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04 17:56谢华董理
求知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育素养教学实践

谢华 董理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人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养成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中学体育教育贴合素质教育理念。青少年成长阶段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需要加强联系,构建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为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就现阶段而言,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对体育教学的懈怠,且家校沟通不到位,致使体育教育落实一体化协同育人目标时常遇阻碍。要想深层次改善初中体育教育现状,相关人员需依托家庭教育,创新学校教育模式,并为家校深化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以此为中学生家校体育一体化教育模式发展提供更多策略和路径,促进青少年良性成长。

关键词:家校一体化;教学实践;体育素养

一、开展中学生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10年公布的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正处于下降趋势且在整体上未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率持续增高。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及健康问题影响着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全,现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和各中小学校关注的热门话题[1]。体育教学是我国全面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学生的体育教育作为着手点,推动全民素质的稳步提高。实际上,之所以在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是因为要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因此,体育教学需要相应地设置体育技能传授、体育知识讲解、体育习惯培养等教学目标。就现实教学条件分析,在初中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常出于对升学率的考虑,缩减体育课时,致使初中生得不到充足的体育训练,或是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干扰,造成初中生体育教学未达到预期成效。此外,体育教学成果还与家庭有着密切联系,因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各有差异,导致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指导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期盼。特别是新冠疫情时期的网课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上述多种因素,加大了体育教学的难度。对此,教师应在各教育主体间建立互动关系,有利于推动初中生体质的提升,并能优化家校一体化教学成效。

二、现阶段中学生家校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发展政策引导

就目前而言,由于很多政策的执行者认识不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一系列体育教学政策难以落实。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受限于应试教育制度,学校教师及相关教学工作者对体育教学认知不够,并未有效地参与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停滞;其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更注重孩子的应试成绩,甚至一度出现“宁可牺牲孩子的健康,也要保持其成绩拔尖”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就变得更加艰难与难以推进。

(二)学校关于学生体育健康建设的匮乏

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阵地,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热情和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主要保障。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出台相关的教育政策,逐步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国各个阶段的校园体育教育中去,这些政策充分证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仅是对教学政策的落实与发展,更是对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保障和支撑。但是,就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来看,很多教师并未有效地将相应政策落实到实践中,家校一体化教学进程的推进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例如,虽然很多学校对教学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尝试落实,但是大多数措施都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将体育与健康有效地结合起来,也没有进行相关课程的构建与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仍是以传统的足球、篮球等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仅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常规训练,而在健康内容的整合和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虽然相关政策对体育教师的职能作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很多教师的体育健康常识捉襟见肘,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为学生带来系统的体育健康教学,从而弱化了体育教学在初中生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学校的健康教育停滞不前,健康教育建设也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3]。

造成学校关于学生体育健康建设效果差、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实际的体育健康教学中运用了太多“经验式”教学,即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其专业体育健康知识的储备量不足,他们在对书本上的专业内容进行讲授后,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和延伸。这种拓展未尝不可,但是对很多缺乏专业知识的教师来说,这种经验教学法在很多时候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印证后,降低了对教师体育健康教学内容的信任,继而丧失对体育教学和锻炼的信心与耐心。加之有的学校对体育健康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并未积极地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培训,也会导致学校体育健康建设的停滞不前。

(三)教师和家长缺乏双向沟通

家校一体化作为一种双向沟通的途径,是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互相深入了解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和在家中的体育锻炼情况来制订详细的体育教学计划和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在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存在一定的迟滞性,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能及时地获取学生在校的实际体育发展情况并不能和家长进行及时地反馈,而家长也没有将学生在家中的相关信息与教师进行分享。这样一来,造成了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体育学习情况,教師不知道学生在家身体锻炼情况的双向堵塞局面,使得教师和家长都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健康状况来制订在校及在家的体育教学方案和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虽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他们只是机械式地将相关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告知家长,很难保障教学实际的应用意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以及体育健康知识的储备量不够,再加上家长对方面的懈怠,使得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慢,越来越差[4]。这样一来,教师只会向家长抱怨孩子的体质差、体育考核不达标,而家长也并不知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造成家校之间沟通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健康发展和健康体魄的养成。8FFE0822-1633-45AD-A29B-D42F973F03ED

