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学实践 成于课题研究

2022-06-01 16:46黄淑芬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学情教学实践

摘要:“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提倡以“三主课堂”为主题,同时,尝试更进一步的结合学情诊断,让教学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教”与“研”齐头并进,成就“教”“学”相长.

关键词:学情;课题研究;教学实践;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14-0059-03

收稿日期:2022-02-15

作者简介:黄淑芬(1985.12-),女,福建省漳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市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学情诊断与教学干预初探》的研究成果;本文系市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学情诊断与教学干预初探》的研究成果.

在探索“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需要个人的潜心学习,同时也需要教研环境的滋养.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成了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人人参与课题研讨,学校通过课题研究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并形成本校教学特色.而教师团队则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学实施从有效走向高效的途径,同时获得专业成长.基于课题研究背景下的市级公开课“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北师大版八上)融入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课题教研试教学“深度”

1.1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根据本校教研要求,本节课以“三主课堂”为主题,提倡以导为主法,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强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巧设教学任务和指向明确的问题串,诱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进行课堂学习交流,指导优化学习方法.在学法上突出以“练”为主要形式,整个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而如何让“练”更有导向性和适用性,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模式为:“析”,重点根据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的着力点,同时,预设教学生成;“导”,设置“问题串”进行适当而不过度的教学引导;“练”,增加创设练习的环节,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固化;“评”,进行即时测评,让学生分析错因,发现数学问题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引导学生对课堂的学习进行总结提升,收获“新”得.

1.2 对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融合

一般的,教师主要从知识和技能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学情诊断分析.然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关注和评价.在知识层面上分析,学生已经在第四章《一次函数》的学习中,了解了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会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参考智学网中针对第四章的“测验报告”可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不够,综合应用能力较薄弱.从情感上分析,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知识构建是不自信的.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未养成从函数的视角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自觉.

1.3 对知识自然生成的追求

立足于教材,以及结合对学生“一次函数”的学情诊断,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x+y=5为例进行探究.

设问1:看到“x+y=5”,你会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设置较为浅显,意在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了解.

设问2:对于二元一次方程,主要研究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能由“二元一次方程”联想到方程的进一步探究即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相关问题,从而形成知识的串联.

思维导图1:x+y=5→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在课件中逐步形成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设问3: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请写出几个.

设计意图:从“数”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认识,同时,体会方程x+y=5与函数y=5-x描述的是同样的关系.

思维导图2:y=5-x→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求二元一次方程x+y=5的解的过程中会经历简单的运算,当列出的解的个数增多时,便能体会到y与x的函数关系.

设问4:在一次函数y=5-x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设计意图:从“形”的角度出发,关注点的坐标特征,确定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x+y=5”的关系.

思维导图3: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二元一次方程x+y=5的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过程,体会点坐标与解的关系.

设问5: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它们都在函数y=5-x的图象上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数”到“形”的过程,体会解与点坐标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发展几何直观.

思维导图4:二元一次方程x+y=5的解→一次函数y=5-x的图象上点的坐标.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双向验证,最终形成了本环节完整的知识框架.

问题串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重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的直观呈现让学生能顺利地触到知识的“生长点”.

2 教学设计加课堂“温度”

2.1 创设有“寓”意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创设情境的环节中,借助“鲁宾之壶”和“鸭兔图”(在希沃课件库的课件中借鉴)等图形的识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本节课的学生的学习路径:以不同视角去观察理解,體会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以蕴涵深意的图片形式呈现,让人容易产生较深刻的印象,同时,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和乐意参与.

2.2 组织有“新”意的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应避免形式单一,可以尝试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在解决“设问1”和“设问2”时,可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快速处理.在解决“设问3”时,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回答或者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让学生进行回答板演,教师再结合学生的作答进行点评记录,这是融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形式.在解决“设问4”时,学生通过前面问题的解决,已经积累了经验,因此,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教师再借助几何画板进行展示辅助论证即可.在解决“设问5”时,学生可以从“数”的角度直观感知,因此,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歸纳总结.

2.3善用较“合”意的评价方式,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融入恰当的评价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本节课中,四个设问层层递进,在面向单个学生的提问中,教师在“班级优化大师”中进行即时评价,评价为加分制,以鼓励为主,同时附上评语评价学生的参与:主动举手发言、认真思考、注意力集中等.评语可以在家长端查到,这种评价是课堂过程性评价的一种,对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家长也可以从中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并进行再度评价.

在本课例中,教师还设置了“限时课堂检测”环节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巡堂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批改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换互评.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再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自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 教学反思拓视野“宽度”

3.1 不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的备课

无论何时,教师的工作重心都离不开教“书”和育“人”.一节公开课的开设或听评总能让人受益匪浅,因为它能更突出强调教学的目标,既关注教之法,又关心学之道.在备课中教师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的分析.无论是从优质课的借鉴到创新提升,还是从知识的产生到拓展延伸,都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学情诊断和分析,教师能较为精准地对教学的难点进行设定进而实施突破.以学生的视角,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多一些用心,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就多一些信心.在常态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反思与公开课的区别,并尝试拉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课题研究的素材.

3.2 不局限于“一个人”的教研

在这个市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学情诊断与教学干预初探》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形成课题小组,学习相关文献,一起磨课评课,抓住课题的主题进行融合,从而将课例进行提升优化.鉴于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掌握情况,课题组提出在解决“设问4”的环节中,单纯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最终教师进行推理论证是不够的.建议充分借助几何画板,动态展示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辅助实现更“入微”的探究,从而让教学难点得到进一步突破.知识的探究需要“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知识的呈现需要“说出来”、“写下来”甚至“画出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借助课题组、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群策群力,教师的教研将更有深度.

3.3 不局限于“一节课”的教学

“一节课”呈现的不只是知识,它还承载着“传道”的目的.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的探究,有利于学生积累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的经验,从方程的视角可以分析方程解(“数”)的情况,从函数的视角可以得到函数图象(“形”)的特征.从“数”到“形”,让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更直观,从“形”到“数”,让数学对象的关系更具体.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中学阶段应用甚广.在八年级下册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的探究也是类似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一些,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朱保明,曹丽达.新课程数学新教材教学方案设计的探索——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教学方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Z2):65-67.

[3] 陈乐安.大数据视域下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5):20-21.

[4] 雷云鹤.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6-20.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学情教学实践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