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助推幼儿野战主题游戏的纵深发展

2022-06-06 00:10胡青春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野战训练营教研组

胡青春

新学期开始,我们的野战主题游戏对整个大班幼儿开放。由于有了更广阔的游戏空间和更自由的游戏选择,该游戏以野战训练营为中心,衍生出野战医院、野战文工团、战地食堂、军械库等内容。孩子们将以往在室内玩的角色游戏搬到了大操场上,场地的变化使角色游戏焕发出新的情境:小树林里的“野炊”、随手挖到的“野菜”、打猎获得的“野味”……同时,野战主题游戏也焕发出了新的意境:野战军需要吃饭、休息、娱乐,劳逸结合才能提高训练质量。逐渐,野战主题游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更自然、更紧密。

一段时间过后,教师们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的活动内容逐渐往角色游戏方向偏重,对抗场地上的孩子日渐稀少,野战训练营里孩子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由于我园的野战主题游戏是放在晨间锻炼的时间段,孩子们大肌肉动作锻炼的持续时间与活动量就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有了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既然是自主性游戏,就应该尊重幼儿对游戏内容的选择,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就让他们玩好了;二是认为既然是晨间锻炼时间,就要保证锻炼的时间与运动量,不然不利于幼儿健康的发展。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我们认为野战主题游戏既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又要保证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质量。于是,我们围绕“如何支持幼儿进一步探索野战主题游戏,使其自发、自主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开展了系列研讨。

一、从“观摩现场”到“引导支持”——在改进游戏材料中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一)观摩现场,寻找原因

教研组组织了一次重点针对野战对抗游戏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场景。A用软纸球攻击敌方阵营,击中了B,于是A大声欢呼:“我打中你了。”B说:“没有,我躲开了。”两个孩子谁也不肯退让,于是A寻找目击者。C说:“我看见了,B已经被打中了。”可B一直大声否认:“没有,我躲开的。”D说:“刚才我也打中E了,可他还是不认输。”游戏的重点从攻击、防御转移到了幼儿间的辩论。A生气地说:“你赖皮,我不跟你玩儿了。”但B无论如何都不承认,最终大家不欢而散,游戏停了下来。

结合以往的游戏情况以及这一次的重点观察,教研组对野战对抗游戏停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情节单一——搭建防御工事之后的游戏情境,就是互相打枪、扔炮弹(软纸球)。2.“胜负”难定——被炮弹击中与否原本就无迹可寻,全靠目测。

(二)研讨辩论,重新定位

如何即时体现“胜负”?一位教師想到了“标记”被击中者,即制作添加了滑石粉的沙包,能在被击中的幼儿身上留下印记,教师们期待材料的改进能促使幼儿对游戏的持续探究。但如何把新材料投入游戏中呢?教师们的意见又发生了分歧:有的认为这个主意要赶紧告诉孩子们,让游戏继续发展;有的认为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自主”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材料的选择。教师不应该直接替幼儿想出办法,而应该引导他们自己想出办法。

经过了激烈辩论与再次学习,我们认识到以上两种不同的意见其实代表了教师在游戏中的两种不同的地位——“我是指导者”和“我是合作者”。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导引方式——“我来告诉你”和“我们来商量”。而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引”,对幼儿的游戏起到“导向性”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把游戏的发展“引”向而不是“牵”向某个方向,是帮助幼儿而不是替代幼儿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暂时停滞,留一点时间观察幼儿的反应。

(三)抛出问题,自主尝试

在对游戏中的教师重新进行了角色定位后,我们的导引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直接出示新材料,而是把问题抛给幼儿。在野战对抗游戏中,怎样才能避免对方“耍赖”的情况?孩子们有的说要老师做裁判,有的说要增加一个裁判官,有的说老师拍的视频就是证据。可尝试下来他们发现,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得把游戏停下来进行仲裁,这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游戏时间。接着,又有孩子提出来,真正的野战游戏用的材料是可以在对方身上留下印记的。于是,他们开始积极讨论各种能在“敌方”身上留下印记的方法,有的说用水枪加墨水,有的说用食品袋装上颜料水……在推断了几种方法的可行性之后,孩子们决定试一试用粉笔头作为“子弹”,可是粉笔头太硬容易伤到对方,而且留下的印记几乎看不见,经过探索他们有点泄气了。这时候,老师拿出添加滑石粉的沙包:“粉笔头的主意让我想到了这个,我们试试看行不行。”当软沙包在老师身上留下清晰的粉印时,孩子们欢呼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要求重新进入游戏。

