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

2022-06-09 08:24唐娇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2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心理特征审美

唐娇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美术教师开始意识到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重要作用。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审美需求,结合生活实际,找到学生兴趣点,以文化情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对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以及美术鉴赏教学进行研究,提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以期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美术鉴赏;审美;心理特征

引言: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内涵以及对学生讲解美术理论,而且要评选学生作品。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美术鉴赏经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美术教师只有建立好审美机制,才能使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一、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

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高中学生对美术鉴赏往往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大部分高中生都是以自身的角度出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身的审美体验对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学生在面对同一件美术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教师在培养高中生的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通常是从心理层面感受美术作品开始,通过美术创作背景以及相关创作含义,以情境的方式让高中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从而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深刻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这种美术鉴赏教学过程,能够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相融合的方法

审美心理特征和美术鉴赏两者的相互融合,对美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对客观事物较为敏感,在美术审美方面的感受也比较强烈,而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美术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首先,美术鉴赏是视觉性极强的科目,所以需要高中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确保注意力集中。美术教师也要培养高中生的视觉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中事物的敏感度,能够主动观察事物,从而在美术作品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美术教师可以根据美术作品,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比如:“同学们,这幅美术作品中都有哪些事物呢,作品中的哪个事物让你们印象深刻呢?”等,在问题引导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美术鉴赏的方法,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和学生的思考,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了深刻地理解,在之后的美术鉴赏中,也会第一时间观察美术作品中的事物。其次,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部。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美术作品,美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蒙娜丽莎嘴角的微笑和眼神的人神秘之处,让高中生猜测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意图。最后,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把握审美需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的教材中存在大量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师要注意观察大部分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为学生做好分析和建议,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比如:高中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经常习惯性的按照自身的视知觉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这种鉴赏的过程只是对美术作品一个简单的认知,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此时学生还缺乏审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的视知觉。

美术教师在研究学生审美需求上,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美术鉴赏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幅山水图,你们是怎么鉴赏的呢?”让学生举手回答,在经过<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学习后,大多数同学会尝试使用“四步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只不过学生的关注点与切入点会有所区别,这时美术教师需要做好相关记录,总结学生鉴赏方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绘画作品,利用简单的“点、线、面”完成教师布置的绘画作业。美术教师在收到学生的作品后,对学生的作品做出仔细分析。结合学生的作品以及学生的鉴赏方法挖掘学生的审美需求,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绘画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最后,美术教师就可以根据总结的学生需求,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美术鉴赏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挖掘美术鉴赏资源

高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较大区别,加上部分农村学生小学、初中美术课程的缺失,会对大部分的美术作品产生距离感与陌生感。因此学生在学习美术作品的鉴赏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难以和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也缺乏积极性。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多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激发高中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同时,将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美术鉴赏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这个课程节点时,美术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画过这些自然界中的花,鸟等事物吗,平时在生活中,你们有绘画过你们的父母吗?”学生会进行回答,并且产生好奇。接着教师展示自己绘画的不同表现方式的父母题材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接着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花鸟,人物等美术作品进行美术鉴赏,观察作品中的线条,事物。同时教师还找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家庭中的趣事,由于这些情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普遍感到很熟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生在鉴赏花鸟画、人物画的时候,也会格外感兴趣,前后桌学生讨论的很激烈。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在纸上绘画出自己的父母,并会在下次上课时展示学生作品。同时,美术教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并将学生作品贴在班级的墙壁上。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美术鉴赏课程,对父母的绘画,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创设文化情境,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材中,存在较多文化的内容,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与人文历史文化具备很强的关联性。由于受到人文历史文化的影响,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往往加入进去自身的对文化的看法。美术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美术鉴赏课程时加入文化的因素,不仅能让高中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且让高中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行文化理解。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美术》课程节点的内容时,包含着丰富的时代背景内容,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为画家创作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首先,美术教师利用多媒体为高中生播放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视频,让高中生对近现代历史有深刻的认识。接着美术教师结合视频中的背景故事,带领高中生对教材中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美术作品进行美术鉴赏。通过对文化历史故事背景的了解,高中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答自己对美术作品细节里的人物印象,以及作品中的包含的小故事。若有学生熟悉有关作品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最后,通过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加入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中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美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审美能力特征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学生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同时将美术作品与生活实践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成林.美学视角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0):42-43.

[2]郭衍. 培养高中生审美判断与创意实践素养的美术鉴赏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3]吴捷.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鸭绿江(下半月),2020(15):113.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心理特征审美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