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S 村为例

2022-06-01 14:40成群鹏
山西农经 2022年9期
关键词:社工少数民族村庄

□成群鹏

(云南振滇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2 月25 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预示着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脱贫攻坚的工作全面转向了乡村振兴的五大领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发展新阶段。

1 问题的提出

从国家发展战略延续上看,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脱贫而言是承上启下的关系,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域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加速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必然选择。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中西部山区等地区是战略实施重点区域。目前,学界就如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主要围绕以下领域开展研究。

一是从各维度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乡村发展的历史包袱和当下挑战,从国家层面探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的人才策略,对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汇聚人才进行探讨,对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人才进行分析,认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实施离不开党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是乡村振兴的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挖掘出适合本地区自身禀赋的产业,建议民族地区用好、用活地方性民族文化和民族传承资源,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旅游产业。

四是聚焦乡村振兴的路径方法,在分析乡村振兴面临的产业匮乏、人才流失、生态破坏等现存问题之后,提出优化乡村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拓展农业附加功能的发展路径。

五是乡村振兴的整体谋划,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地区需要探索乡镇化建设路径,逐渐形成具有中西部特色的乡村建设成效,而不是对东部地区的简单复制。

整体上看,我国乡村无论是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属性,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环境,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化差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面临文化、风俗、观念等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对乡村振兴的要求具有本土逻辑,需要立足国情、省情和乡情,宏观上建立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微观上需要针对特质乡村提出针对性、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三个必须”目标。云南省乡村振兴工作具有边疆、民族、山区等特点,吸引了很多社会组织的目光,是社会组织开展参与乡村振兴的一块天然而又独特的土地,也是中国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主战场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国际社会组织介入了云南省乡村振兴工作中,国内及云南省本土社会组织也深入其中。

2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2.1 社会组织简介

Z 组织成立于2014 年5 月,是由十余位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发起成立的云南省第一家研究社会组织发展的省级研究机构,Z 组织致力于对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功能发挥、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及理论探索;开展各类行业社团公益活动策划,为社会组织提供与社会组织治理优化相关的咨询服务;为各类社会组织培训专业人才,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购买社会服务,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与社会组织管理规范、科学运作相关的公益培训活动。

2.2 S 村发展概况

S 村隶属香格迪庆州香格里拉市H 镇,距镇政府所在地15 km,山路陡峭险峻,出行极为不便。现有农户400 余户,有乡村人口2 000 余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 000 余人。S 村主要面临以下发展困境。

一是生存条件恶劣。该村地处海拔高寒地带,居住环境恶劣,且由于居民分散居住,协同管理及帮扶较为困难。

二是经济发展较差。该村高海拔自然环境使得农作物产量低,加之交通不便利,整体经济发展水平H镇最低。

三是村民教育水平低。村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在所属乡镇中最低,文化素质不高也使得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低于H 镇内其他村。

2.3 深入走访,了解需求

社会组织代表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能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和理念,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Z 组织通过社会工作助力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以优势视角、增能赋权和社会支持作为理论依据,依托在H 镇建立的社工站对S 村寨现实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探寻社会工作助力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现阶段的扶贫成果基础上开展综合社会工作服务,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调整和有序指导,撬动乡村的内生动力。

2.3.1 缺少可持续性产业

Z 组织在调研中发现,S 村总体特点是少数民族多、寒冷时期多、高山多,导致贫困面广、需求大、服务对象多,S 村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主要种植魔芋等农作物,散养一些牛、猪、鸡、羊、蜜蜂、鱼等。但是S村的经济作物缺乏科学化种植和规划,受市场波动较大。而当地政府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管理松散,本地村民很难参与到合作社之中。

2.3.2 缺少致富带头人

S 村人员结构失调,人才缺乏和流失严重,受传统思想、群体行为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青少年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便辍学外出务工。同时,S 村仅有一些儿童、妇女和老人居家,使得村产业发展缓慢、培养力度不足、培养体系不健全,加之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导致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农业投入力度不足和技术推广不到位。村庄内部缺乏真正懂种植、养殖以及对村庄发展有热情、有想法的带头人。

2.3.3 缺少精神文化生活

S 村中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大多数一年回来一次,老人基本上只能在家里看电视,生活过得非常单调。老人平时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与孩子沟通,尽管可以通过视频及电话和家人交流,但缺少面对面交流沟通,难免有孤独感。同时S 村里娱乐、学习资源缺乏,留守妇女闲暇之余只能聚集聊天,孩子们做完作业只能看电视或玩手机,精神生活十分匮乏。

