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2022-06-06 22:23何韵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8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何韵诗

【摘要】相比较其它学科,数学学科有更强的基础性、灵活性、抽象性、应用性,对存在一定的智力缺陷儿童来说,学习数学很有挑战。本文基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深入分析了本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及现状,并阐述了本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现实情况,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用具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深化概念理解,降低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活数学;教学策略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学习要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所以,在本校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认识现实世界、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要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

智障儿童存在智力低下、认知障碍、发育迟缓等特点,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缓慢并处于较低层次,所以本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身边的具体生活实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这样做不仅能调动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能为他们未来个人成长、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一、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本校学生大多存在智力缺陷,学习数学存在困难,将现实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是提高本校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虽然本校生活化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生活化教学素材脱离现实

有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脱离了当前现实,教师使用过时、陈旧的教学素材,最后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个别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自作主张对现实中真实教学素材进行改编,智力障碍学生限于认知能力难以分辨素材的真伪,会受到这些脱离现实的虚假素材的误导,从而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生活化教学语言晦涩刻板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还表现在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上。对本校的学生来讲,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现实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讲解时候并没有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些存在言语障碍的学习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生活化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虽然绞尽脑汁地寻找生活化素材,但很多情况下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的契合度较低,生搬硬套,反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也有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生活化数学,将数学课堂完全变成了故事课或是游戏活动课,影响和压缩了数学本体知识的学习,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

4.生活化教学用具单调匮乏

在生活化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師过于依赖书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纸质和虚拟资源,而忽视了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场景实物用具。事实上,有时候可触摸、可重复使用的实物教学用具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也更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生活化,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本校的学生虽然智力相对落后,但他们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这就要求学校将“生活化”纳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多贴近学生实际,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课程内容的呈现上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教学语言生活化,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本校的学生思维发展缓慢,理解能力较弱,语言表达方面难以做到流畅自如,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语言生活化就是教师要用童化、趣味化、形象化等的生活化语言和学生对话和交流,在此过程中要适当调控语速和节奏,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学习热情。比如,如果我们要学生记住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用简洁、理性、枯燥数学语言来描述这四个图形的特征并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提取、识别,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描述的:“长长的尺子是长方形,有角的红领巾是三角形,圆圆的大饼是圆形,方方的手帕是正方形”。数学语言经过生活化的具象处理后,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能记住这四个图形的特征。

3.教学情境生活化,多感官参与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新课程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本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例如,在教学《按人取物》该课时,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给不同数量的学生分发蛋糕生活场景。对于学生来说,蛋糕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美食,色香味俱全,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分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择机启发和引导学生,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分发蛋糕”的教学活动中,慢慢获得数量的概念,数数的方法等数学知识。

4.教学用具生活化,深化概念理解

把智障儿童在生活中时常所见、耳熟能详的实物作为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可引发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校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生活中需要注意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可作为生活化用具的教学用品,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常见物品的数学属性。例如,执教《比长短》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把直尺还有不同长短的纸条。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纸条涂上不同的颜色,在课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将直尺和不同长短的纸条分给学生。教师对学生演示直尺的用法后,让学生借助直尺的帮助去测量不同颜色的纸条,在学生动手测量的过程中比较物品的长短,从而理解长短的概念。然后,教师结合教室里现有物品,让学生用直尺来比较长短。比如,让学生比较不同粉笔的长短、桌椅的高低等;还可以让两个高矮不同学生走上讲台,背靠背比较身高。通过这些活动,智障学生就会慢慢理解长短、高矮的概念。

总之,生活化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本校数学的生活化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发展数学思维品质,提升数学课堂效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给智障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也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不一样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磊.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开展现状以及构想[J].天天爱科学,2021(12):99-100.

[2]许幼琴.培智学生数学概念学习困难浅析[J].家长,2021(32):12-13.

[3]马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

[4]蒋仕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18).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