N].人民日报,2021-11-29(010).

作者简介:谢皖秋(1995—),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

猜你喜欢
银发短视频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
村里有支银发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