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利器

2022-06-07 19:36虞黎明
师道 2022年5期
关键词:训诂古诗文中学语文

虞黎明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更要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字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这不是仅仅依靠教参或课下注释就能解决的,它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一点文化训诂意识。

黄灵庚教授这一本《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正是为中学语文教师量身定做的现成训诂学教本。黄先生是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楚辞研究专家,专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其才高学富在学术界有口皆碑。在浙师大就读时,我就有幸聆听过黄教授的楚辞研究课,其治学之严谨,行止之稳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黄教授多年来先后受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审定教材,这本书是他对各种版本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搜罗整理、日夜覃思极虑的结晶。

全书共十章,既讲授训诂学的系统知识,又遴选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七百多个实例,把训诂学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让枯燥的训诂方法变得极具可操作性。

何为“训诂”?“训”,是指“辨物之形貌”;“诂”,是指“通古今之异辞”。笼统地说,就是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词语。因而,凡是需要词义解释的地方,便有训诂存在。训诂和语文教师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更是不能没有它。

训诂学有着数千年的传统,自1981年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现代训诂学理论专著层出不穷,但大都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发行,偏于理论化,重考释,让普通老师望而却步。而黄教授的这本书处处着眼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通俗易懂。正如黄教授在后记中所写的本书的撰写原则:“一是通达,二是实用,三是有创意。通达,是指内容平实,可读性强,不绕弯子,少讲或者不讲玄乎的理论,多举实例来说明。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情况,对于例子的遴选,首先得考虑是否为中学语文教师所熟稔,尽量避开那些估屈聱牙、古奥难懂的例句,多遴选出中学语文课本的典型例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通达。实用,是指所讲述的训诂方法、条理等不仅要简单明了,而且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学员学了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操作、直接应用。这是很重要的,套用一句古话是,‘金针度人。有创意,是指讲述内容,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力求见解独到、新颖,避免人云亦云,炒冷饭。”也就是说,黄老师是实实在在地在教导我们如何利用训诂学知识去理解文言词汇,进而去读懂文言文,避免教错了的尴尬。王尚文先生在该书的序文中称赞它是“学术含量与贴近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的确,读这本书常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就像牙牙学语的孩子,在黄老师的牵引下慢慢悟到做学问的途径和方法。

本书博采众长,吸纳了段玉裁、王念孙、郭在贻、王力等古今训诂大师的精髓,但处处又活跃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汩汩流淌着著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获得智识的愉悦的同时,还会被其中蕴含的质疑精神所折服。在书中,黄老师多次提醒我们,“教学生懂得所以然,自己首先要懂得之所以然。再说,在课文中的随文释义的注解,多数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解释而不是那样解释的道理,好像是一地的散沙,不仅要一颗颗地拾起来,还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以综合、归纳、提高和研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课文注释非出自一人之手,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于其中的差错,语文教师需要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以讹传讹”。是的,如果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唯教参和课下注释是举,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整理,我们永远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那么,在古诗文备课中我们该如何运用训诂知识呢?对此,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训诂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形训、声训、义训等等。近人黄侃先生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法式,即方法;义例,即规律。以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的古汉语根基,要想自己总结出文言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而这本书结合我们熟悉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有了这些具体可操作的“捕鱼的方法”,我们才能在古诗文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此外,黄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工具书,比如许慎的《说文》、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等,这些都应是我们教学中要经常查阅的案头之书。但事实上,教学中,老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应该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它的弊端是,我们只能查阅到某个字词的意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意思,更不知道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果我们能经常翻阅黄教授推荐的训诂工具书,许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教授不仅非常详细地阐释一个字的源流变迁,还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发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实际上是在给我们做示范,教导我们做学问的方法。比如,《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课文注释说:“相,辅助的人。”众多执教者就这样照搬了,很少会有老师问问自己,为什么“相”是指辅助的人。我们习惯于满足知其然,而很少去深究所以然。黄教授则教导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相,从木、从目,并非表示眼睛看樹木的意思。‘木,只是表示替代目视的功能,这相当于盲人手上拿的那根木棒,所以‘相字从木、从目。盲者是靠手中之木来辨别方向的,引申为辅助,又引申为审视。”如果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做这样的讲解,势必比填鸭式来得更深刻。再比如,《琵琶行》中“家在虾蟆陵下住”一句,为什么陵是墓地,却以“虾蟆”为名?《鸿门宴》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这里“操”“持”是否一个意思,为什么张良的问语用“操”,而刘邦的回答用“持”?《〈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一句中,“饿”可以写作“饥”吗,“饥”和“饿”的细微区别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深究。

遗憾的是,我们的知识和视野太有限了,对文言词汇的了解往往仅限于皮毛,还一厢情愿地想以这皮毛使人昭昭,于是闹出很多笑话。比如,在上《谏太宗十思疏》时,不少老师都把“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的“泉源”想当然地释为“泉水的源头”;在上《陈情表》时,讲到“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废”,都是取课下注释的意思。黄教授在书中指出,这两个例子都是典型的复语现象。“泉”也是“源”的意思,本当作“渊”,因避高祖李渊的讳而改为“泉”。“废”,古代就有去离的意思。《诗·楚茨》:“废撤不迟。”郑笺:“废,去也。”所以,这里“废离”连用,就是离去的意思。还有“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一句,“废远”就是远离的意思,不必如注释所说“废掉侍奉祖母而远离”。

看来,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训诂学知识的。尤其是当下,新的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70篇古诗文篇目,其中有50篇讲读篇目和20篇诵读篇目,较之以前版本,明显增加了古诗文选文的比重,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

都说“读出一个古文字,就犹如发现一片新大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把一个个字研究透了,方能引导学生看到这背后的古代文化生活、典章制度等中华传统文化。然而探索词义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教学中要想不误人子弟,就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像《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这样实实在在的书。当我读多了那些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专著之后,对这种老老实实地下苦功夫的著述,反而生出别样的情怀。它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真真切切是文言文教学的利器,值得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珍藏。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423FD78B-FC47-466A-A954-32A08F2B3F2D

猜你喜欢
训诂古诗文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