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2022-06-07 09:49李青欧
艺术评鉴 2022年8期
关键词:管风琴李斯特巴赫

李青欧

摘要: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年)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一生致力于创作与改编工作,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是钢琴改编曲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巨星”。他受老师车尔尼的影响,十分推崇巴赫音乐,他创作的巴赫管风琴作品钢琴改编曲也成为我们研究、传承与发展巴赫管风琴音乐的重要材料。本文从音响效果、改编手法、演奏技法入手,探讨李斯特钢琴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的音乐特征,进而分析如何演奏。

关键词:李斯特  巴赫  改编曲  管风琴

中图分类号:J624.1

一、简述李斯特钢琴改编曲

弗朗茨·李斯特,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钢琴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和钢琴表演艺术是钢琴艺术史上继贝多芬后的又一个高峰,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一生致力于创作,作品数量庞大,且各种体裁都有涉及,富有创新精神,在其数量之大不胜枚举的音乐创作中,钢琴改编曲占有显著地位,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改编曲,成为钢琴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改编的《六首帕格尼尼随想曲》把钢琴技巧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改编的《贝多芬九首交响曲》赋予钢琴音乐交响化音响。《弄臣》《魔王》《冬之旅》等歌剧、艺术歌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也使声乐作品在钢琴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相比于这些极具歌唱性、炫技性的音乐会常备作品,李斯特改编的巴赫作品并不那么被人知晓。很多人可能也不清楚李斯特除了是钢琴演奏家以外还是一名优秀的管风琴师,创作有《哭泣、抱怨、忧伤、悲叹》《B-A-C-H主题前奏曲与赋格》等优秀的管风琴作品。其创作深受巴赫音乐的影响,李斯特创作《B-A-C-H主题前奏曲与赋格》主要是表达对巴赫音乐的敬仰之情,还将巴赫的部分管风琴作品改编成钢琴曲,主要改编有《六首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这些优秀的作品也成为李斯特庞大的改编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改编手法与创作特征

钢琴改编曲根据对原作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移植、忠实改编、自由改编和利用素材重新创作四种。“移植”是展现对原作最大尊重的一种改编方式,也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作者的原意。李斯特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时采用的是最忠于原作的“移植”——李斯特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巴赫原曲的基本面貌,结构上不变动,只是从管风琴移植至钢琴,根据钢琴的发声、演奏的特点略作增添或缩减,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巴赫的音乐色彩,这与他改编的其他如《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死之舞》等具有炫技性个人风格的钢琴改编曲不同,可以看出他对巴赫音乐的尊重与推崇。

(一)增加依附声部

巴赫时期管风琴脚键盘增加了八尺音栓,使得管风琴脚键盘音域更宽,音色更为饱满。李斯特在改编过程中为追求庞大饱满的管风琴音响效果,将大量脚键盘旋律改为八度演奏,以《a小调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为例,李斯特在前奏曲中为几乎所有的脚键盘旋律都增加了一个低八度和声的依附声部,用以丰富低声部和声,加强音响效果。赋格中李斯特也在脚键盘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低八度依附声部,这也是管风琴音乐“移植”至钢琴的一种典型写作技法。李斯特在旋律下方增加三度或六度的依附声部,丰富音乐层次的同时也使得音乐更具交响性。

(二)改变声部排列特征

由于巴洛克时期管风琴已经发展至由两层及以上的手键盘以及一层脚键盘组成,演奏的音域宽广,将作品移植至钢琴演奏时,难免会出现各声部音域过宽无法演奏的情况,李斯特根据钢琴演奏的特征或保留原有的声部排列,将演奏技法改为琶音演奏,或改变声部排列特征,将开放性排列的和声改为收拢性,最大程度地保留巴赫原曲的和声骨架。如巴赫《a小调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121、122小节,李斯特将其改编至钢琴演奏时,右手需要演奏原曲由双手演奏的三个声部,音域跨度太大,李斯特便将原曲第三声部的音移高八度,变为第二声部,便于演奏。

三、李斯特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的演奏分析

管风琴虽然与钢琴同为键盘乐器,但其构造与发声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管风琴是气鸣式发声原理,钢琴是击弦式发声原理),如何在演奏管风琴作品钢琴改编曲时利用钢琴的演奏技法模仿管风琴音响效果,并凸显钢琴本身的音色、音响优势对管风琴音乐进行加工,这一问题值得演奏者们思考与钻研。笔者通过对管风琴与钢琴的演奏特征进行比较,以李斯特——巴赫《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为例,分析巴赫管风琴作品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