经过材料的更换,现在的游戏场景——A:“你被击中了。”B低头一看,一团白色粉迹清晰在目,于是尊重游戏规则自动选择退出,A欢呼。野战对抗游戏又开始热闹起来。

(四)教研总结,提供支持

当幼儿对原有游戏失去兴趣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除了观察、分析之外,可将问题直接抛给幼儿,听听他们对材料的直接感受,以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失去兴趣,是材料的价值没有被挖掘,还是提供的材料已经不适合幼儿游戏的需要。如果是因为材料的价值没有被挖掘,教师就应该帮助幼儿重新发现原有材料的价值,促进幼儿对材料的持续性探索。如果是原有的材料已经不适合幼儿游戏的需要,正如野战对抗游戏中的软纸球,教师就应该寻找契机引入新的材料,以满足幼儿新阶段的探索需求,帮助游戏重新焕发生机。

二、从“聚焦问题”到“实践总结”——在变通游戏形式中助推野战游戏发展

(一)聚焦问题,展开分析

在材料改进之后,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玩野战对抗游戏,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被击中的幼儿需退出游戏,教师于是要求他们去其他区域搭建训练场地并开展训练。可这一部分幼儿还想继续游戏,甚至出现被软沙包击中的幼儿拍掉身上的粉迹,继续参与游戏这种破坏规则的现象。接下来,教研组针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1.幼儿希望继续游戏——新的材料使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更浓。2.训练营的趣味性不足——原有的内容使幼儿的兴趣降低。52CD1133-644B-4513-B0ED-64FF351DDC50

(二)对策畅谈,实践探索

如何既能满足幼儿继续参与野战对抗游戏的愿望,又能提高他们加入训练营的兴趣?教研组成员进行了头脑风暴。

大一班:针对幼儿“我还想玩”的需求,我们想到了“复活”机制,对抗游戏中被淘汰的幼儿可以通过参与训练营,获得重新投入游戏的机会。

大二班:我们可以将三个班连通起来,每班教师负责一块场地,幼儿可以参与各个区块的游戏。大操场作为对抗游戏场地,但大型滑梯如何利用?跑道如何利用?山坡如何利用?

大三班:我们觉得在场地设计与材料投放时,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的挑战性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在开展了“实地勘察、材料预设、实践操作”等环节的研讨后,教研组最后制订了对抗游戏(大操场)、训练营(跑道+走廊+山坡)、营救任务(大型滑梯+攀岩)三个区块的活动,三个大班打通人员与空间的限制,每班教师轮流负责一个游戏区块。在熟悉了各个场地之后,师幼一起制订了新的游戏基本规则:对抗赛中被“击中”者需要退出对抗游戏,去参加“训练营”或“城堡营救”活动,以获得“復活”的机会,这样才能再次参与战斗。游戏空间与形式的改变,使得各班的游戏区块开始流动起来。

接下来,教研组又围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与器械”“如何体现场地的挑战性”“如何体现营救游戏的不同难度”等问题展开研讨。师幼共同设计了“任务卡”(标明幼儿需要完成的指定动作或任务,提供三级难度可选),巧妙预设动作发展要求;设计“通关卡”(获得下一关工具材料的提示),提升已有场地、器械的利用率;设计“地形图”(场地、路径说明),实现幼儿对游戏场地、游戏伙伴、游戏过程的自主选择……多样的游戏形式使各个区块都出现了“防守”和“进攻”的情节,推动野战主题游戏持续发展。

(三)教研总结,助推发展

在野战主题游戏推进过程中,幼儿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而原有主题中的场地和规则又限制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介入帮助幼儿完成游戏主题的同系列转化,将前一阶段游戏主题中已经弱化的内容淘汰,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扩充转化为新的游戏主题,以满足幼儿现阶段的游戏需求,使得自主游戏能继续推进。

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游戏中总是以略高于日常的水平来尝试新的游戏行为。”在本次野战主题游戏教研中,我们在师幼的循环互动中,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自发、自主”,在改进游戏材料、变通游戏形式、修订游戏规则、丰富游戏情节的过程中提供适宜的引导,支持了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了幼儿的运动能力,进而促使了幼儿能力的全面提升。52CD1133-644B-4513-B0ED-64FF351DDC50

猜你喜欢
野战训练营教研组
英国装备的CH-47正在进行野战吊运
野战数字音响扩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野战便携式连队音响的设计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小小野战兵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