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06-07 18:00代小琴
当代体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理念体育教学方法

代小琴

创新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下推行的新型教育政策与方针,强调的是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体育教育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理论教学内容枯燥,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要求体育教学利用创新教育理念展开全新革新,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此,分析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具体的应用方法,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和帮助。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育人理念,仍占据着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使教学创新的成效达不到预期。为此,创新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要求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都以创新为导向,使体育课程内外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体能与素养,发挥体育创新的优势,构建出新型的育人模式和方法。通过实施全新的体育育人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理念,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1 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内涵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延伸,都是在教育快速发展下诞生的新型教育方式,且二者存在着教育内涵上的统一性,但也存在具体实施方法上的差别性。在就业市场需求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特别是在国家提倡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形态,不再一味向学生传递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积极思考,并关注自身能力发展趋势,借助实践活动来积累经验。还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将学生打造成为利于社会和国家发展优秀人才。这种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符合国家提倡的“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向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上,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保障体育育人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停滞期,各种身體机能趋于完善,心理发展也日渐成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以及学习的习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建设,还可使学生受益终身,是体育教育必须落实的重要内容。

2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 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体育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的功能和追求,当从当前体育育人效果来看,体育教育实施现状和目标追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校体育课程处在尴尬的位置上,学校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的关注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重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与教师对体育创新的关注度不足,对体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体育作为一门以户外体育锻炼为主的学科,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它没有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学校的综合排名提升起着促进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学生不能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难以持续性的提升。尤其是在院校过少的课时安排下,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一味的采取相同的运动强度,也会使学生产生对体育锻炼的抗拒感,长此以往致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降低。二是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投入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足,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够完善,在高校学生数量,以及学生运动需求不断提升下,体育设施数量得不到相应的补记,造成体育创新活动难以有序开展,直接造成体育创新理念的利用达不到预期。

2.2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规划中,使身体素养成为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在这种要求下,各大院校将体育教学的目标,简单的定位为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忽视体育素养包含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终身锻炼能力等,造成体育教学存在片面性。体现在教学实践上,教师针对当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会更加关注学生体能和体质的发展,根据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落实具体的运动方案。然而,忽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意识培养,会使学生在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之前,就参与到大量的体育运行中,学生不能在系统化的练习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而自身运动习惯和体质健康程度的不同,更是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负担,为创新体育教育理念的实施带来较大的阻碍。

2.3 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力度不够

从理论角度出发,创新体育教学理念要求在体育理论传递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层面上,通过开发新的理论教学方法,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体育理论的消化与理解。从实践角度出发,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保障体育教学实践性,以及体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理论的传递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需要二者相互关联,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实践活动,促进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全新的教育要求,需要体育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理论和实践脱节,整体教学成效不高的问题。然而,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现状,发现大多数教师虽然认识到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但是理论教学创新需要展开系统化的设计,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的限制,使部分创新活动难以落实。而在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中,体育户外设施不完善,以及学生体育基础存在的较大差异,也为教学创新带来难度。

3 高校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

3.1 依据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优化体育课程设置,需要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组织性、针对性、趣味性、应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保证设置出来的体育课程符合学生生理特征与兴趣喜好。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将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核心目标,创新设计体育课程,以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体育课程顺利进行。同时,在全新教学环境下,还需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实现体育教学理想成效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为基础,重点打造全新互动式、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持续推进体育教学体系创新。另外,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课程设置中,还应当重点突出体育课的娱乐性特征,改变传统且单一的纯理论知识型体育教学模式,降低体育考核标准,以“玩”“乐”为目的,适当增加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丰富的课外活动,扩展体育课程体系,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3.2 依据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体育教育理念,注重做到因材施教

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导向,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需要体育专业教师积极改革自身传统教育理念,提高自身视角,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针对学生身心规律区别对待、努力为学生营造针对性强、和谐、民主且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之在运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首先,应利用多途径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改变传统单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终身体育精神和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和通过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QQ、校园网站的平台,将体育教育价值、优势及作用制作成短视频,在各大网站中加以宣传推广。并利用校园网站定期发布有关体育运动项目投票的有奖问答活动,收集广大学生个性喜好,了解当前备受大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学项目,以及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以保证体育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更新。传统媒体手段,如校园板报、校园条幅、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体育场地建设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体育专业教师还应注重落实“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学生体育素质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教学方案与计划,以保证体育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当遵照创新教育理念要求,在体育中添加更多实际内容,注重以理论引导教学实践,针对性完善现阶段体育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3 依据创新教育理念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所选择的实践教学项目至关重要。因此,依据创新教育理念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应加强理论联系实践,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尤其是在体育教学实践内容与方式的设置上,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爱好、年龄阶段、个体差异情况等特征,设计趣味十足、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并采用创新型体育教学方法,配合运用多样化教学器材,展开丰富多样的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环节,体育专业教师首先可采用趣味十足的游戏是体育教学法,来缓解学生在文化课上的紧张情绪与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快乐,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换手运球时,教师可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将学生合理分配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运球算术游戏。游戏开始前期,由每个小组任意一名学生分别在白纸本上写上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站在最前端举起白纸本。剩下小组成员排好队伍,依次按照左手运球三下,右手运球三下的顺序,在身前变相换手运球,并回答白纸本上的数学问题。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不准低头看球,一旦低头看球成绩作废。最后哪组完成速度最快,且回答率最准确、最高,则为获胜,获胜小组可获得相应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记忆与掌握。

3.4 依据创新教育理念完善体育教学环境,形成有效保障机制

为了真正在创新教育理念引导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大同创新,必须要加强校方对此方面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保障,完善体育基础设施,购入先进设备器材,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为创新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首先,相关高校鹦鹉时俱进,定期购入当下最为先进、备受学生欢迎的体育器材,配合体育教学项目丰富教学设备设施,保证体育教学设备的搭建紧扣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符合创新型体育教学活动开展需求。其次,应根据已有体育场地,合理场地使用效率,并尝试改造、自制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材,实现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检查,对有问题或使用年限较久的设施进行更替,使用年限短的应定期维修,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開展的安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良好、放松的体育学习环境。

3.5 依据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创新型教育理念、创造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效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注重加强体育教师职业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创新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首先,高校应从源头做起,提高体育教师入职门槛,加强对应聘者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严格把握好教师素质的第一关。然后,注重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定期邀请校外优秀体育教师、相关专家、具有国际水平的教练员的到校内举办讲座,传授当下最为先进的体育教学技能与理念,更新和完善体育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开阔起眼界。其次,鼓励教师到国内外先进学校参观学习、进修,并参与校内组织开展的学术座谈会、教研教改活动、学术比拼大赛等活动,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胜任创新型体育教学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代表着新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而为达成教育改革的目标,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引入创新理念,确立新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堂内外的实施方法,以全新的育人形态,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通过在创新教学上的不断尝试,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制,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下的创新要求,也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优质体育人才。

(作者单位: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理念体育教学方法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我的教学方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