(一)非连音奏法

巴赫在《六首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的谱面上并未标注任何音乐术语。而李斯特在改编过程中为了遵从巴赫的原意,同样没有对演奏技法作出明确要求。但我们可知,由于管风琴气鸣式发声原理,声音有滞留性,易出现粘连和落滚的情况,巴洛克时期管风琴音乐追求各声部的清晰与对立,当时的管风琴演奏普遍使用“非連音奏法”——介于跳音和连音间,不像连音那么连贯,也没有跳音那么短小轻盈,音与音中间有一个很小的空隙,以保证声音的干净与各声部的清晰。所以在演奏改编曲时我们也应当在大部分段落使用非连音技法,以《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赋格段落为例,主题中的八分音符都应使用非连音奏法,由于主题在各声部交替出现,在演奏中一定要控制好手指,运用非连音奏法,保证主题色彩的统一。赋格段落中一些中间声部旋律也需要使用非连音奏法,保证各声部的清晰。

长音与八分音符交替在两个声部出现,仿佛一问一答、一唱一和,这时需要保证两个声部绝对清晰,可以明确区分开,谱例中标记的部分应使用非连音奏法,手指轻巧触键,与长音的保持形成鲜明对比。

(二)交响化音响的模仿与重构

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键盘与音栓的数量都逐渐增加,演奏的音域大大加宽,音色也更为丰富,除规模较小以外,几乎具备了现代管风琴的所有特征。管风琴的音栓控制音管的发声,管风琴音管根据其制作材料、发声方法可笼统地分为金属管(基本音管)、笛管、弦乐管和簧片管。金属管的音色是交响乐队所不能模拟的,但笛管、弦乐管、簧片管的音色分别对应着交响乐队中的长笛音色、弦乐音色以及簧管音色,使用不同的音栓配置构成的音响效果也不同,在演奏管风琴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时,一定要对原曲的音响效果加以了解,并进行模仿与重构。

以《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为例,巴赫创作原曲时对音栓的配置并未加以标注,给了演奏者二度创作的自由。笔者通过对《a小调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的录音进行研究,发现演奏者主要使用圆润的笛管音色,高音部分叠加明亮温暖的提琴音色,脚上使用圆润厚重的簧管音色。随着声部的叠加,演奏和弦时演奏者们也使用管风琴的基础音色,整首乐曲音色丰富、音响效果恢弘庞大。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改编作品时应尽量模仿管风琴音色,高音区触键轻,音质明亮;中音区触键结实,音色饱满、清晰;低音区音色浑厚圆润,利用不同音色使各层次音响分离开,确保声部的清晰。同时也应利用钢琴的演奏特点重构出富有钢琴特征的音乐,如钢琴的音色对比管风琴更为单纯,那么对于和声的架构则更加和谐统一,演奏时应突出这一特点。再如钢琴的演奏技法更为多变,音响的表达更为丰富,情感的构建也更为自由,所以在演奏管风琴改编曲时可以利用钢琴的多种技法构建多样化音色,同时推动情感的表达,使音乐更具戏剧性。

(三)踏板的运用

1.延音踏板

管风琴因其发声原理,音响有滞留的效果,同时不同音色的音管同时发声也使得管风琴有着共鸣叠置的音响效果,那么钢琴作为击弦类乐器,在演奏管风琴作品改编的钢琴曲时需要合理使用延音踏板,增加音响的共鸣与厚度,以模仿管风琴的庞大气势。

2.持续音踏板

巴赫的管风琴作品中脚踏键盘经常出现持续多个小节的单个长音,对于管风琴演奏者而言,只需用脚保持住低音,双手的演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在钢琴演奏中几乎不可能单纯地靠手指触键做到这一效果。延音踏板可以帮助低音声部声音延长保持,但同样会使其他声部的音响效果模糊不清,这时持续音踏板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能保证低音声部长音的持续,加强声部叠置效果,还不影响其他声部的清晰呈现。如《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部分,低音声部出现近10处长达两个小节的保持音。演奏这些部分时,每一个长音在手指触键的同时,踩下持续音踏板,保持住最低音,左手离键,移至高音区演奏。低音声部长音持续、厚重的铺垫在旋律下方,使得音乐层次更饱满,音响效果更为辉煌、具有表现力。