(四)家校之间缺乏合作主动性

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其效果和教学意义的保障主要在于家庭和学校对体育教学所持的态度是否统一和和谐,但是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如何在家庭中开展体育健康教学表示不解,其对家庭体育教学活动的概念较为模糊,没能掌握高效的體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尽管有些家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但是这样的实际的理论教学效果较为薄弱,甚至会出现孩子觉得这样的锻炼没有意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家庭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弱化了体育教学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在此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只会单方面地将体育教学效果差的责任归咎于家庭体育教学的效果差;同理,很多家长也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应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体育教学作为在校教育期间中的一项,孩子的体育方面存在不足,责任应由学校承担。家长和学校谁都不愿意先迈出那一步,学校认为应试教育体制下,其能保证学生的应试成绩就足够了,家长则认为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应该做到的事情[5]。这样一来,家校之间缺乏双向的主动性,家校合作难以开展。

三、构建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及路径

(一)加强创新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多样化

构建多元参与合作机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产生聚合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探索多元参与融合的实践路径。

实现体育课内学习与课外锻炼相结合,将课外锻炼模块化,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模块进行练习[6]。在家校协作中,应当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并为扮演不同身份的家长与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以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的体育能力进步。于教师评价层面予以分析,作为学校的重要指导者,教师需在教学评价环节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学习任务完成度、体育训练合理性以及体育器材搭配科学性、教学模式可行性等。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体质的增强。于家长层面开展评价工作,要求家长确认居家体育训练的有效性与学生是否具备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进而如实地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居家体育运动状态。

(二)构建高效的家校双向沟通交流机制

为了保障家校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沟通机制的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构建起一个科学性、系统化的交流机制,才能有效地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打通,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加强沟通,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进行联系和对比,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学校要坚持开放互动的发展理念,定期邀请家长到校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参观和指导,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监督者。这种亲身参与到实践过程中的方式能加深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深化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的概念,打破原有的封闭式教学观念,将学校和家长、家庭紧密结合在一起,家长也能参与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规划过程中,从而加快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7]。

(三)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合作流于形式

为了能更好地保障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落地,要构建高效的监督制度。首先,学校方面要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对学校体育教学成果进行审核和监督。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学校需为学生家长提供干预与互动计划,使家长充分了解到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借此提高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成果的认可度,加深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深化体育教学在家长心中的教学意义,保障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双向反馈。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记录,并配发相关的体育锻炼登记表。家长要按期进行集中的数据收集,并对孩子在家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归纳收录,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集中的考核和审查,以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8]。

(四)加快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开展的主要执行者和践行者,其教学能力和教学观念的提升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对体育教学来说亦是如此。学校要想更快地构建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要先从自身做起,加快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引进更多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和定期培训,积极地邀请相关的体育教学专家和体育教练到校进行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地听取家长的相关意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用人标准出发,打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在此过程中穿插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源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障体育的教学效果,树立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从而为家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9]。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技术、方法也在随之改变,家校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理应以强身健体为基础准则,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育提供保障,依托家校合作模式,可达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的。家庭和学校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家校一体化教学可让学生“人人皆练、时时可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于素梅.从一体化谈家、校、社联合的困境及突破[J].中国学校体育,2020(07):13-15.

李佳川,孙洁,唐金根.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79-83.

于素梅.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的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J].体育教学,2020(07):10-12.

元绍山,王龙.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能水平的影响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7):123-124.

张斌.学校课外体育作业的建构与实施[J].体育教学,2017(02):30-31.8FFE0822-1633-45AD-A29B-D42F973F03ED

猜你喜欢
体育素养教学实践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