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生活创意活动的实践

2022-06-06 00:23陆翔芬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光影儿童游戏

陆翔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为贯彻《指南》精神,我园以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课题“幼儿发展适宜性的生活创意游戏活动”的研究为抓手,聚焦一日生活环节,探究蕴含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和创意游戏,力求为每一位幼儿创造一种富有朝气的生活形态,达成童年生活的创造之美,实现幼儿的自我发展。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认为:“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繁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才。”观察分析发现,当下幼儿生活教育活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生活活动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幼儿在园生活单调。2.随意开展的生活活动,导致幼儿生活经验无法连续积累。3.没有关注生活学习的经验整合,导致学习的低效和经验的碎片化等现象。

发展适宜性理论强调关注幼儿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一是年龄适宜性,指向教育活动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体现科学性;二是个体适宜性,指向教育活动需满足个体需求,体现差异性;三是文化适宜性,即构建教育生态,体现人文性。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这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需通过教学有效性予以落实,即需要教师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满足儿童的需求基础上,通过创建一个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设计符合儿童成长需求的課程活动,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早期教育。

在发展适宜性理论指引下,我们理解的生活创意活动是一种与幼儿一起工作的方法,这里的适宜性更强调和儿童一起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儿童的问题、需求、能力出发设计课程活动。

1.改善不适宜的教学实践。在研究实践中,我们从发展适宜性视角审视教育行为,努力提升专业理念,改变不适宜的教学实践。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改变了以往仅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随意玩耍的惯例,尊重幼儿的需要,将“蹴鞠”游戏生活化,通过提供不同材质的球、不同大小的网、不同质地的场地,引导幼儿灵活组合游戏伙伴,创造出了多样化的蹴鞠运动游戏;又如,针对单一的室内阅读活动,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衍生出立体阅读、有声阅读、师幼共读、混龄游戏阅读等多种活动样态,阅读空间也从单个角落延展到了小小书吧、阅读长廊等。

2.实现儿童的创意学习。发展适宜性生活创意活动支持幼儿自主、深层次的探究玩耍,这种玩耍中蕴含着各种发展的可能,能确保幼儿尽情展现自我,它既是娱乐,也是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沉浸其中、游戏其中,创造也无处不在其中。例如,在主题活动“扔或不扔”中,幼儿对于瓶子的探究精彩纷呈:瓶子音乐会、瓶子反弹、钓瓶子游戏、瓶子吹气球等,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探究发现的学习能力由此不断生长。

3.建构儿童本位的课程形态。在研究实践中,我园改变以成人视角来制订活动规则或游戏内容的形式,让教师与幼儿一起计划、相互引发、积极互动,构建儿童本位的课程形态。例如,“光影故事”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共同策划光影秘密、光影创意、光影游戏等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收集万花筒、三棱镜等光影资源材料,主动建构光影城堡,自主招募演出皮影戏,即使活动中经历一波三折也不放弃,最终成功建造了活动室内的暗室,成为光影探秘的奇趣一角。

我们将一日生活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以发展适宜性理论为指导,逐渐形成了以下实践。

1.创设具有适宜性的生活创意活动环境。生活创意活动环境并非由教师主导设计,而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由师幼共同来创设。例如,在日常活动中,时常会出现幼儿鼻子出血、手臂擦破皮等现象。针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教师适时引发幼儿讨论并付诸实践,最终,师幼在班内共同创设了“迷你急救站”,多层置物架上摆放着棉签、纸巾、创可贴等材料,方便幼儿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自主解决问题;利用园所公共区域由师幼共同创设了不同类别的生活馆(区),以满足幼儿对烹饪、点心制作、食物加工的操作体验;屋顶花园中央开辟场地,让幼儿进行农作物和绿植的种植,以丰富幼儿对自然的直接经验。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生活情境、生活事件、生活材料、生活环节为线索组织教育活动,探索更加多样的组织方式,并以特色项目方式来创设环境,开展创意活动。例如,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开展的“旧物改造大行动”,幼儿利用废旧衣物、盒子、泡沫板等展开生活创意改造,形成了花盆景观、艺术品拍卖、“打地鼠”等生活创意活动和游戏;源于观看动画片《冰雪奇缘》而生发的“五彩缤纷生活节”,孩子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围巾、花布、夹子等材料制作公主裙等道具,将童话剧在生活节中搬上舞台,精彩亮相;在“五光十色绘本人物秀”项目中,依托孩子们喜爱的经典绘本故事,班级、园所铺陈出一体化的真实场景,孩子们生活其中、畅玩其中。我们还以幼儿园为中心,搜索幼儿园周边自然和社会资源,通过发展适宜性研判,建立课程资源库,在自然、生活中满足幼儿不同生活创意的体验。比如利用公园和书店开展了公园踏青、公园约访、书店体验等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利用柳条、毛根等自制户外捕捉昆虫的创意工具;受到书店陈列图书的启发,孩子们为幼儿园的图书馆建构了造型独特的书山一角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为幼儿生活创意打开了社会通道。

2.开展具有整合化的生活创意活动。整合化的生活创意活动要求教师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巧妙融入学习要素,有机渗透教育教学目标,这与发展适宜性理论倡导的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可谓异曲同工。例如,大一班的“晨间入园签到”活动,整合了数字化打卡、认识时钟、桌面建构及包干区劳动等内容;“自主活动时光”整合了餐点、阅读、益智类操作、挂牌选区等内容;“午睡时光”则整合了绘本故事、音乐启蒙、起床操等内容。各类整合活动以不同的记录方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日记”里,并呈现在班级环境中。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儿童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面对中班幼儿抽屉乱糟糟的现象,中二班王老师设计了“创意收纳”教学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想出了有序摆放、匹配等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将大小不同的杂志进行了分类、归位。再如,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常常充斥着各种意外,有时饭菜泼洒了,有时牛奶打翻了,等等。遇到这些突发情况,常见的场景是孩子们一脸惶恐、不知所措,或者向教师投来求助的眼神。在大二班,汤老师则别出心裁开发了“牛奶打翻之后”的系列艺术活动,让幼儿观察打翻的牛奶,鼓励其借形想象。通过提供吸管、羽毛、小石头、花瓣等辅助材料,幼儿脑洞大开,创作出来飞鸟翱翔、海岛风光、春姑娘等艺术作品。生活中的小意外,成了他们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3.开展具有游戏性的生活创意活动。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班级设置的“生活管理员”,一直以来属于管人的角色。在创意性生活活动的研究中,我们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指引,让“管理员”的角色随游戏情景而华丽转身:他们也会系着围裙、戴着帽子,变身为服务生、引导员,自主表达着“欢迎光临龙猫餐厅”“请坐”等游戏语言。普通的自主点心环节,因角色身份的变化而显得别有风味、丰富多彩。

进入新世纪,创意已经成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将成为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面对幼儿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需要我们潜心钻研、科学研判,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为幼儿埋植创意的种子,期待收获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成长。

猜你喜欢
光影儿童游戏
光影
光影
光影之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光影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