2.4 服务策略

在国家民政部、云南省民政厅、迪庆州民政局、香格里拉市民政局的支持下,Z 组织在S 村搭建“基层党委+村委会+驻村干部+社工+志愿者”的服务团队模式,通过建立社工站深入参与乡村振兴服务,把社工站定位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主要承担基层政府与群众间相互联系的“连心桥”角色,培育乡村自治组织,激发少数民族村庄活力及内生动力,实现村内村外资源联动,提升村民的自身技能,多维度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实施。

2.4.1 以专业服务为基础,激发村庄活力

一是面向儿童提供服务。通过当地学校推荐和S村驻村社工的实地家庭探访,确定困境儿童,并向他们捐赠文具用品、运动鞋等用品,与学校洽谈开展儿童兴趣拓展活动、关爱困难儿童活动课程的相关事宜,以点带面,覆盖到儿童的家庭,开展一些亲子游戏,促进家庭关系改善,提升亲子关系的融洽度。

二是面向留守妇女提供服务。选派社工邀请专业妇科医生到村给当地的妇女讲述关于一些常见妇科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还现场为妇女们检查身体。经过前期调研,发现部分妇女对刺绣、家政及基本的电脑操作等领域感兴趣,选派社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技能培训,以增强妇女的自信心,促进其技能提升。

三是面向留守老人提供服务。老人服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陪伴关爱、生活帮扶、老人的社会参与社会融合等,选派社工与驻村干部深入了解S 村少数民族老人、留守老人、困难老人以及困难家庭的生活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开展与之需求相适应的活动。

2.4.2 培育乡村自治组织,活化乡村文化

Z 组织通过组建S 村村民自助互助小组,以参与式的方法介入和开展一系列服务,提高村民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依托于村庄内部组织,开展社区居民联谊活动,重建邻里关系,在社区内营造良好的情感支持及互助氛围,构建邻里支持系统。

一是开设社区骨干小组。主要由村委会带头组建,在驻村社工的支持下,协助村民共同规划小组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同时协助乡村培养社区带头人,在确定乡村社区带头人的基础上,村内大小事务由社区带头人组织村民一起讨论、协商解决。

二是娱乐型自治组织。驻村社工融入少数民族村庄,在尊重当地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引导村民自己参与挖掘社区文化,把饮食活动、文体活动、艺术活动等与乡村生活相结合,在一些民族节庆日开展社区活动,活跃乡村氛围,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激发村庄活力,提升村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协助成立“老年合唱文艺活动队”,组建舞蹈队、文艺队,自由编排少数民族歌曲、舞蹈,村民组织表演,为农村社区将要开展的以少数民族同胞互助为主题的帮扶互助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4.3 以生计服务为契机,撬动乡村的内生动力

产业帮扶是提高村民收入和巩固扶贫效果的保障。在各级民政局的支持及政府已有产业扶持的基础上,Z 组织以社工服务站为依托联动驻村干部、村委会、村庄带头人等助力少数民族村庄脱贫。社会工作结合S 村实际情况与拟支持农户就下一步深度种植、养殖发展以及社区骨干培养计划进行讨论,优化产业支持方式,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一是培养本土人才,推动藏区社工队伍建设。在州级层面,推动迪庆州社会工作孵化服务中心、香格里拉市社会服务工作中心、德钦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维西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依托机构协助培育至少15 名本土少数民族社工。在村级层面,邀请专业人士入村提供农业发展、农业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等相关知识指导。组织村民骨干外出学习、考察市场,增强村民参与感,拓宽村民骨干视野,培育村民骨干20 余名。协助成立村内农业研发小组,通过村民骨干带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各模块,开发本村特色产品。

二是社工扎根村庄,调动村民内生动力。Z 组织的驻村社工同村民们构建信任关系,以村庄需求为指引,依托村民自身优势和村庄现有资源优势,深度梳理少数民族村庄的需求和资源系统,挖掘村庄能人,调动村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同时基于村庄资源、文化优势、社区支持网络推动村庄自组织,调动少数民族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培育社区组织,凝聚村庄治理力量。驻村社工基于村庄人文优势、地理优势、环境优势、政策支持等特点,培育村庄邻里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和产业发展合作社,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养殖、特色种植等生计活动。首先是建立养殖合作社,改变以往单户养羊、牛、猪、鸡的做法,搭建村民互助合作的生计发展方式,整合村庄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其次是建立养蜂联盟,村民自制蜂桶,社工链接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村内技术共享、蜂源共享、蜜源共享。再次是改变跟风种植中药材的方式,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的理念,结合当地自然优势,采摘山中籽种培育特色农产品雪山、当归,形成地方品牌。