(四)运音法的使用

由于管风琴不能随意做出强弱变化,音乐语言的陈述、情感的表达不能向其他乐器一样依赖强弱辅助,所以管风琴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运音法,像是一个准备信号,它是时间的一个空白节点,通常用在主题、终止式、重要和声、特殊节拍出现之前,类似于说话时停顿,引出或强调后面的重要部分,巴洛克时期运音法的使用是为了让重要的部分被清晰地听出来,像是给听众的一个提示信号。

相较于管风琴只能通过音栓的叠加与减少改变音乐强弱,钢琴击弦类乐器的发声原理使得演奏者可以自由的通过触键的力度与速度做出音量或音色上的变化,这对于演奏者而言,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想要的音乐语言,如突出主题声部,弱化中间声部,情绪的渲染推动或控制,不用像管风琴一样过份依赖运音法。但笔者认为运音法在所有乐器的演奏甚至声乐的演唱中都非常重要,钢琴也不例外,合理地运用运音法可以更好地演绎音乐、把握作品气息。

《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中,主题动机、大量发展的右手旋律都是以弱起开始,这时就要运用运音法做好准备,主题动机前运用运音法做好准备气息流动,让第一个音就清晰的被欣赏者听出来。部分地方左手和声与右手旋律之间不用衔接得过于紧密,运音法会增加人的期待感,为旋律的出现做准备,即便是弱起的旋律也能听得清晰。

(五)李斯特炫技性的体现

李斯特在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时虽然是移植性的改编,变动较小,没有像他创作的其他钢琴改编曲中一样使用大量炫技性元素,但由于两种乐器构造不同,钢琴改编曲要求演奏者用双手演奏管风琴多层手键盘与脚键盘的音乐,李斯特在改编过程中最大化地保留了巴赫的原曲,不做删减,这要求演奏者在键盘上通过双手快速移动演奏出跨度较大的部分,保证和声的完整,从而构造出管风琴宏大的音响效果,这就考验演奏者对键盘音程距离的熟悉与把控。同时,李斯特在改编中将原曲中大量脚键盘的单音跑动旋律变成了八度,这些需要快速演奏的八度音程无异于为演奏者的演奏增加了难度。

如《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赋格部分119~123小节左手一连串连续下行模进的八度推动情绪的递进,演奏时手指一定要做好支撑,有力地下键,追求饱满的音响,手掌框架固定好,在快速移动时准确找到位置,保证音乐的准确性。同时演奏时要控制发力,力量送至手指后,手腕及手臂及时放松,一气呵成,将情绪推向高潮。气息的控制也是演奏此类作品的难点,由于有大量成段的模进乐句,在演奏时一定要把握好气息的流动,在推进音乐时气息一定要连贯,不能中断,要求演奏者全神贯注地把握好每一个音。

四、傳承与发展

管风琴音乐作为键盘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较钢琴音乐更长,作品数量也远超钢琴作品(有记载的管风琴作品数量达四万多首,而钢琴作品只有两万多首),曾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巴赫、亨德尔、李斯特等作曲家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管风琴作品。现如今,管风琴音乐因为种种原因,发展逐渐缓慢,而钢琴音乐在短短的三百余年高速发展,占有音乐世界最重要的一席之地。演奏管风琴作品的钢琴改编曲,是传承优秀管风琴音乐的又一路径。笔者通过对李斯特创作的巴赫管风琴作品钢琴改编曲进行分析,希望引起键盘演奏爱好者对这类作品的关注,多去演奏这类作品,用钢琴为管风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C·勋伯格.顾连理.吴佩华译.不朽的钢琴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侯颖君.论钢琴改编曲的音响、和声、材料和结构重组[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3]侯雪凝.浅谈古典管风琴脚键盘演奏技术[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

[4]李美微.钢琴改编巴赫管风琴作品的演奏分析[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7年.

[5]赵旌伊.浅谈巴洛克与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音乐的对比[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猜你喜欢
管风琴李斯特巴赫
武汉琴台音乐厅管风琴的设计与应用
七问管风琴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帕切贝尔的管风琴宝藏
保持肃静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