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探究

2022-06-07 18:00董峰
当代体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董峰

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带来变革,基于此,通过阐述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一个整体两个重点”的构建思路,并从建立“主讲+任课”体育教师协同机制、开展“普遍+个性”结合的体育课教学、统筹“线上+线下”相辅的双课堂互动三个方面提出其构建路径,最后指出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进入黄金时代。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要求下,众多学校开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模式,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知识传递形式与评价方式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教与学体验,为学校突破传统班级授课教学局限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承担着育体和育人的双重使命,而借鉴这些线上教学优势,构建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

1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不仅包括课堂上体育理论教学,还包括体育实践活动,即体育训练、活动、竞技等,有研究学者对健美操、瑜伽、冰雪、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1.1 体育教学资源实现多途径的供给

事实上,无论是瑜伽、羽毛球还是健美操,由于体育教师并非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科班出身,因此对于线上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线上体育信息资源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国家利用网络云平台和空中课堂共建共享体育教学资源,同时,拓宽地方优质体育教学资源供给渠道,利用本地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发布覆盖全学段的优质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响应,纷纷发挥本校特色体育课程的领军作用,以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录制教学资料,为线上课堂提供有利支撑;另外,网络全球化,国外的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此,体育教学资源实现多途径供给和建设,海量的教学资源是实现线上教学的基础。

1.2 体育教师形成新型协同教学组织

为了录制优质课堂供学校选用,各地区积极组织高校优秀骨干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录制、体育资源开发和线上体育教学指导,同时,组织体育教师借助多种方式,如各类APP软件,提高面向不同学生的广泛线上体育学习指导服务。由此,体育骨干教师与全体体育教师分工协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体育教师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优质体育教学资源的流转,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从传统“一对多”“一对一”教学,实现了“多对多”“多对一”的教学,创新了教学组织结构。

1.3 育人新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按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流程,一方面,在体育课程进行之前,体育教师将学习资料先行共享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了解、思考、分析这些学习资料,将预习中的疑点和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到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针对性、具体性的详细讲解,并以引导的方式推动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协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可基于网络平台与体育教师线上交流,深化、巩固体育基本知识和技术动作与技能,由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2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庞大而复杂的网络技术,其需要线上教学整体性支撑,包括学校统筹管理、资源开发、教师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尽管其教学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与认可,但仍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

2.1 高校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撑不足

高校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正常实施的重要支撑,然而,线上线下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为了保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校财政支持,如线上线下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教学平台等等;另一方面,高校统筹管理资源建设、线上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等不充分,缺乏大量的成功案例支撑。

2.2 体育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适应性不强

高校体育教师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组织实施者,然而,受传统“面对面”“手把手”教学的影响,其对混合教学的适应性欠缺,一方面,体育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心设计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收集有效的体育教学资源,灵活使用软硬件设备,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课以及课后辅导方面,相比传统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增加,同时承担教学中应对诸多突发性问题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的对线上教学认识不清,难以适应时间和空间分离情境下的体育教学,容易将线下教学直接“移植”到线上进行,未能充分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

2.3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自控能力差

尽管高校大学生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兴群体,其学习生活特性习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然而,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一方面,受长期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学习容易走神,甚至对于线上体育锻炼打卡情况,认为是额外的负担,往往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对于小组协作参与度不高,深度学习和锻炼的投入较少,團队合作意识淡漠。

3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能直接理解为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简单叠加,其在反复权衡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育的优劣基础上,综合不同教学路径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社会的不断需求。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将不断给体育教育带来新鲜活力,结合上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特点,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提出“一个整体两个重点”的构建思路。

3.1 构建整体—注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环境兼容性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环境,不仅只支撑线上线下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囊括了海量便捷的数字化教学和学习资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动而建立的良好学习氛围、体育教师组织实施的各种学习活动、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自律性等等,其特征是一个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社会学习环境,围绕师生间沟通、民主的教与学关系而展开,如此高度兼容的培养路径能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主锻炼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由此,构建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需要从整体角度考虑,从顶层与实践出发,高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需求等协同合作。

