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前后PIVKA-Ⅱ、AF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2-06-02 00:35杨荣蓉蔡慧敏吴玉玲韩正祥冯守信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根治术比值复发率

杨荣蓉 蔡慧敏 吴玉玲 韩正祥 冯守信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前列,预后较差[1]。根治性切除术是HCC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部分患者术后2年内即出现复发,5年复发率超过50%。因此,寻找和分析与肿瘤复发相关的指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5]。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为凝血酶原的异常形式,其所有谷氨酸残基在未γ-羧化的情况下被释放到血浆中[6]。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使用最广泛的HCC生物学标志物,有研究表明,AFP联合PIVKA-Ⅱ可提高诊断HCC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且二者水平与肿瘤分化和直径密切相关,高表达甚至可提示血管侵犯[7]。近年来,研究表明比起静态指标,PIVKA-Ⅱ、AFP的动态变化似乎更能反映HCC的预后,且监测指标变化可以反映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疗效及预后[8~13]。一项法国人群的研究表明,HCC患者治疗前后PIVKA-Ⅱ比值能够较好反映患者生存情况,但在根治术患者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14]。本研究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复发进行监测,并收集患者手术前后PIVKA-Ⅱ、AFP水平,以评价其对根治术患者的临床价值。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首次行根治术的HCC患者154例。纳入标准:①病理学证实为HCC;②未接受其他治疗;③肿瘤未侵犯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未出现肝内及远处转移;④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0~2分。排除标准:①弥漫性HCC;②合并其他肿瘤;③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④维生素K缺乏或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者。

2.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于距离肿瘤边缘约2cm处切割,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周围2cm范围无瘤组织,术后行病理学检查。

3.数据收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手术方式、TNM分期、BCLC(the British Columbia Lottery Corporation)分期、病理信息等,收集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1月左右PIVKA-Ⅱ及AFP外周血检测结果,并计算比值(比值=术后/术前)。

4.术后随访: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形式进行随访,以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病灶定义为复发,随访截至2021年5月,每位患者至少随访2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手术当日至首次发现肿瘤复发[15]。

结 果

1.一般资料:共纳入154例患者,复发组79例,未复发组75例,两组患者Child-Pugh 分级、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分化程度、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M(Q1,Q3)]

2.血清PIVKA-Ⅱ及AFP水平分析:(1)复发组、未复发组患者PIVKA-Ⅱ及AFP水平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术前PIVKA-Ⅱ、AFP,术后PIVKA-Ⅱ、AFP,PIVKA-Ⅱ、AFP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根治术前后PIVKA-Ⅱ及AF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PIVKA-Ⅱ及AFP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

表2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IVKA-Ⅱ及AFP水平比较[M(Q1,Q3)]

图1 患者根治术前后PIVKA-Ⅱ、AFP水平比较A.PIVKA-Ⅱ水平比较;B.AFP水平比较

3.PIVKA-Ⅱ比值及AFP比值预测肿瘤复发:154例患者中,PIVKA-Ⅱ比值诊断复发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07 (P<0.001),AFP比值为 0.747(P<0.001),二者联合为 0.845(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PIVKA-Ⅱ比值预测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0.68,AFP比值为0.53,PIVKA-Ⅱ比值+AFP比值为0.55(图2)。

图2 诊断术后肿瘤复发的ROC曲线分析

4.高、低值组复发率及RFS对比: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值组及低值组,以Kaplan-Meier法分别绘制高、低值组生存曲线,并比较复发率,结果显示,低比值复发率更低,RFS更长(P<0.001,表3、图3)。

表3 高值组与低值组复发率及RFS对比[n(%),M(Q1,Q3)]

图3 高、低值组无复发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A.PIVKA-Ⅱ比值;B.AFP比值;C.PIVKA-Ⅱ比值+AFP比值

5.患者RFS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PIVKA-Ⅱ比值、AFP比值及PIVKA-Ⅱ比值+AFP比值为RFS独立危险因素(表4)。

讨 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 年全球肝癌发病数为 90.6万,死亡数为 83.0万,我国肝癌发病和死亡占其45.27%和 47.12%,肝癌患者中大多为HCC,对于早期HCC,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早期筛选出术后复发的高危人群,对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了笔者医院收治的154例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前后PIVKA-Ⅱ及AFP水平变化,发现PIVKA-Ⅱ比值及AFP比值可识别人群中复发率较高的患者。其中PIVKA-Ⅱ比值<0.68的患者预后较好[复发率:79.3% vs 34.4%;RFS:16(5,32)个月 vs 32(24,45)个月]。同样,AFP比值<0.53的患者预后较好[复发率:72.0% vs 31.6%;RFS:20(2,50)个月 vs 32(1,6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PIVKA-Ⅱ比值≥0.68、AFP比值≥0.53、PIVKA-Ⅱ比值+AFP比值≥0.55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AFP是一种与HCC有关的糖蛋白,然而,在30%~40%的HCC患者中,AFP水平的升高并不明显,而且在某些良性疾病(如严重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妊娠及生殖系统肿瘤中,AFP水平也会升高。因此,AFP在诊断HCC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不高[16,17]。PIVKA-Ⅱ是由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II诱导的异常形式的凝血酶原,目前关于PIVKA-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CC的诊断方面。PIVKA-Ⅱ作为药物靶点通过激活c-Met和其他信号转导途径促进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18]。研究表明治疗前高水平PIVKA-Ⅱ及AFP患者复发风险较高,部分研究也提示PIVKA-Ⅱ>200是HCC治疗后肿瘤复发及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15,19]。另外,有研究显示与治疗前PIVKA-Ⅱ、AFP比较,治疗后水平与患者存活率及复发率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并且是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19]。其他研究显示,术前AFP、术后PIVKA-Ⅱ与复发有关,而术前PIVKA-Ⅱ水平与复发无关[20]。本研究发现,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术前及术后PIVKA-Ⅱ、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PIVKA-Ⅱ、术前AFP、术后PIVKA-Ⅱ、术后AFP为患者RFS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根治术患者,无论术后是否复发,术后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且未复发组指标下降的更明显。根据ROC曲线确定的最佳截断值分组发现,高值组的复发风险更高,预后更差。目前对于患者术后病情监测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常不能及时发现较小的新病灶。本研究结果显示PIVKA-Ⅱ比值及AFP比值与术后复发率及RFS有关,这表明其有望成为监测患者术后病情的有效指标,从而减少影像学检查带来的重复辐射暴露和造影剂的使用。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存在选择偏倚。(2)研究表明,AFP的半衰期为96h,PIVKA-Ⅱ的半衰期为60h,为避免治疗后指标的值受治疗前升高的影响,笔者选择收集患者术后1个月左右入院复查时的血清中PIVKA-Ⅱ及AFP水平作为术后指标,并没有继续监测患者之后的指标水平以进一步研究[21]。(3)本实验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只分析了指标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没有对患者继续随访研究其术后生存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及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开展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根治术比值复发率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