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打通产品销售渠道。首先是搭建城乡互助的销售平台,以昆明市城市街道社工站及社区社工站为平台,组织义卖、农产品销售以协助少数民族村庄的产业发展。其次是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带领少数民族村民骨干联络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态农产品店铺的商家对农户商品进行采购,同时进行互联网商城、直播平台、外卖平台的搭建,拓宽土特产销售渠道,全力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等工作。再次是组团带领少数民族骨干外出交流学习,协助村民对接产品销售信息,掌握相关市场行情,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行动计划和措施。

3 社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

3.1 为迪庆州培养社工人才

Z 组织通过培养S 村本土乡村社会工作人才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长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社工通过在S 村持续扎根,拉近和村民的关系,联动基层干部,挖掘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社工,有效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积极引入资金、技术支持,建立了“民政牵头、多方联动、村民参与”的工作模式。

3.2 为村庄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农作物种植方面。S 村某小组的雪当归种植规模从0.2 hm增加到1 hm,产量从2019 年的0.6 t增至2020 年的1.6 t,创造近20 万元收入。

二是牲畜养殖方面。S 村两个村小组牛养殖数量达到600 多头,羊养殖数量达到3 000 多只;同时S 村养蜂合作小组蜂箱规模由零散几十箱扩大到2 000 箱,年度蜂蜜销售1.25 t,农户增收25 万元。

3.3 为边疆治理夯实基础

Z 组织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抓手,整合社会资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生机。Z 组织通过依靠党委政府力量,社工驻村加强与基层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地链接社会资源服务少数民族乡村,发挥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优势,建立社工参与边疆乡村振兴的服务机制,发挥村庄主体意识,以参与式的理念和方法助推边疆基层治理长效化。

4 经验与启示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应通过汇聚政府、企业、高校、村民、慈善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协同机制,围绕乡村产业等5 个领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从Z 组织推动S 村发展经验上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可从以下维度开展工作。

4.1 优化机构自身建设

Z 组织成立后,最先开展的社会工作是面向地震灾区的村庄提供社会支持服务,之后在服务乡村发展进程中,机构从项目化运作发展到部门化运作。Z 组织现在已成为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城乡社区服务机构,通过为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引入和培育人才,逐渐摸索出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Z 组织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机构自身建设的调整优化,从服务乡村灾区,到服务城市社区,再到协助地州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Z 组织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服务好城乡社区建设的同时,从组织培育、产业帮扶和人才建设入手,驻扎乡村,深度挖掘乡村自身发展动力,协助村民发挥主体作用,建设好美丽乡村。目前,Z 组织内部设立综合办公室、县域发展部、技术支持部、项目服务部、社会企业部等各职能部门,人员配备充足、部门设置齐全、组织架构合理。通过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优化机构内部管理,根据城乡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服务方向。

4.2 发挥组织引领作用

Z 组织的发起人都是来自省内高校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社会组织及社会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而Z 组织秘书处执行团队也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能够获得相关政府的认可并给予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由于Z 组织在服务过程中重视地州政府关系维护,重视项目服务成效及品牌塑造,使得Z 组织在行业内不断构筑影响力,带动组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各项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3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

Z 组织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学院等省内高校均有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外部资源机构也有合作,能够较好整合并利用资源服务城乡社区,推进相关服务的落地实施。同时,借助高校、专家、公益组织形成的专业城乡服务志愿队伍获取专业化无偿服务,积极与云南网、中国社会工作等媒体合作,提高了机构舆论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加入乡村振兴服务工作之中。

4.4 实现多元主体共赢

Z 组织在乡村振兴中作为多元主体利益的协调者,能够较好推进各方利益实现,获得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Z 组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力量,在地州层面,协助当地有关政府从无到有建立起组织培育和人才培育体系;在市县层面,通过项目引入和组织帮扶,提升了当地社工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项目承接能力;在乡村层面,通过社区自组织培育、乡村骨干挖掘与培育、产业引导与帮扶等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在机构自身层面,提升了机构服务乡村的能力及影响力。

5 结束语

Z 组织在参与推进S 村发展乡村产业过程中,探索出“社会组织+外部资源+社区能人”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组织通过入驻社工方式,培育乡村自我组织能力,通过链接省外基金会资源,引入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通过帮助社区能人外出学习交流,提升能人的带动作用,依托资源整合作用在乡村内部形成了内生驱动力,一定程度上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可见,缺乏内生动力的乡村需要外部资源的介入,但是形成内生动力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猜你喜欢
社工少数民族村庄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A Social Crisis
初 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