3.2 构建重点—注重自主学习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需要在课前线上预习教师发送的资料或者自己搜索,从中吸取知识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离不开自我强大的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而如何将这种能力有效的契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导以及教学理念的彻底转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设,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相加,而是整合与超越,体育课程教学本身不仅仅是传递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技巧,而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应克服固有的教学路径和方法,大胆摸索和尝试。

3.3 构建重点—注重大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个性鲜明,学习心态、能力、观念和技能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喜好的体育项目、擅长的技能类型等亦有差别,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通常制订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借助线上線下混合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可以顺应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不仅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在情感、意志、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有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对一”“一对一”的教学优势,通过大数据、网络调查等方式,结合大学生实际的需求,制订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培养目标和个性化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在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技能技巧锻炼中获得满足感。

4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通过上述“一个整体两个重点”的构建思路阐述,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关注整体的教学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同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构建路径的建议。

4.1 建立“主讲+任课”体育教师协同机制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挑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同时加大,面对其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建议将体育教师的职责一分为二,即在体育课师资中设置两种角色:主讲体育教师和任课体育教师。主讲体育教师的职责是体育教学专题内容的讲授,严格依据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收集体育教学资源,深入浅出地讲授体育教学内容。任课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围绕体育教学专题内容,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阐释,并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且对问题进行辅导答疑。体育教师进行角色分工,主要需要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从整体上考虑将角色分工的体育教师融入混合教学环境的兼容性,统筹协调主讲体育教师和任课体育教师之间的责任、各自课程内容安排等,同时,落实对课堂教学的课前、课时、课后环节的针对性督导。二是要避免主讲体育教师和任课体育教师“各自为政”、职责单一化,对体育专题教学的效果、中间运行的情况等问题共同及时梳理和汇总,使体育课程效果不断优化。

4.2 开展“普遍+个性”结合的体育课教学

开展“普遍+个性”结合的体育课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主讲体育教师和任课体育教师协同作用机制,在职责和内容分工上,主讲体育教师侧重普遍共性化课程传输,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输出,任课体育教师侧重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通过分组讨论、答疑、辅导进行有目的性、具体性、针对性的引导和解惑,不同的方式发挥同样的作用,同时满足大众化学生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借助线上线下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平台,合理安排教学时长,根据教学效果,调整直播、录播、线上讨论、线下辅导的比例,提升整体体育教学效率。

4.3 统筹“线上+线下”相辅的双课堂互动

与纯粹的理论教育不同,体育教育的技术技能实践课,仅靠线上与教师的互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需统筹线上线下的双课堂安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线上任课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疑点、难点,分析学生进一步的需求,并向其推送个性化的体育学习资源,引导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并进行答疑解惑。二是线下任课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围绕线上学生的疑难点,对线下实体体育课程重新构建,示范讲解并组织学生针对性练习和锻炼,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技巧完成的精准度和完整度。三是主讲体育教师与任课体育教师的互动,针对体育课前进行备课、制订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体育教学内容等等,课后对平台运行情况的反馈、学生技能技巧掌握的情况等等。

5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上升的战略高度,高校的重视程度是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对线上线下教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包括其对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对线上线下软硬件的支撑、教学管理机制等等,同时,高校从顶层设计着手,从学校教学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科学引导体育课程从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真正思考是不是所有体育项目的课程都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不可盲目,不可一刀切。二是高校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包括对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主讲体育教师和任课体育教师的协同工作机制等等,提高体育教师投身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学生评价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三是高校对学生支持程度,由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一系列影响,如,如何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以及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便利等等。

6 总结

综上所述,面向社会多变、多元、共享的复杂局面,混合教学模式已经不是新概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在线教学平台不断完善,网络软硬件设施不断加强,科技赋予了混合式教学更加丰富的内涵,体育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教授者,变成管理者、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学生亦从被动的灌输者转变成自主学习者、自我管理者、自由讨论者等新的角色,“教”与“学”关系被重新定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然而,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混合宅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混合运算大篷车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