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学说文献综述

2022-06-09 09:45陈威杨
民族文汇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学说经济学决策

摘 要:公共选择学说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政治领域的理论。政府干预的失灵是公共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 解析了当代西方民主代议制政治体制的选择过程,本文就具体阐述公共选择学说的相关内容。

关键字:公共选择理论 文献综述 理论

学说历史

公共选择学说最早可追溯至 18 世纪的数学家 Borda Count 和 Marquisde Condorcet 两人关于投票的数学研究,两人是历史上最早涉及公共规则的研究者。在 19、20 世纪,瑞典学者Wicksell 和Lindal 对于财政公共支出研究的开创性学术成果也被视为经济学公共选择学说的重要理论来源。学者 Bergson 在 1938 年发表的文章《A Reformul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Welfare Economics》中对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目前被学术界普遍视为经济学公共选择学说的研究起点。1951 年,学者Arrow 发表著作《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极大推动了经济学公共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Black 发表的《The Theory of Committee and Election》、Buchanan 和 Tullock 共著的《The Calculus of Consent》等著作对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深度,同时也在经济学视角下扩大了学说的研究对象。

内容辨析

顾名思义,公共选择问题是公共选择学说的研究对象。在代议制的国家政体中,民众通过民主选举的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需和产量。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个体的一般通过民主选举将私人的选择集合为社会群体的选择,这种公共选择区别于一般的市场决策资源配置方式,被称为公共选择。从本质上来讲,公共选择是一种决策机制或者说决策过  程。

在现代的西方代议制政治体制中,制定宪法、立法、执行与司法三个过程共同集合成为公共选择的完整过程。第一阶段为宪法制定阶段,是社会群体定制公共契约,即宪法, 通过这种契约来约束社会中个体的活动;第二阶段即立法阶段,在宪法这一最高层面的契约之下开展群体活动;第三阶段是法律的执行与司法过程,这一过程是将第二阶段的立法具体付诸于社会群体活动,同时执行各项公共决策。在这样的过程中,前两阶段的公共决议在执行与司法过程中操作起来难度最大,产生的社会问题较多,这也是公共选择学说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于政府执行公共决策的研究是最具有实际性作用的经济学研究方向。

公共选择学说是当今影响力较大的经济学流派之一,并且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财政  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看,公共选择学说运用的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它研究的是团体与个体之间紧密联系的具体社会活动及其关系,在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中,这种研究的对象是选民、政治家和政府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所以在学术界,常常把公共选择学说又称为“政治学的经济学”或者“官僚的经济学”,有一部分学者将其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学说核心

理论性公共选择理论和实证性公共选择理论,两个部分构成了公共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实证性公共选择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现行的民主政治制度规则、规则在实行的过程中所伴随的各种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至于在规则之下的学说假设条件及社会个体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以及这些假设条件的成立的环境和不同的价值思想之间的冲突及处理方法则是理论公共选择的主要内容。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理论性公共选择和实证性公共选择各自的选择类型是存在差异的。实证性公共选择所包含的选择是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不存在负外部性)的进行选择,即对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利,不损害个体的利益。理论性公共选择则是相反的状态,在帕累托中选择存在负的外部性,决策在惠及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也在侵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即帕累托边界移动。

学者Wicksell 在对公共选择的实证研究中提出,民主选举结果应当和政府资源配置选择联系在一个过程中或者机制之中。学者 Dennis Muller 在Wicksell 的理论之上通过归纳总结和创新后,提出民主制度的两分类内容和对 Wicksell 成果的评价,如投票规则中的全体一致原则、最小获胜联盟假设、循环和互投赞成票等被Wicksell 纳入到公共选择学说体系之中。对 Halshoni 和 Engel 的社会福祉函数、阿罗不可能定律、Rawls 的公正性理论的归纳总结与评价是Muller 在理论公共选择学说方面的成果。

公共选择的实证理论主要分析与集体决策相关的原则和意义。理论研究是一个用来比较个人效用的过程。例如,过半的原则、需求表达过程、互投赞成票、点投票等。它们都显示了个人偏好的有效性。这些理论大多沿袭了“契约论”的某些范式,即先分析个人,然后分析群体。与实证分析相比,公共选择规范的理论考察了表达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以比较个人利益的过程。它的研究侧重于各种抽象理论,而不是具体的决策过程。这些理论中有些可以解释现实中的一些社会民主活动,有些则无法解释。

公共理论的现实分析

从本质上阐释示在非封闭条件下政府和市场之间共有的特征,并考察政府在宏观调控行为中对市场干预失利的原因以及确定实施干预的合理把控是公共选择学说的主要研究目标。从之前的文献综述中可以得知,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政府的管理行为中的缺陷与不足是公共选择论的技术核心。这种方法论的使用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范围, 从而为政府日常的管理行为提供了决策辅助。目前,我国正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政府的公共服务仍有可完善之处,通过对公共选择学说的研究与发展,可以为中国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一定的启发。

稳步推进政治制度改革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同步的政治制度配套改革。通过制度的有序改革,尽快完成政府管理的优化。根据公共选择学说的理论基础, 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具有互通性,经济选择过程和政治选择过程也有高度的相似性。政治过程出现的问题会对经济过程产生损害。所以,为了今早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制度配套改革,还要根据经济过程的市场规律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行政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行政干预以确保良好秩序的建立。在经济方面的行政法规和法律制度是政府行政干预的法律依据。我国政府要在合法的道路上进行决策,就必须强化法律建设。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能确保商业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良好运行。因此,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发展时期,要想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質量和效率,只有在社会规则的范围内制定并执行公共决策,通过适时改革公共政策产生与执行的机制并促进公共决策体制的优化和相关制度建设来实现。

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政府

科学照顾政府的利益,促使公共选择全面惠及社会。我国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府代表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始至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但同时,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有着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我们只有适度考虑并及时引导这种特殊的状况,才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调动政府人员有所作为的积极性,减少消极怠政现象的发生。此外,我国还应当建立对应的奖励机制和对监督制度,运用公共选择学说的知识,对政府经济行为的效益进行分析,安排相应的制度回馈,防止政府财政支出的无序滥用。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缪勒.公共选择[M].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威杨(2001.0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郑州,职务/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生,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学说经济学决策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王充痴迷读书
学问与学说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学说英语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